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四牌樓:解放中路的故事

廣州人很多都聽過四牌樓,當年有一首童謠在坊間傳唱:“一德路,二沙頭,三元里,四牌樓,五仙觀,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馬路,九曲巷,十甫路。”以數字排列廣州的地名。四牌樓在原歸德門內,因街上依次立著四座牌樓而得名。實際上就是今天的解放中路。 當年由中山六路至大德路一帶,牌坊林立,多達十幾座,並非只有四座。按《白雲粵秀二山合志》說,廣州人習慣稱“四牌樓”的,具體是指惠愛坊、忠賢坊、孝友坊、貞烈坊這四座,“以上四坊,今謂之’四牌樓’,以其坊名其街,由來舊矣。” 惠愛坊是紀念任囂、趙佗、陶侃、韓愈等67位有功德於本地的北方官員;忠賢坊是紀念陳獻章、倫文敘等49位粵籍忠賢;孝友坊是紀念54位粵籍賢良的;貞烈坊是紀念55位粵籍節婦的。四牌樓的內街還有眾多的書院。北段盤福路以南稱大北直街。 1930年擴建成馬路,分別稱為中華南、中、北路,路寬16米,是廣州著名的騎樓街。 廣州元宵鬧花燈的傳統,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南漢時,廣州元宵之夜,六榕寺的花塔便上下燃遍燈燭,與月比光,預祝豐年,稱為“賽月燈會”。六榕寺最初叫寶莊嚴寺,當時離珠江邊不遠,南宋詩人方信孺有一首《淨慧寺千佛塔》的詩寫道:“客船江上東西路,常識嶙峋雲外浮。”南漢滅亡時,佛寺被大火焚毀,花塔的元宵燈會也因此中斷了。 …

老廣穗話——四牌樓:解放中路的故事 Read More

老廣穗話——東山 我們的故家大院

“我們大院子弟”這個詞,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一直是個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徵,正如以前“東山少爺”也是一種身份象徵,1949年以後,隨著民國退場,“大院子弟”取代了“東山少爺”。當然,大院子弟不限於男孩,也包括女孩。 人們的活動範圍,與身份相關。一般而言,誰都喜歡與相同身份的人相處,與其他群體則保持一定距離。有權勢的人總是聚集在一起的,無權勢的人亦然。今天的環市東路、天河北路讓人聯想起白領一族;多寶大街、寶華路、十六甫讓人想起老廣州的小市民;新河浦、美華路、恤孤院路讓人想到黨政軍機關幹部與華僑。 以前居住在東山的干部子弟,一提起西關的小市民,臉上便會浮現出不屑的神情。不同街區被貼上不同的文化標籤。老廣州以北京路為界,西邊是小市民的天地,東邊則是黨政軍機關,河南是工廠區,芳村是農業區。這種界定,在市民心理上是一清二楚的,但事實上它們並不那麼涇渭分明,仍保持著某種重疊和交流。 顯然,城市分區並不僅僅為了方便行政管理,也不僅僅為了劃分一下功能,它也有心理上的需要。人喜歡住在自己階層的人附近,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不同階層的人的聚居區域,便形成了城市空間特徵的紋理。 愈是社會下層的市民,愈喜歡擁擠熱鬧,喜歡街坊相對密集,鄰里關係密切,你來我往,飲早茶、打麻將、唱私伙局、燒香拜神,東家長西家短,熙熙攘攘的街市氣氛,似乎能帶給他們安全、自在和穩定感;而位高權重者,則希望寧靜、開闊、隱秘,鄰里間保持相對距離,互不干擾。開闊的空間能令他們感覺威嚴、自豪與榮耀。 …

老廣穗話——東山 我們的故家大院 Read More

老廣穗話——中國首個海歸小鎮落戶廣州 計劃引進5萬名留學人員

中國首個海歸小鎮——歐美同學會(廣州)生物醫藥小鎮(簡稱“海歸小鎮”)將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籌建。 11月29日下午,在歐美同學會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這一消息正式發布。 △歐美同學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大會會場。 29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舉行,海歸創新創業峰會、歐美同學會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留學人才科技項目對接會等一系列活動,吸引大批海外人才廣泛參與。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可以把數據作為重要資源,搭建較好的數據生態環境。”現場,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郭毅可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充滿期待。 …

