老廣穗話——走進荔灣:百年驚豔的歐式建築*

人們常說廣州是中國的南風窗,而荔灣地區則是廣州的南風窗。明代以降,尤其清代以後,這裡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鎮,不少西方建築師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傳世之作。即使走出了沙面,這些經典的歐洲風格建築,依然處處可見。 粵海關大樓 坐落在沿江西路29號的一幢雄偉的西式建築,現為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早在清咸豐十年(1860),粵海關稅務司就在這裡正式建立公署。直到2006年以前,它一直是廣州海關的所在地。 1914年,由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設計的海關大樓,奠基興建,歷時兩年完工。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如此完美勻稱、莊嚴肅穆,每一個細部,又是那麼精緻,讓人總有一種歷久常新的感動。 大樓坐北向南,四層高,連鐘樓總高31.85米,建築面積4421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南立面用花崗石砌築,西北立面砌紅磚牆,以大塊麻石作基礎。首層為基座形式,用雲南大理條石砌築,使上層的圓柱和欄杆形成對比。正面外牆以花崗岩圓柱與條石鑲砌,正面和東側柱廊全部雙柱,仿愛奧尼柱通貫二三層,四層為羅馬塔司幹柱式。穹頂和副樓帶有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每個房間都十分寬敞,光線柔和,並砌有在南方不太實用的壁爐。高大的黑色柚木門窗,頂部略呈平緩拱形,在當年的殖民地建築中,十分常見。走廊鋪設著精美的花階磚,青色彩瓷磚牆裙。在部分的天花、角線、門楣、窗簷、柱頂上,依稀可見當年的精美雕刻。 …

老廣穗話——走進荔灣:百年驚豔的歐式建築* Read More

老廣穗話——歷盡千萬劫的五層樓*

鎮海樓建於明代,俗稱五層樓,有六百年曆史,一般認為是一座海防要塞。但剛落成時叫望海樓,從名字推斷,更像一個看風景的地方,並不是什麼軍事要塞。當年珠江水勢浩蕩,一碧萬頃,在望海樓上俯瞰,無疑極之壯觀。 不過,除了海防與觀景之外,對建築鎮海樓的意義,還有眾多的說法。有人說它純粹是為了在山上添一道風景,以壯觀瞻;有人說它是一座風水樓;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鎮壓廣州的“王氣”,即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的:“以壓紫雲黃氣之異者也。” 我比較喜歡最後這種說法,聽起來,有許多故事。人說定都南方的王朝,都是享國不長,因為秦始皇防範於未然,早把南方的龍脈統統切斷了。不過,廣州的龍脈究竟在哪裡,卻是眾說紛紜。秦始皇聽信風水先生之說,認定是在越秀山與白雲山之間,所以派人鑿開一個二十幾丈的大口子,形狀像一個馬鞍(至今留下馬鞍山的地名),以切斷龍脈。據說開鑿之時,地下湧血數日。這類稗官野史,向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 不知是不是龍脈鑿斷之故,趙佗雖然稱王,但終究只能偏安一隅,立國不及百年,便被劉漢所滅。趙佗之後,很長時間沒再聽人說起廣州的“王氣”了,直到明代,關於“王氣”的謠言,在沉寂一千多年後,忽地又再盛行起來,令朝野都為之聳然。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極推崇佛、道,認為佛、道二教“暗助王綱,益世無窮”。他網羅了不少奇人異士,為他指點迷津,出謀劃策。有個叫張中的道人,人稱鐵冠子,自言得神仙傳授,精通輿術,佔驗陰陽吉凶,無不奇中。有一回,他對朱元璋說,南海有一股王氣沖天而起,似有異人出世了,如果不及早鎮壓,恐怕會起猖獗之端,不利於大明。朱元璋聽了非常擔憂,立即傳旨給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越秀山上蓋了一座五層樓,並在樓內安放羅剎像,以鎮壓南方的王氣。 …

