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環市東路十八變*

環市路與中山路、東風路並列,是一條橫貫東西的主幹道。它的前身是1931年修築的一條軍用公路,由三元里至登峰,全長三公里,只有五米寬。 1957年修築環市東路;1958年修築環市中路,與軍用公路打通。但由於火車站工程幾度擱淺,環市西路也修修停停,直至1970年才基本築成,1978年黑山立交橋建成,標誌著環市路全線竣工。從名字推測,當初開闢這條馬路,似乎是作為城鄉的分界線,有“環城路”的含義。 確實,那時環市路兩側,還是一派田園風光。翻開清代的廣州地圖,在區莊一帶,畫著大大小小像漣漪似的圈圈,那便是起伏連綿的崗丘了:蜆殼崗、玉子崗、蟠龍崗、螺崗、大寶崗、孖魚崗。這裡有幾條小小的村落:區莊、犀牛尾村、永福村、永泰村、青龍坊、華樂坊、淘金坑村,村民大部分是流落廣州的外地人。 1955年,人們在竹園崗、木殼崗一帶興建華僑新村,當時是坐落在郊區的別墅群,新村路口(現文化假日酒店)有一個3000平方米的人工湖,風花雨葉,水帶荷香,遠遠近近的蛙聲,更添幽靜。 花園酒店至第八人民醫院那一大片叫青菜崗,全是綠油油的農田。夕陽靜靜地照著大地,三三兩兩的水牛在路邊漫步,路上遇著的都是野叟田父。菜農在田間澆水時揚起的一道道水簾,在金色陽光下折射出斑斕的色彩的情景——這就是十幾年後被稱為廣州“尖東”(香港的繁華商業區之一)的那一片燈紅酒綠地。 …

老廣穗話——環市東路十八變* Read More

老廣穗話——被遺忘的越秀橋

水城廣州,有名有姓,有年代可考的古橋樑,就有六十二座之多。無名無姓的小橋,就更是數不勝數了。較著名的還有清風橋、帥武橋、白沙湖橋、萬福橋、青雲橋、賓日橋、王孫橋、探花橋、玉帶橋、東堤橋、迎恩橋、永安橋、鎮龍橋、銀錠橋、駟馬橋…… 這些名字,總會在我眼前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風和日麗之際,三五成群的婦女,在湧邊一邊浣衣一邊笑鬧;賣花小販挑著擔子從橋上經過,清淡的花香順流而下,飄滿河湧;疍家的小船盪著雙槳,悠然劃過橋洞……清代有一首《羊城竹枝詞》寫道:“水繞重城儼畫圖,風流應不讓姑蘇”,也可視為廣州水城的一個美麗側影吧。 然而,在煩囂的現代大都市中,愈來愈高密度的人居環境,造成大部分河湧的污染,已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那些如詩如畫的景象,只能存在於想像之中。 2008年,廣州市政府宣布全面啟動東濠涌片區的改造工程,改造規劃範圍為東風路起至珠江口段,改造後的東濠涌,將定位為舊城中心的新景觀帶。 看到這個消息後,我腦海里馬上浮現出越秀橋的影子。因為在所有老橋中,我最熟悉的就是越秀橋了。 …

