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高第街的流金歲月

北京南路,有一條全國聞名的高第街。和北京路一樣,這條全長551米的老街,瀰漫著濃濃的人文色彩與商業氛圍。街內有許多名人遺跡,可供憑弔。唐代丞相張九齡的後裔張子頤在宋代時曾在高第街住過;清代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也住過高第街。嶺南畫派宗師高劍父曾在高第街素波巷中購置“懷樓”,隱居寫畫。

高第街內的“許地”,是號稱“廣州第一家族”的許氏家族的祖業,許氏先人許拜庭是清嘉慶年間的著名鹽商,因為協助朝廷剿滅海盜,獲朝廷議敘府同知加一級,誥封中議大夫。嘉慶十五年(1810)前後,許拜庭在高第街定居。許氏家族在中國現代史上赫赫有名,按察使許祥光、閩浙總督許應騤、民國的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魯迅夫人許廣平、紅軍將領許卓、教育家許崇清等,都是出自許家。

許地與玉帶濠相通。許氏故宅修建於清代嘉慶年間,規模宏大,佔地1.26萬平方米,有家廟、戲台、藏書室、集選樓、七十二晉磚呤館,兩個會客廳、轎廳、金魚池和花園假山等。漫步在擁擠殘破的巷中,搖搖欲倒的門牆,殘存不堪的磚瓦,褪了色的燈籠,從眼前緩緩移過,暗示著那些逝去的流金年華。幾度殘陽,幾度回首。古老的門額上,“拜庭許大夫家廟”幾個大字,依稀可辨,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許氏大宅全屋五進深,三十六邊闊,正門兩側書有“裔傳太岳,宗啟禺山”八字,內有楹聯:“田爾田宅爾宅念先人創業艱難冀汝子孫克勤克儉永垂不朽,親其親長其長願汝輩居家和睦毋忘乃祖厥功厥德勿墮家聲”。中國儒家傳統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前有所承,後有所續,盡人道則與天地萬物相通。在許大夫家廟,人們不難感受到,對祭祀祖先與傳宗接代,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通過宗祠香火的傳承,永不絕祀,使有限的生命,達致無限的意義之境。

清代至民國期間的高第街,以經營鞋帽布匹和“蘇杭雜貨”著稱,一度被稱為“蘇杭街”,但也有不少賣廣東土布、香雲紗、加工唐裝、絲棉衣的商舖。有一段時間,以蠶絲綿為芯,綢緞為表的絲棉衣甚為流行,高第街的唐裝店便成為絲棉衣的生產銷售中心之一,經營方式是來料加工、量體裁衣,從裁、縫到製鈕扣,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每年的中秋節到春節,都是絲棉衣的銷售旺季。裁縫師傅8月15“做節”,8月16日“做牙”,8月17日飲完夜工酒之後,便掌燈開工,日以繼夜,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在“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的童謠聲中,關鋪歸家。

與唐裝互爭雄長的西裝,自然也不會放過高第街這樣的旺地。街內有不少洋服店,做得像模像樣。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從日本學習裁縫回來的潘禮、潘伯良兩人,在高第街開設元髮店,由於手工一流,深得顧客歡心,“洋服狀元”的外號在坊間傳開了。

著名的九同章棉布商店,始創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最初是日資商店,1928年,由華僑梁志生與同鄉歸僑梁仁軒、梁鎮南等人,合資買了下來,1930年從惠愛街遷入高第街,經營絲綢布匹、加工西服、出租男女結婚禮服、婚喪用的喜帳和祭帳。以前的老街坊還記得,九同章門口有兩隻大喇叭,一隻向東,一隻向西,從朝到晚,不斷宣講他們誠信經營的宗旨,也播放音樂、粵劇,以招徠顧客。在店內鑲嵌著一副醒目的對聯:“標明貨價真不二,揭破折扣假面具”。雖經時光流轉,九同章一直堅守在高第街內,直到今天,依然苦守著,守著那一段輝煌的記憶。

高第街內名店林立,除了九同章,還有三多軒箋扇莊、梁蘇記洋遮、“一毛不拔”梁新記牙刷等,在廣州都是響噹噹的。 1911年,梁新記的創始人梁日新、梁日盛兄弟,帶著幾把自製的牙刷,從佛山到廣州闖江湖。一開始他們挑著貨郎擔,走街串巷賣牙刷,後來在大新路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鋪,然後又轉戰上海,再殺回廣州,在高第街開店,在惠愛西路設廠生產。

梁新記牙刷最經典的廣告口號是:“梁新記一毛不拔”。還配上一幅畫:一個人坐在牙刷上,用鉗子拼命拔毛,但大汗淋漓也沒有拔出一根。旁邊是八個字:“一毛不拔,脫毛包換”。廣告鋪天蓋地出現在鐵路京廣線、京滬線沿線兩邊的民舍牆壁上,凡坐火車的人都能看見,一時間轟動天下,人盡皆知。梁新記在高第街的店鋪,店面寬敞,經營牙刷為主,兼營百貨,在全國開了15家分店。

抗戰時期,廣州商業一片蕭條,高第街的紡織業也陷於低谷。棉布批發幾乎完全停頓,曾經是南方棉布批發中心的楊巷,只剩下十幾戶布商,慘淡經營,高第街的狀況雖然比楊巷稍好,還有50戶布商,但維持得相當艱難。

1949年以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20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由於商業網點大調整,高第街內的商業紛紛關停並轉。 1961年,許地已淪為危房,部分建築被拆掉,卸下來的陶塑脊飾被安放到陳家祠的中進西路建築上。後來許地又被一幢九層高樓吞掉了三分之一的地盤,餘下的老建築,更加殘破不堪了。

改革開放後,街道組織了一些待業青年在街內擺攤,解決就業問題。他們是“文革”後廣州市第一代的個體戶。 1980年10月,全國第一條個體戶專業街——高第街工業品市場鳴鑼開張。沉靜已久的老街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第一代的檔主,大部分是本街居民。他們用竹架、鐵架,在街內搭起300多個簡易的攤檔,經營起時裝、鞋帽、小百貨。高第街的名字迅速響遍大江南北,把全國的服裝販子都吸引來了,成為開放初期港式服裝、廣式服裝零售、來料加工、代銷的大本營,風頭一時無兩。檔口增加到七百多個,連七米寬的街心也開起了一排車仔檔。 1986年前後是高第街的黃金時代。那時,從各地到廣州旅遊的人,紛紛跑到高第街,親眼看看這個如雷貫耳的“個體服裝一條街”,順便買上幾件又便宜又時髦的衣服。一天的客流量甚至高達20萬。 “沒到高第街就等於沒到過廣州。”20世紀80年代,這句流行語,代表著高第街在全國時裝界曾經擁有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