老廣穗話——中國首個海歸小鎮落戶廣州 計劃引進5萬名留學人員 Read More

老廣穗話——2018廣州文交會開幕 廣州將新添多座文創園區

如何推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資源共同體,是本屆廣州文交會的重要議題。 11月30日,在2018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開幕式暨文化產業發展大會上,省內50多家文化企業和智庫單位發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倡議,並提出成立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 當天,包括“珠江鋼琴創夢園”在內的7個重大合作項目現場簽約,由南方日報社聯合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評選出的廣州文化企業50強榜單也在現場發布。 “文化+金融”:全國文化金融中心聯盟成立 “在自覺自願的原則下,向社會倡議成立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在大會現場,為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成長,使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更加成熟與規範,廣東省內50多家文化企業和智庫單位發出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倡議。 …

老廣穗話——2018廣州文交會開幕 廣州將新添多座文創園區 Read More

老廣穗話——改革開放40年 廣州從全國一線到全球一線

1982年,可口可樂副總裁哈利來廣州簽訂在大陸第二家罐裝廠的時候,黃埔大道東還是一條泥濘的爛馬路,橫跨太平洋從美國運來的可樂濃縮液在黃埔港碼頭裝卸後,在珠江邊的罐裝廠勾兌分裝打包,再用大貨車從這裡運輸到珠三角各個城市。 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廣州珠江兩岸(廣州市國家檔案館供圖) 每當裝滿紅色包裝罐的貨車駛出工廠大門,馬路上總是能揚起一陣塵土。行色匆匆的哈利在廣州只待了一天,簽完協議就飛走了,來不及留下對這座城市的只言片語。 可口可樂進廣州之後的第六年,寶潔公司也來了。彼時,廣州開發區剛剛成立四年,和西邊黃埔區之間的交通聯繫還要靠黃滘河上的一條便橋。 橋一封,整個開發區就成了一座被珠江、東江、黃滘河封閉的三角形孤島。寶潔中國廣州合資公司的工廠就座落在黃滘河的南邊。 …

老廣穗話——改革開放40年 廣州從全國一線到全球一線 Read More

老廣穗話——藏著這麼美的碉樓群!未來要打造成華僑文旅特色小鎮

說起廣東碉樓,開平碉樓可謂名聲大噪,很少有人知道,在離廣州市中心僅35公里的花都洛場村,也隱藏了一片民國碉樓群。 站在頂樓天台,天空藍得通透明澈,陽光灑在百歲榕樹和百年碉樓建築群上,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改造後的碉樓一角。 “多好的民國建築啊,就這麼丟空,可惜了。”這是2013年,廣州生意人鄭國明第一次看到這片碉樓群的感受,得知這些華僑所建的碉樓已空置多年,他與幾個有情懷的老友承租下來,開始了漫長的碉樓活化改造工程。經過五年發展,逐步把這個“空心村”打造成華僑文旅特色小鎮——— …

老廣穗話——藏著這麼美的碉樓群!未來要打造成華僑文旅特色小鎮 Read More

老廣穗話——東山區消失13年 但東山人還在

在廣州,提起東山口,立馬能想到的形容詞就是,貴族,家道中落的那種。 但儘管日漸式微,東山口的貴族們也並沒有放棄“貴族”氣質和歷史底蘊所賦予自己的榮耀。 從一開始,東山口就注定不是平凡人家。住在這裡的,不是富貴人家,就是權貴軍僚。若是時光倒回到20世紀初,說不定,在此刻的東山口,就可以目睹到東山少爺的風采。 當然,東山區別於廣州其他區的,除了貴族氣質,還有東山的歷史。 Part …

老廣穗話——東山區消失13年 但東山人還在 Read More

老廣穗話——在廣州南沙工作的海內外科技人才可直接申領人才綠卡

今年,廣州市下放人才綠卡審批權限至南沙區、黃埔區。日前,廣州市南沙區發布《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落實廣州市人才綠卡審核事權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實施辦法”),持綠卡的港澳台地區居民在南沙可按國家有關規定購買1套自住房。 每年在南沙工作或創業超過半年者,在廣州市有合法住所,且符合相關條件,即可申請人才綠卡。南沙區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及行業主管部門對申請人申報材料審核通過後,出具同意辦理證明,系統將自動向廣州市人社局報備。 1、科技領域人才直接申領人才綠卡 實施辦法顯示,非廣州市戶籍的境內居民,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及外國人,持中國護照、擁有國外永久(長期)居留權且中國國內無戶籍的留學人員和其他人員,只要在南沙工作或創業超過6個月,在廣州市有合法住所,且屬於相關規定人才的,即可申請人才綠卡。其中,有七類人才在相關規定的人才範疇。 △南沙港集裝箱碼頭。 …

老廣穗話——在廣州南沙工作的海內外科技人才可直接申領人才綠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