老廣穗話——歷盡千萬劫的五層樓* Read More

老廣穗話——黃埔村:多少繁華成追憶*

在琶洲一帶的古村落中,聲名最顯赫的,當屬黃埔村了。黃埔村與長洲島隔水​​相對,建於南宋年間,村民以梁、馮、胡、羅為大姓,面積2.5平方公里,包括新洲、東圍、楊青三條自然村。黃埔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以前這條村子有六座門樓,其中兩座的名稱為:“凰洲”和“鳳浦”。有人說因為洋人叫“凰洲”發音不准,念成了“Wanpooh”(黃埔),但我猜想,也可能是從凰洲和鳳浦中各取一字,變成了黃埔。在黃埔村的牌坊上,至今保留著“凰州”二字。 考古專家已經確認黃埔村就是黃埔古港的所在地。鳳浦公園的玉虛宮屬於“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黃埔古港遺跡及黃埔村早期建築”。黃埔古港原稱醬園碼頭,現在還有一條“海傍街”(廣州四條海傍街之一)。明代初年,波羅廟的扶胥港口由於“淤積既久,咸鹵繼至,滄海為田”,廣州的外港遷至琵琶洲和黃埔村一帶,始稱“黃埔港”。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哥德堡號”,滿載著60多萬件瓷器、茶葉、絲綢等珍貴貨物,從黃埔港返航,不幸在瑞典西岸哥德堡港口沉沒。後來人們不斷潛海尋寶。 1986年打撈出瓷器碎片約九噸,完整的瓷器400件。還有300多噸茶葉。沉睡海底幾百年的徽州名茶“霧裡青”,居然還能泡出怡人的茶香,並可飲用。現在廣州博物館的展廳裡陳列的茶葉,就是瑞典贈送的。 1991年,瑞典派一個60人的代表團到黃埔村尋訪當年的錨地。 …

老廣穗話——黃埔村:多少繁華成追憶* Read More

老廣穗話——南沙:讓廣州重新成為海濱城市*

風雨晦明的1978年。 天已破曉,但大地依然沉睡。天空呈現出渾濁的苔藻的顏色——那是一種密不透風的暗綠色。有一條小船在珠江三角洲的河道上轉來轉去。當初升的陽光透過厚厚的雲層,灑落在浩瀚的江面上,翻起鱗鱗細浪。海風陣陣,魚龍潛影,一派渺茫寥落的景象。船上有兩位乘客,一位是國家旅遊局局長盧緒章,一位是霍英東。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考察珠江沿岸的地理情況,霍英東一直想找到一個能對整個珠三角起到“提綱挈領”的核心點。最後,他們的船在南沙靠了岸。 01 南沙,又名沙埠、沙埔,位於番禺東南部,陸地面積54平方公里,東南距香港38海裡,西南距澳門41海裡,西北距廣州54公里。唐、宋以前,這裡是荒涼的沙洲,直到宋末元初,始有人煙。以前黃山魯南面是個小港灣,所以又叫南灣。清代南沙屬東莞,後來一度改屬中山,1957年劃屬番禺。獅子洋把珠三角分為東西兩部,人們常說的東西岸經濟,就是以獅子洋為界的。南沙在獅子洋以西,珠江兩大通海門口——虎門與蕉門之間。 早在1637年(明崇禎十年),英國兵船第一次入侵廣東,就是從虎門直入黃埔。 …