老廣穗話——被遺忘的越秀橋 Read More

老廣穗話——記憶深處的東風路

東風路的名字,取“東風壓倒西風”之意,帶有很濃的文革色彩,但準確地說,這名字並不是破四舊時期改的,而是1968年才改的。我問過許多老廣州人,文革前東風路叫什麼?他們大都能答出西段的德泥路和德宣路,但東風東路以前叫什麼,就沒幾個人能說得出來了。我的母親上世紀50年代在黃華路居住過一段時期,每天在省委黨校大院進進出出,對那裡應該非常熟悉了,但我問她,越秀橋以東的東風路,文革前叫什麼名字?她想了半天,最後竟茫然地搖了搖頭。 那就讓地圖來喚醒我們的記憶吧。在1957年印行的廣州地圖上標明,從越秀橋至先烈路口那段,叫造幣左路;從先烈路口至水均崗那段,叫黃埔大道。文革期間,造幣左路改叫東風四路,黃埔大道改叫東風五路。 1985年才合併為東風東路。 清光緒年間,廣東因停鑄制錢,市面製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兩廣總督張之洞在黃華鄉(今黃華路)興建銀元局,模仿香港銅仙,鑄造銅幣,以救錢荒,後來改稱廣東錢局。這是中國貨幣史上的“機器幣”之始。辛亥革命後,廣東錢局改名為廣東造幣廠。造幣左路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 然而,當我把造幣左路的名字告訴母親後,她還是毫無印象。這是一個非常奇異的現象。有些路名的更改,年代更加久遠,人們卻記憶猶新,像百子路,早在1948年就改為中山二路,但現在許多廣州人還記得百子路這名字,而造幣左路卻忘得一干二淨,了無痕跡,豈非咄咄怪事? …

老廣穗話——記憶深處的東風路 Read More

老廣穗話——長堤的幾番華麗變身

清初廣州珠江岸邊,並沒有堤岸,只是一片淤積的河灘。清光緒十五年(1889),兩廣總督張之洞開始修築堤岸,但只修了天字碼頭一段和官輪渡碼頭,離任之後,人亡政息,工程也停了下來,僅成堤壩,斷續難行。宣統三年(1911),已是孤王江山岌岌拱的清政府,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花崗石築起堤岸,稱為長堤。 1920年,政府在堤岸上開闢馬路,命名為長堤大馬路。 宋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珠江秋月”,以及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珠江晴瀾”,就是指長堤一帶的珠江景色。江上原有一個小島,是廣州著名三石(海印、海珠、浮丘)之一,據屈大均說,島上有“古榕十餘株,四邊蟠結,遊人往往息舟其陰。端陽七夕作水嬉,多有龍郎晝女、鱠魚酤酒,零販荔支、蒲桃、芙蕖、素馨之屬,隨潮來往”。 (屈大均《廣東新語》)人氣闐溢之處,商業自然會興旺起來。 1928年,島上建了一座“海珠公園”,遊人更多了,街市仔也如群蟻附羶而來。 …

老廣穗話——長堤的幾番華麗變身 Read More

老廣穗話——北京路周邊的古城牆遺址

        2000年夏季,西湖路興建光明廣場時,發現了一座西漢水關遺址。面積約650平方米,是當時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水閘遺存之一。水關是保護城市的水利設施,洪水來時,可以把閘門打開,洩洪出珠江;而當鹹潮來時,放下閘門,可以阻擋潮水入城。        這座西漢時代興建的水閘,為木結構基礎,高5米,深近2米,長201米,從北往南分引水渠、閘室、出水渠三個部分,是一座由大批排列有序、縱橫交錯,構成“八”字型的大型木結構建築。閘室平面自北向南,向珠江“八”字形敞開;引水渠和出水渠均呈長方形。閘口有原木分層縱橫交織填埋,構成城牆與水閘的建築基礎。出土的木材為水松,達40立方米,多數木質仍堅實,較大的長8米,粗徑0.4米;木材上有榫卯結構,據考古學家推測,是水閘上層建築木構件,水閘廢棄後用作城牆基礎。        建閘材料的選擇、鬆軟地基的處理、技術線路的處理、總體佈置、洩流處理、閘室穩定處理等方面,竟然符合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水閘設計規範》,足以證明廣州在西漢時代建造水閘的技術水平已相當之高。因此,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廣州城建歷史,以及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和建築技術,均具有重要價值。同時發現的還有東漢建築基礎、東漢和南朝水井、唐代房基、宋代房址和走道等遺跡。        光明廣場原設計為商住樓。裙樓作商業用途,兩座塔樓作住宅用。為了保護這個重要的文化遺址,不宜再作住宅,最後文物保護部門與開發商達成共識:將遺址原地保留,大廈改建為一個大型體驗式購物中心。在大廈內設計一個與水關遺址保護面積相等的近700平方米的中庭。中庭四周迴廊環繞,既可做商舖,又可供遊客觀賞遺址。 …

