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東山區消失13年 但東山人還在

在廣州,提起東山口,立馬能想到的形容詞就是,貴族,家道中落的那種。

但儘管日漸式微,東山口的貴族們也並沒有放棄“貴族”氣質和歷史底蘊所賦予自己的榮耀。

從一開始,東山口就注定不是平凡人家。住在這裡的,不是富貴人家,就是權貴軍僚。若是時光倒回到20世紀初,說不定,在此刻的東山口,就可以目睹到東山少爺的風采。

當然,東山區別於廣州其他區的,除了貴族氣質,還有東山的歷史。

Part 1  東山口,隱秘而驕傲的地方

在廣州市井坊間,流傳著“東山少爺,西關小姐”的佳話,也素有“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說法。

△百年前的東山地圖

清末期間,外國傳教士來東山興辦學校,開展傳教活動,成了東山第一批拓荒牛。軍隊訓練場和廣東諮議局的成立,更是奠定了東山是軍政、官宦聚集地的基礎。

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橫掃歐陸,不少華僑紛紛回國避亂,在東山開始僑房開發。多條道路被開闢並形成,煙墩路就是其中之一,一棟棟中西合璧的樓房也在附近拔地而起。

東山,這個散發著濃厚西方文化和宗教色彩的地方,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華僑、官宦、名流的聚居地。

而如今僅在新河浦、龜崗一帶,這些高高低低的複式小別墅就有600多棟,構成了廣州現存最大規模的中西合璧低層院落式傳統民居群。

△基督教東山堂

那時候,東山區還沒有併入越秀。作為廣州中心的老區,也不只僅限東山口這麼小。東到廣州大道,西至越秀,北達廣九鐵路,南抵珠江。煙墩路、廟前街、龜崗、農林路、寺貝路等等十幾二十條文藝的街道,都屬於東山。

但在2005年9月28日,東山區撤銷,併入越秀區。從此,廣州再無東山區,但東山文化與情懷已經成了廣州的城市印記。

Part 2  每一條街道,都有東山人的獨家記憶

要說廣州文藝指數最高的街道,寺貝通津絕對能排進前三名。

寺貝通津路不長,騎個電動車很快就走完了,但對於一個在東山口長大的孩子來說,寺貝通津有著太多回憶!

每次朋友來,我都會帶他們到寺貝通津走一走。這裡有很多中西合璧的小洋樓,鮮豔的滿州窗,圓拱門,紅磚牆或青石牆,與古老的西關大屋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

△隅園

寺貝通津最出名的還有廣州七中,廣州七中和培正中學隔街而立。上學路上,左邊一側走著七中的學生,右邊一側走著培正的學生。青春飛揚,活力四射,彷彿時空交錯。


龜崗大馬路一路的糧油店、雜貨店、百貨商場,承包了你的日常生活,這裡自成一套的生態系統,也就熬成了一碗有獨家記憶的濃湯。

孩童時候,龜崗大馬路還只是一條窄窄的像龜殼一樣的路,我曾費力地爬上坡去,又歡快地衝下來。如今,路已經重新休整過了,不再是那條細窄的小路了。

買菜街坊們都會去到東山肉菜市場,一到早上或傍晚,街坊們紛紛趕往這裡,為柴米油鹽而穿梭其中,生活的氣息再濃厚不過了。

那些年,龜崗還是東山的商業中心。前後不過幾百米的路,美味的小吃卻很多,最忘不了的就是犄角旮旯裡的那碗糖水。

東山百貨,曾經是東山人最愛逛的地方。那時候,洗衣液、沐浴露、面霜生活用品統統都在這裡買。

只是現在已經不那麼熱鬧了,逛的人還是當時的人,但年輕人,少了。

署前路東山駐地,還記得聽到要撤東山區的時候,拿著相機第一個就往那裡跑,似乎每個人都想記錄下一些什麼東西。現在這裡變成了越秀區圖書館。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雖然有些東西留了下來,可有關於它的往事回不來了。如今的東山,靜靜當著文藝街養老。

Part 3  在東山口,還是得吃!

有人的地方,就有美食。就拿“文明路糖水一條街”來說吧,無數次被模仿,從來沒被超越。

老城區的美食更是大有來頭,動不動就是“廣州第一”、“百年老店”,本地人知道這種名頭起得一點也不心虛。但逛東山口,你需要一個XXXXL號的胃。

食惠裡小籠包,是一家知名的老店了,這間店堅持手工做小籠包,從2009年開張至今,儼然已經成為這裡的“老店”,不少的外鄉人都曾在此重溫過家鄉的味道。

店面不大,沒有華麗的裝修,有的是牆壁上褪色發黃的上海灘舊照片,滿是年代感。麵食和小籠包一份的價格都在十元左右,價格很親民。

小小的個兒,薄薄的皮,內裡藏了一口妙不可言的肉汁,散發陣陣誘人香氣!甜美的美味一定要趁熱吃才能品嚐到,但又要小心燙口。

龜崗大馬路上還有不少經典美食,比如東山肉菜市場門口的今香食品,小小的一份豬紅湯賣2元錢,有韭菜和滿滿的豬紅,胡椒很多,入喉十分辣,但吃起來很爽。

食慾不振的時候,只想買碗這裡的豬紅來吃。

還有一家傳奇小店,老闆從前是東山酒店的廚師,人稱肥叔。後來東山酒家被廣州酒家收購,退出歷史舞台,肥叔也就下了崗。 1995年,為了謀生,他在東山口賣起“肥叔牛雜”。這牛雜,一賣就是20年。

一份蘿蔔牛雜加麵筋,有多種牛雜:牛蒡、牛肺、牛骨、牛腸……蘿蔔煲得很軟,吃過這家,就再也不想吃任何其他店的牛雜了。

如果你找不到這家店,沒有關係,在廟前直街,跟著學生們的人流走,聞著牛雜的香味,就能找到了。

Part 4  東山區不在,但東山的傳奇還在繼續!

或許,城市文明的興起總是伴隨著一個可以彌合財富、階級和文化差異的空間,東山口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雖然東山區已撤,但東山口的傳奇還在繼續!

這些年,東山伴隨著廣州經歷著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即使滄海桑田,失去了那些光鮮亮麗的標籤和稱號。

但是獨屬於老越秀、獨屬於東山口的那份融合感和脈脈溫情,還在,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