老廣穗話——南沙:讓廣州重新成為海濱城市* Read More

老廣穗話——連新路:把珍珠串起來的繩子*

      連新路在人民公園西側,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馬路,北面連接著應元路,南面通中山五路,其間與東風中路、府前路相交。這條馬路的特點是“鬧中取靜”,由於街上沒有什麼商店,因此,雖然地處鬧市中心,卻十分安靜。在宋代連新路是六脈渠的其中一脈,渠水沿今蓮花井、雨帽街、桂香街、賢藏街、馬鞍北街一線,南流入濠。        連新路的北段(即東風中路至應元路)在民國以前叫粵秀街,全街曲曲折折,街的北端處有小塘一口。清《駐粵八旗志》載:“又小塘一口,在觀音山腳,其址當在粵秀街口三元宮前。”此塘在民國初年已不存。今科學館那兒叫聚龍里,旁邊還有一條九龍街、西新巷、長慶里、啟秀坊、叢秀坊、和康里、粵興里、魚塘邊等街巷。附近有一座嘉湖會館和一座功德林,建中山紀念堂時都拆去了。       有人說,雨帽街是明代的雨帽集市,因而得名。在今人民公園南部曾經是廣東都司的官衙,所以雨帽街又稱都司後街。明代在雨帽街建有李忠簡公祠,祀南宋吏部侍郎李昴英(李卒諡“忠簡”)。        李昴英,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人。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鄉試中舉;寶慶二年(1226年)參加臨安(杭州)春試,中第三名,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一個探花。李昴英為官剛正不阿,在官場上幾起幾落,每次罷官和退休後,都住在文溪邊。他對文溪情有獨鍾,自號文溪,給自己的文集也取名為《文溪集》。辭官後捐資在文溪上修築了三條石橋,其中文溪橋在今倉邊路與中山四路交匯處。李忠簡公祠便是紀念這位被南宋皇帝稱讚“南人無黨”的名儒,官府每年春秋致祭。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在今人民公園地興建王府,忠簡祠因被圈入王府範圍而遭拆除。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廣州開通電話,在雨帽街設立電話總局。早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中國已和美國談判合辦德律風(電話)公司,兩國共同出資,在中國通商口岸舉辦德律風。可惜由於遇到重重阻力,遲至16年後,電話才真正進入廣州。 …

老廣穗話——連新路:把珍珠串起來的繩子* Read More

老廣穗話——廣州人講飲講食講意頭*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記·禮運》)這句話,在許多談飲食文化的書中,都會引用。的確,一個民族的文化,包含民居、服飾、飲食、禮儀等等基本元素,每個元素都有著不同的意義,互相滲透、互相延伸、互相作用,從而構成一個極其複雜的立體網絡。 廣東人對飲食的重視,天下聞名。明代《百夷傳》說,廣州人“鰍、鱔、蛇、鼠、蜻蜓、蝮、蛟、蟬、蝗、蟻、蛙、土蜂之類以為食,魚肉等汁暨米湯信宿而生蛆者以為飲。”雖然不乏誇張之詞,但這種飲食習俗的文化意義,卻大有可圈可點的餘地。 以我觀察,廣東人對飲食的要求,不外乎以這三方面為主:一是好吃(色香味俱全);二是營養(包括調理水土);三是寓意吉祥。其實四海之內莫不如此,只是各地的口味、水土和食物的資源不同而已。 飲食講究寓意,即所謂“意頭”,乃利用漢語的諧音、隱喻、象徵等等,表達一種吉祥的意義,如紅棗、花生、桂元、蓮子代表“早生貴子”,外國人未必能領會其精妙之處。其實,缺乏“腦筋急轉彎”訓練的中國人,恐亦未必盡能領會。比方說,過年擺一條鯪魚在米缸裡,許多人都知道是取“年年有餘”之意,但祭祖的菜式為什麼只能六樣、八樣,而不能五樣,就不一定人人皆知了。原來“五”與“忤”諧音,在祖宗面前,當然不能有“忤逆子”的出現了。 通常逢年過節的飲食,特別講究此類“意頭”。 …