老廣穗話——北京路周邊的古城牆遺址 Read More

老廣穗話——101年了 這是中國最早的“摩天大樓”

廣州的沿江西路上,有一幢古樸莊嚴的大廈。 它十二層,曾是中國第一高樓,是廣東最早的“摩天大樓”。 這幢最負盛名的城市老地標——南方大廈,101年間的三次轉型蝶變,應和著國家和時代的脈搏,寫下了一個跌宕起伏的廣東故事。 01 1954年的國慶節,重建的南方大廈終於在這一天再次開業了。成千上萬的廣州居民湧向了廣州西堤,不少人打算全家乘一次電梯,上樓頂觀賞羊城風景。 …

老廣穗話——101年了 這是中國最早的“摩天大樓” Read More

老廣穗話——高第街的流金歲月

北京南路,有一條全國聞名的高第街。和北京路一樣,這條全長551米的老街,瀰漫著濃濃的人文色彩與商業氛圍。街內有許多名人遺跡,可供憑弔。唐代丞相張九齡的後裔張子頤在宋代時曾在高第街住過;清代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也住過高第街。嶺南畫派宗師高劍父曾在高第街素波巷中購置“懷樓”,隱居寫畫。 高第街內的“許地”,是號稱“廣州第一家族”的許氏家族的祖業,許氏先人許拜庭是清嘉慶年間的著名鹽商,因為協助朝廷剿滅海盜,獲朝廷議敘府同知加一級,誥封中議大夫。嘉慶十五年(1810)前後,許拜庭在高第街定居。許氏家族在中國現代史上赫赫有名,按察使許祥光、閩浙總督許應騤、民國的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魯迅夫人許廣平、紅軍將領許卓、教育家許崇清等,都是出自許家。 許地與玉帶濠相通。許氏故宅修建於清代嘉慶年間,規模宏大,佔地1.26萬平方米,有家廟、戲台、藏書室、集選樓、七十二晉磚呤館,兩個會客廳、轎廳、金魚池和花園假山等。漫步在擁擠殘破的巷中,搖搖欲倒的門牆,殘存不堪的磚瓦,褪了色的燈籠,從眼前緩緩移過,暗示著那些逝去的流金年華。幾度殘陽,幾度回首。古老的門額上,“拜庭許大夫家廟”幾個大字,依稀可辨,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許氏大宅全屋五進深,三十六邊闊,正門兩側書有“裔傳太岳,宗啟禺山”八字,內有楹聯:“田爾田宅爾宅念先人創業艱難冀汝子孫克勤克儉永垂不朽,親其親長其長願汝輩居家和睦毋忘乃祖厥功厥德勿墮家聲”。中國儒家傳統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前有所承,後有所續,盡人道則與天地萬物相通。在許大夫家廟,人們不難感受到,對祭祀祖先與傳宗接代,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通過宗祠香火的傳承,永不絕祀,使有限的生命,達致無限的意義之境。 清代至民國期間的高第街,以經營鞋帽布匹和“蘇杭雜貨”著稱,一度被稱為“蘇杭街”,但也有不少賣廣東土布、香雲紗、加工唐裝、絲棉衣的商舖。有一段時間,以蠶絲綿為芯,綢緞為表的絲棉衣甚為流行,高第街的唐裝店便成為絲棉衣的生產銷售中心之一,經營方式是來料加工、量體裁衣,從裁、縫到製鈕扣,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每年的中秋節到春節,都是絲棉衣的銷售旺季。裁縫師傅8月15“做節”,8月16日“做牙”,8月17日飲完夜工酒之後,便掌燈開工,日以繼夜,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在“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的童謠聲中,關鋪歸家。 …

