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北京路周邊的古城牆遺址

        2000年夏季,西湖路興建光明廣場時,發現了一座西漢水關遺址。面積約650平方米,是當時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水閘遺存之一。水關是保護城市的水利設施,洪水來時,可以把閘門打開,洩洪出珠江;而當鹹潮來時,放下閘門,可以阻擋潮水入城。

       這座西漢時代興建的水閘,為木結構基礎,高5米,深近2米,長201米,從北往南分引水渠、閘室、出水渠三個部分,是一座由大批排列有序、縱橫交錯,構成“八”字型的大型木結構建築。閘室平面自北向南,向珠江“八”字形敞開;引水渠和出水渠均呈長方形。閘口有原木分層縱橫交織填埋,構成城牆與水閘的建築基礎。出土的木材為水松,達40立方米,多數木質仍堅實,較大的長8米,粗徑0.4米;木材上有榫卯結構,據考古學家推測,是水閘上層建築木構件,水閘廢棄後用作城牆基礎。

西漢水關

       建閘材料的選擇、鬆軟地基的處理、技術線路的處理、總體佈置、洩流處理、閘室穩定處理等方面,竟然符合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水閘設計規範》,足以證明廣州在西漢時代建造水閘的技術水平已相當之高。因此,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廣州城建歷史,以及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和建築技術,均具有重要價值。同時發現的還有東漢建築基礎、東漢和南朝水井、唐代房基、宋代房址和走道等遺跡。

       光明廣場原設計為商住樓。裙樓作商業用途,兩座塔樓作住宅用。為了保護這個重要的文化遺址,不宜再作住宅,最後文物保護部門與開發商達成共識:將遺址原地保留,大廈改建為一個大型體驗式購物中心。在大廈內設計一個與水關遺址保護面積相等的近700平方米的中庭。中庭四周迴廊環繞,既可做商舖,又可供遊客觀賞遺址。

       2004年,光明廣場商廈竣工,地上九層,地下兩層。遺址位於負一層。在首層加蓋鋼化玻璃罩,恆溫恆濕保護,遊客從首層到九層都可觀賞到水關遺址,也可以乘觀光電梯或扶手電梯下至負一層參觀,從而使光明廣場成為全國第一個“室內公共開放式文物”展示場地。 200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1996年至1998年,因建設地鐵一號線,在中山五路南側發掘出一段16米長,呈南北走向、分別修建於東漢、東晉和南朝三個不同時代的城牆。

       東漢城牆為夯土牆垣,現存面寬5米,殘高1.85米,夯築19層,每層之間以草莖鋪墊。夯土中還發現了大量漢代的板瓦、筒瓦和陶器殘片。

東漢、東晉、南朝城牆遺址。東漢是夯土牆,東晉與南朝均為磚包牆

       東晉城牆是在東漢牆體基礎上擴寬,夯築加固而成,用紅黃色網格紋磚包邊。殘存牆體上寬7.8米,底寬8.8米,高1.4米。夯層中發現有青釉瓷器殘片。在外牆基部的磚塊上,發現有“泰元十一年”的模印字樣。泰元(太元)是東晉武帝司馬曜的年號,十一年即公元386年。

       南朝城牆在晉磚牆兩邊填土擴寬,砌磚包邊。寬21米,殘高1.5米。西側還發現一處馬面結構,南北長9.1米,北邊寬7.3米,南邊寬8.1米,建築形式與牆體相同。在南朝城牆西側發現唐代路面殘痕,東側發現宋代水池遺跡。考古學家據此推測,唐、宋時這道城牆已廢棄不用了。

       這是在廣州首次發現漢代城牆。而且三個時代的城牆套合修築,時間跨度超過500年,在全國也是非常罕見的。

       2007年,在文德路挖掘出南漢的城牆遺跡,長3.6米,寬2.5米,高1.2米。這是廣州地區首次出土千年南漢國城牆。磚塊大多保留完好,棱角分明,砌工嚴實,規則整齊,磚牆比鵝卵石地面高出1米有餘,寬0.5米多一點。磚牆的東面,是夯土,非常結實,寬度和磚牆差不多,這是城牆的芯部,因另一側磚砌護牆已不存在。

        1972年7月,在越華路與廣仁路交匯處發現宋代子城西城牆遺址,呈南北走向,東西寬6.6米,南北未能完全開挖,僅見2米。牆基底舖一層長方形和梯形的紅砂岩石塊。上面砌磚牆相夾,中間填塞碎磚和泥土。在一些牆磚上,刻有“水軍修城磚”和“水軍廣州修城磚”等戳印,可知是當時廣州水軍所造。在一牆磚上又發現有“番禺縣”三字。

       1998年2月,在越華路與倉邊路交匯處的銀山大廈建築工地上,發掘出兩段走向與年代均不相同的城牆遺址,在發掘區西側一段呈南北向的是唐代城牆,現存長14米,殘高3米。兩邊包磚,中間夯土,牆體下寬上窄。磚壁底下以黃白色砂質塊石砌基,基下舖墊碎磚瓦層。包磚南壁厚約2米,殘高0.65米;北壁甕磚底部最寬2.05米,殘高2.3米。修城磚塊大而厚實。磚壁發現有“番禺修城大條磚”等磚銘。這是廣州市首次發現的唐代城牆,從方位推測,應為唐代東城牆遺跡。

       南側一段呈東西向的是宋代城牆,現存長12米,寬8.9米,殘高1.2米。牆體兩邊包紅砂岩或黃白色砂岩,邊緣多用條形石,基部有“地牛”結構,中間填塞不規則的石塊,還有柱石、石礎等,夾雜不少磚塊和陶瓷片、瓦片、瓦當等物夯土。牆體下佈滿下端削尖的木樁,直徑15~20厘米,長2~4米不等,先用木樁打入淤泥中,再鋪上0.2米厚的碎磚瓦作基礎。牆磚上發現有“修城磚”“景定元年造禦備磚”等磚銘。景定是南宋理宗年號,元年即公元1260年。這段城牆應為宋代東城北牆的遺跡。

       同時還出土了漢六朝和唐、宋的陶器,包括有陶球、蒺藜等防御用具。建築裝飾物主要是一些雕陽紋花草磚和捏塑的龍首、獸首等陶飾。建築材料多為飾蓮辨紋的瓦當。部分磚上有刻劃或拍印文字。此外還有石柱礎、殘石柱等。

       南北兩宋,前後凡319年,廣州城經歷大大小小十幾次擴建和修繕,是有史以來最頻密的。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廣南東路經略使魏瓘在東面修築了子城。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經略使方滋重新修葺中城、東城和西城,從此,廣州有了“三城”之稱。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經略使陳峴又在城東南與西南各修築雁翅城,以加固南面的城防,形成了中、西、東三城加兩翼城的格局。在北京街發現的歷代城牆遺址,為確定廣州從漢代至宋代的城牆範圍,提供了可靠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