老廣穗話——廣州人講飲講食講意頭* Read More

老廣穗話——廣州百貨業發家史*

廣州人做生意,有一種“唔(不)想衰,埋大堆”的心態,喜歡成行成市經營,因此出現了許多專業街,光雅里是儀仗專業街,長樂路是炮仗專業街,沙基是谷糧專業街,槳欄街、打銅街是參茸藥材、綢布批發、錢莊專業街,杉木欄是紗綢專業街,楊巷是疋頭專業街,德星路是百貨專業街。經營環境好時,大家有錢齊齊揾;經營環境差時,大家抱團取暖,也可以互相照應。 廣州傳統的百貨批發業,集中在德星路長壽裡、吉星裡一帶。明、清時代,長壽裡就有很多經營小百貨的店鋪,以蘇杭雜貨為主。鴉片戰爭以後,洋貨大舉入侵,許多百貨店都看準商機,轉營洋貨,一時土洋雜陳,百花齊放。頭繩、針線、鈕扣、襪子、花邊、毛巾、脂粉、布傘、座燈、臉盆等日用百貨,牛油、朱古力、威士忌、白蘭地等洋食品,竹紗、夏布、呢布等土洋疋頭,大小店鋪,穰穰滿家,任君選擇。 龍蒲記、黎連記、袁時記、德和記、任萬利、馬貞記等,都是當時牌子響噹噹的大鋪。龍蒲記經營品種多達230種,在當時的同業中,首屈一指。楊巷直到今天依然是服裝輔料的專業街,傳統的經營特色與模式,在歷盡變亂之後,竟能維持百年不墜,也足以令人感動。 清末民初,是西關商業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關鍵時期。由於廣州華僑眾多,毗鄰香港,資訊流通相對自由,陶冶出商人的世界性眼光和襟懷,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西關商人的推動下,廣州商業揭開了歷史的新一頁。 《七十二行商報》創刊了,粵商自治會成立了。第一家以公司形式經營的百貨商店——光商公司,在十八甫開業,首創分櫃式明碼實價售貨。人們到了百貨公司,可以方便地買到各類日用商品,而且款式新穎,傳統雜貨舖相形見絀。宣統二年(1910),真光公司也在十八甫開業,標誌著廣州的商業,正式邁進了現代化的門檻。 …

老廣穗話——廣州百貨業發家史* Read More

老廣穗話——廣衛路:一段悲歌壯烈的往事*

白雲山蒲澗溪水匯入菊湖後,在下塘附近分為兩支,一支沿倉邊路南下,另一支則西行至龍王廟(三元宮附近),向南流入蓮塘街、衛邊街,經華寧裡、藥洲,至七塊石,南至清風橋,入觀蓮街,東經學院署、龍藏街、仙湖街、仙童橋,出老城外南濠。從藥洲至越秀山腳的這條溪水(也就是今天的吉祥路)是南漢皇帝到越秀山遊玩的皇家輦道。 越華路華寧里以前又叫“黃泥巷”,實為“黃鸝港”之誤。據古人描述:“南漢時,兩堤夾植楊柳,上多黃鸝,故名黃鸝港。”皇帝的御駕沿黃鸝港南行,便可直達禦花園——藥洲。 宋代修築六脈渠時,把這條水道作為其中一脈。廣衛路這名字,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明代。當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在每個通都大邑都設立衛所(即駐防軍隊)戍守。明代的廣州左右衛有多少人呢?按洪武八年(1375)的編制,左衛有1324名旗軍,41名軍官;右衛有1693名旗軍,42名軍官。另外還有前衛、後衛,合共四衛。而廣東衛(後為指揮都司署)則設在元代的廣東道肅政廉訪使署,也即今天的人民公園。 廣州的左衛右衛在今吉祥路與廣衛路交界處,包括越華路的小東營,都是衛所的軍營。吉祥路在開闢為馬路前,分為三段,北段為蓮塘街,中段為洛城街,南段為衛邊街(意即在左右衛的旁邊)。左右衛這種駐防制度,清雍正年間便裁撤了,但衛邊街這名字卻保留了下來。 開闢廣衛路時,取了其中一個“衛”字。而“廣”字的來源,則是因為清代赫赫有名的書院——越華書院,設在今廣中路那兒。清末推行新政,實行教育改革,書院停辦,越華書院改為廣府中學,後來又改為省立第二中學。 …

