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環市東路十八變*

環市路與中山路、東風路並列,是一條橫貫東西的主幹道。它的前身是1931年修築的一條軍用公路,由三元里至登峰,全長三公里,只有五米寬。 1957年修築環市東路;1958年修築環市中路,與軍用公路打通。但由於火車站工程幾度擱淺,環市西路也修修停停,直至1970年才基本築成,1978年黑山立交橋建成,標誌著環市路全線竣工。從名字推測,當初開闢這條馬路,似乎是作為城鄉的分界線,有“環城路”的含義。

確實,那時環市路兩側,還是一派田園風光。翻開清代的廣州地圖,在區莊一帶,畫著大大小小像漣漪似的圈圈,那便是起伏連綿的崗丘了:蜆殼崗、玉子崗、蟠龍崗、螺崗、大寶崗、孖魚崗。這裡有幾條小小的村落:區莊、犀牛尾村、永福村、永泰村、青龍坊、華樂坊、淘金坑村,村民大部分是流落廣州的外地人。

1955年,人們在竹園崗、木殼崗一帶興建華僑新村,當時是坐落在郊區的別墅群,新村路口(現文化假日酒店)有一個3000平方米的人工湖,風花雨葉,水帶荷香,遠遠近近的蛙聲,更添幽靜。

今日的環市東路

花園酒店至第八人民醫院那一大片叫青菜崗,全是綠油油的農田。夕陽靜靜地照著大地,三三兩兩的水牛在路邊漫步,路上遇著的都是野叟田父。菜農在田間澆水時揚起的一道道水簾,在金色陽光下折射出斑斕的色彩的情景——這就是十幾年後被稱為廣州“尖東”(香港的繁華商業區之一)的那一片燈紅酒綠地。

1976年建成開業的白雲賓館,算得上是環市東路上的“老字號”了。樓高33層(117.05米),是廣州第一幢100米以上的高樓,也是當時中國大陸最高的建築。市民都習慣地叫它做“三十二層”(天台頂樓沒算進去)。廣州人似乎很喜歡用樓層數來稱呼某幢建築,他們把廣州賓館稱為“廿七層”,後來又把廣東國際大廈稱為“六十三層”。也許這表達了一種自豪的心情吧。所以,當高樓大廈像雨後的木耳一樣在全國各地蔓延,甚至開始引起人們反感時,廣州人就不再用樓層數稱呼某幢建築了。

白雲賓館最初設計效果圖(設計師:莫伯治 吳威亮 林兆璋 陳偉廉 李慧仁 蔡德道)

許多人都不明白,作為當年全市最高的標誌性建築,白雲賓館為何要蓋在荒郊野外?淘金坑以前是一個暴流性山坑。二次大戰結束後,一批法國和加拿大修女在這裡蓋了一座育嬰院。坊間盛傳育嬰院的嬰兒死亡率很高,廣州人談之色變,都叫它“死仔坑”,甚至相傳挖出了一個萬人坑。 “其實這是以訛傳訛,”白雲賓館總經理潘成焱說,“那個地方是西漢的墓葬群,倒有據可查。”1973年建白雲賓館時,從育嬰院原址挖出來的並不是死嬰的萬人坑,而是南越國的一個大型貴族墓葬群。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40多座漢墓,其中屬南越國時代的西漢墓有22座。據市文管處說,受條件所限,還有相當一部分墓葬沒有發掘,被壓在賓館的建築底下了。

2002年,白雲賓館將東翼出租給外商另作他用。租戶把東樓拆掉重建時,潘成焱已經退休,他在報紙上呼籲:“希望該工地施工單位和有關文物部門密切關注,不失時機地發現和發掘出更多廣州歷史寶藏,使文物不至流失。此乃廣州之幸,亦國家之幸也。”幾年後,我與潘成焱相遇,問及當年經他呼籲之後,文物部門有沒有到現場尋寶?潘成焱呵呵一笑:“掘進機照掘,推土機照推,打樁機照打。我不知道建設單位是否向有關部門請示過,並得到允許。因為我是局外人,屬於’多管閒事的老頭’之類。”