老廣穗話——高第街的流金歲月 Read More

老廣穗話——黃金鋪路的中山五路

在明、清兩代的老城範圍內,惠愛中路(今中山五路),堪稱是黃金鋪路的地段。雖然它也是在20世紀20年代拆城築路以後,才發展起來的,但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像一顆新星,在霎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在這條637米長的馬路上,百店鱗列,遊人填街,成為商家必爭之地。惠愛中路的食肆,在廣州是首屈一指的。 以經營小食店起家的陳惠如,清光緒元年(1875)在惠愛街創辦惠如樓,是廣州數得上的大茶樓,樓高四層,陳設古色古香。而最為茶客稱道的是,它不僅“茶靚水滾”,而且還可以“問位點茶”,即使同一桌的茶客,也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口味分壺沖茶,讓所有茶客都稱心如意。 為了吸引食客,惠如樓還首創“唱女伶”,聘請當紅女藝人到茶樓唱曲,把整個羊城都轟動了。名噪一時的紅伶徐柳仙、張月兒、小明星、半日安都在惠如樓上唱過曲。 20世紀30年代的老茶客,不少都聽過小明星(鄧曼薇)的《痴雲》《長恨歌》《秋墳》,那真是一唱三歎,唱盡落葉哀蟬不忍聞,一聲喚起一銷魂。 …

老廣穗話——黃金鋪路的中山五路 Read More

老廣穗話——上下九傳奇

上下九其實是兩條馬路,以前叫上九甫、下九甫,現在叫上九路、下九路,從人民南路至恩寧路,全長一千多米,實際上把第十甫也包括在內了。自清末民初以來,它就一直屬於荔灣的商業中心地帶。清代晚期,作為商界“靈魂”的文瀾書院,便位於下九甫的繡衣坊,廣州商界的許多重大事情,都在這裡經紳商代表討論決定的。 西關住宅密集,商舖鱗次櫛比,最怕“火燭”,一旦失火,往往出現火燒連營的慘劇。西關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有名的大火,造成的人命與財產損失,幾十年後人們談起來,仍然心有餘悸。因此,防火一直是西關商界的頭等大事之一。當年在主要街道上,相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竹搭的瞭望崗,有專人值班,負責監視哪裡有煙火冒出。在上下九有一個報警處,每當有火警發生,人們便敲響鐘聲傳警,所有商戶都要自備水桶參與滅火。人們根據鍾聲來分辨失火的地方,火在上下九的北面連敲五響;火在上下九南面連敲六響。上下九在西關商業圈的中心位置,鐘聲一響,四面可聞。 1931年,陳濟棠治粵時期,廣州城市建設,一日千里,處處架橋築路,三年之內,廣州市開闢了三十多條馬路,其速度相當驚人;到處都在蓋房子和整理內街街線;西村工業區蓬勃興建;從洲頭咀至海珠橋腳,處處填土築堤,幾十座大大小小的碼頭,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政府在廣州劃定三個商業區,重點發展,上下九是其中之一。 在這一輪的市政建設高潮中,上下九狹窄的街道被擴築成寬17米的馬路,建起了美輪美奐的騎樓,百貨業、飲食業、金銀業紛紛進駐,把這裡的商業,推上了一個台階,愈顯繁榮。直到今天,上下九仍然是廣州騎樓建築保護得最完好的地區。在廣州市政府公佈的首批14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中,上下九至第十甫作為“廣州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騎樓建築傳統商業街”被列入其中。 十三行時代,上下九是豪商巨賈的私家園林;鴉片戰爭後,文瀾書院是廣州商界的“眾議院”,呼風喚雨,點石成金;進入民國以後,上下九又成為眾多工商業鉅子的搖籃。何賢這個名字,在澳門無人不知,回歸前就是葡萄牙、中國及澳門公認為澳門華人領袖,有“外交大臣”、“影子澳督”和“澳門王”之稱。 …

老廣穗話——上下九傳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