老廣穗話——廣衛路:一段悲歌壯烈的往事* Read More

老廣穗話——廣州玉器墟的前塵往事*

南越王墓的發現,證明廣州的玉雕工藝,早在西漢時代已相當精湛。但作為一個有歷史記載的行業,則自唐代中晚期始。 917年,劉在番禺(今廣州)稱帝,建國號大越,第二年,又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在短短幾十年之內,移山鑿湖,開闢園林,在廣州修築了無數的珠宮貝闕、鳳閣龍樓,雕簷碧瓦,獸馬金環,白玉為階,瑪瑙為欄,豪華得令人難以置信。試想,這要耗費多少玉石,動用多少玉匠呢? 宋代以後,玉器漸漸進入民間,不為皇家所獨占。而到了明代,玉器已成為民間一種奢華的象徵。清王朝在入關初期,厲行海禁,寸板片帆不准下海。廣東的經濟發展受一頓挫。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恢復開海貿易,設立粵、閩、浙、江四海關。後來乾隆封閉閩、浙、江三個海關,僅保留粵海關對外通商。 廣州水陸交通發達,公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繼,四通輻輳,帶動起百業興旺。總攬對外貿易的十三行商人們,是玉器墟的大主顧,他們除了自己有玩玉、賞玉、藏玉的興趣外,還常用翡翠玉器來行賄官員,打通交節。乾隆四十一年(1776),同文行的行商潘振承甚至創立了行傭基金,從進出口貨交易中抽取款項,專門用作購買各種翡翠玉器、奇珍異寶,打點朝廷和官府上下。 乾隆皇帝對羊脂玉情有獨鍾,在宮廷內設立“玉作”,即皇家的玉器作坊。清朝最負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專諸巷,內廷玉匠也多來自該地。但到了慈禧時代,翡翠的風頭蓋過了羊脂玉,宮內收藏有大量翡翠與白玉的精品力作。廣東人幾乎可以說是中國玩翡翠的祖師爺,翡翠的良工,亦以廣東為多。 …

老廣穗話——廣州玉器墟的前塵往事* Read More

老廣穗話——仁濟路:南北藥材香十里

仁濟路佔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就是靠近十三行。在仁濟西路附近,曾經有一個專門為洋行製作家具的木匠廣場,店鋪多達七十多家。家具是一種耐用品,居然能夠讓七十多家店鋪長年有生意可做,有錢可賺,可以經營得下去,可見這十三行洋行之多,排場之大,超乎人們的想像了。 後來,十三行被一場大火完全焚毀,仁濟西路的木匠廣場,也隨著十三行的退場而消失了。清末民初,在木匠們身影隱去的地方,崛起了一個熱鬧的南北藥材市場。廣州一向是華南地區的南北藥材集散地,東南亞的藥材經香港進入廣州,再運往內地;而內地的藥材也通過廣州銷往港、澳和海外,藥材行業分成南北藥行、西土藥行、參茸行、生藥行、藥片行、生草藥行、熟藥丸散行和樽頭店等著名的“藥業八行”。每一行又按經營方式、規模和性質的不同,分為行、店、鋪三類。 南北藥材行以出售南北藥材(長江以南的川、滇、浙、贛和長江以北諸省所產的藥材)為主;西土藥材行主營廣東、廣西的土藥材和湖南、江西一帶所出產的同類藥材,大商號有張泰昌、唐鉅昌、衛兆隆、廣悅來、生和藥材行等;參茸行經營人參、鹿茸和一些貴重藥如珍珠、琥珀、牛黃、犀角等為主,大商號有忠信行、寶安隆、同安泰、同順泰、裕泰祥、利豐行等。這三大藥行,大都集中在仁濟路、仁濟西路、回欄街、潮興街、潮音街、水月宮、晏公街、一德西路一帶。 在仁濟路的西側是打銅街,清代也是一條著名的參葺藥材街,洋人把它稱為“藥街”,因為那時西關經常發生火災,人人談“火”色變,商人們認為“打銅”二字犯了火星,一度改名為太平街。從清代開始,以經營銀號、參茸莊、綢緞莊等業為多。 凡到過西關的外國人,對那裡繁榮的商業,大都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曾在1844年到過廣州的法國人伊凡,一說起打銅街,就喋喋不休,在回憶錄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詳述自己在打銅街的所見所聞。我們要感謝他的文字,讓後人對那個年代的西關有了非常生動、形象的了解。 …

老廣穗話——仁濟路:南北藥材香十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