花園酒店

白雲賓館就像一隻孤零零的白鶴。從33層往下看,除了1978年新開張的廣州友誼商店之外,四周全是菜田和山崗。開張之初,友誼商店只允許外國人、華僑、港澳同胞入內購物,普通市民唯有門前止步,但它成了對外開放的一個信號。在柳暗花明的1978年,全國正在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農村開始搞包產到戶了;廣州市渡輪公司恢復了“珠江夜遊”;端午節珠江上又傳來了扒龍舟的鑼鼓聲;廣州市第七屆運動會在越秀山體育場開幕;廣東省革命委員會重新審定公佈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有這一切,好像是一堆毫無關聯的事件,但今天回過頭看,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內在的聯繫,環環相扣,互相呼應,形成一個持久而廣泛的變化浪潮。這個浪潮將完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在當時,升斗小民每天粗茶淡飯,日作夜息,倒也沒有什麼特別感覺。環市東路平靜的郊野風貌,依然如故。

白雲賓館

區莊最早只有幾間簡陋的竹寮商店,二三家刻鑿墓碑的作坊,因為有一些給人放棺材的棚屋,所以區莊也叫“棺材村”。後來,棺材鋪都遷走了,但依然滿目荒涼。只有一些簡陋的平房小商店、菜市場、糧店和蜂窩煤廠。

1982年12月1日,星期三清晨。一陣隆隆巨響,把這裡的居民吵醒了。大家睡眼惺忪地打開窗子朝外張望,吃驚地發現,區莊十字路口一夜之間已被圍了起來,搭起了一排排臨時工棚,滿載物資的紅衛牌和解放牌汽車,排成長龍,一直排到農林下路路口。許多工人忙忙碌碌,卸貨的卸貨,搭棚的搭棚,這裡變成一個塵土飛揚的工地了。

中國大陸第一座四層雙環形互通式立體交叉橋一一區莊立交橋,在這天正式動工興建了。過慣了半城市半鄉村生活的區莊居民,從此與寧靜的日子告別。他們每晚不得不忍受著通宵達旦的施工噪音,棚架搭到了窗前,白天屋裡漆黑一團,晚上工地上的水銀燈直射到屋裡,比太陽還明亮。然而,儘管吃盡苦頭,但1983年12月區莊立交建成時,人們還是情不自禁地為這座雄偉壯觀的立交橋歡呼。

根據設計,立交橋一層為東西向直行機動車道,二層為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呈環形交叉,第三層為機動車左右轉彎的環形交叉橋,第四層為南北向直行高架橋。機動車最大通行量為每小時6000輛~7000輛。

以前的城鄉分界線,今天的城市CBD

立交橋建起後,這一帶迅速興旺起來了。

首先是在立交橋北側出現了一個有兩百多個檔口的燈光夜市(後來增至700個檔口),經營時裝、皮革製品和日用小百貨。每當夜幕降臨,這里便千燈齊明,人如潮湧。 1985年華泰賓館旁建起了二星級的華粵大酒店;1986年三星級的遠洋賓館建成開業;1988年二星級的華山賓館開業;1988年在白雲賓館旁邊興建120米高的廣州世界貿易中心大廈,1992年開業,1993年被評為廣州市十大現代名建築之一;1989年樓高110米的三星級文化假日酒店開業;1993年,由東山區與香港海外集團合作興建東山廣場,新大新公司東山分店進駐,成為當時廣州最大型的區級商業網點;1996年樓高155米的國際電子大廈落成;1997年樓高100米的三星級嘉應賓館開業(後升為四星級)。改革開放後不數年間,這裡的城郊景色,便一掃而盡,變成軟紅十丈的鬧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