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仁濟路:南北藥材香十里

仁濟路佔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就是靠近十三行。在仁濟西路附近,曾經有一個專門為洋行製作家具的木匠廣場,店鋪多達七十多家。家具是一種耐用品,居然能夠讓七十多家店鋪長年有生意可做,有錢可賺,可以經營得下去,可見這十三行洋行之多,排場之大,超乎人們的想像了。

後來,十三行被一場大火完全焚毀,仁濟西路的木匠廣場,也隨著十三行的退場而消失了。清末民初,在木匠們身影隱去的地方,崛起了一個熱鬧的南北藥材市場。廣州一向是華南地區的南北藥材集散地,東南亞的藥材經香港進入廣州,再運往內地;而內地的藥材也通過廣州銷往港、澳和海外,藥材行業分成南北藥行、西土藥行、參茸行、生藥行、藥片行、生草藥行、熟藥丸散行和樽頭店等著名的“藥業八行”。每一行又按經營方式、規模和性質的不同,分為行、店、鋪三類。

中西藥品,南北藥材

南北藥材行以出售南北藥材(長江以南的川、滇、浙、贛和長江以北諸省所產的藥材)為主;西土藥材行主營廣東、廣西的土藥材和湖南、江西一帶所出產的同類藥材,大商號有張泰昌、唐鉅昌、衛兆隆、廣悅來、生和藥材行等;參茸行經營人參、鹿茸和一些貴重藥如珍珠、琥珀、牛黃、犀角等為主,大商號有忠信行、寶安隆、同安泰、同順泰、裕泰祥、利豐行等。這三大藥行,大都集中在仁濟路、仁濟西路、回欄街、潮興街、潮音街、水月宮、晏公街、一德西路一帶。

在仁濟路的西側是打銅街,清代也是一條著名的參葺藥材街,洋人把它稱為“藥街”,因為那時西關經常發生火災,人人談“火”色變,商人們認為“打銅”二字犯了火星,一度改名為太平街。從清代開始,以經營銀號、參茸莊、綢緞莊等業為多。

凡到過西關的外國人,對那裡繁榮的商業,大都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曾在1844年到過廣州的法國人伊凡,一說起打銅街,就喋喋不休,在回憶錄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詳述自己在打銅街的所見所聞。我們要感謝他的文字,讓後人對那個年代的西關有了非常生動、形象的了解。

伊凡把打銅街作為了解廣州零售業的一個窗口,以小見大,一斑窺豹。他寫道:“打銅街被英國人稱為藥街,因為那裡有很多藥材鋪……藥街穿過整個郊區,從東到西,由於它範圍大,成為廣州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了。”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到,當時在廣州西城牆太平門內外,經營參葺藥材的店鋪,已成行成市連成一片。

仁濟路口的博濟醫院,即孫逸仙醫院

熟藥店是以經營配劑為主,設有坐堂醫生,為街坊供藥的商戶。從宋代開始,就有所謂“醫藥合流”的經營方式,即後面是自製膏、丹、丸、散的工場,前面是賣藥的店鋪,還有醫生坐堂,藥廠、藥店、醫院三位一體,望聞問切,君臣佐使,有痛止痛,有腫消腫,藥到春回。

伊凡的觀察,細緻入微,他留意到大部分店鋪裝飾奢華,招牌美觀。沿街的商店,大部分是商、儲、住混合的,前面是店面,後面是倉庫,兩側是店主的臥室。商店門口是商人最用心裝飾的部分,前面立著華麗的招牌,裝飾漂亮,鑲嵌著鍍金的字。中間通常放著它們垂直放置,呈雙開,形成一個面朝大街的角,以便於你無論從哪邊來都可以看見它們。伊凡寫道:“無論招牌是藥材商的還是珠寶商的,賣玻璃的還是賣瓷器的,紡織工的還是裁縫的——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的貨物不同。”他還觀察到,在商店的牆上,通常都會張貼著一些介紹文字,“介紹文字是商業用語,相當於’信譽是生命’,或者非常有創造性的宣傳廣告。”

所謂“少年木匠老郎中”,藥業自然是愈古老愈馨香。當年的“藥業八行”,無不以“古”、“老”為號召,“古法炮製”、“祖傳秘方”之類的招牌,掛滿藥街。商人為了取信於客,有的立下“如有假冒,滅祖滅宗、五世子女為妓為奴”的毒誓;有的在店鋪門口掛起“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楹聯;有的宣稱自己的藥都是“虔誠煉製”,對得住“天地良心”。每逢舉辦荔灣仁威廟會、南海神誕等民間慶祝活動時,藥材鋪便紛紛派店員到廟會,大做宣傳,向民眾推銷藥品。

招牌如林的藥街

透過對“藥街”的觀察,可以體會廣州小商業的經營特色。在這些小商業的經營者中,也不乏外國人。西堤二馬路就有一家日本人開的西藥房岳陽堂。這藥店在清代末年就有了,店主森清太郎久居廣州,精通粵語,最初只是一個人挎著藥囊,走街串巷,上茶樓酒樓推銷仁丹、眼藥水、胃痛散和牙粉等。

亨特曾經描寫過一位身上掛招紙,在廣州街頭兜售藥物的小販。這個小販把寫得像志怪小說一樣的廣告紙背在身上行走,吸引路人注視。廣告紙介紹自己如何遇上世外高人:“道士將仙丹放在我手中,我便辭別而去,自此我關照他囑咐,遠遊四方,救死扶傷。如今來到貴處,遠離家鄉,盤纏用盡,只好將此藥出賣。藥為藥膏,每帖售價六個銅錢。”現在已無法想像,那位森清太郎的日本人,最初是否也這樣兜售他的仁丹?但他後來賺了錢就在西堤開店,接著又在打銅街開設棧房,生產眼藥水,生意愈做愈大,分店甚至開到了廣西梧州。

岳陽堂在廣州名氣很大,因為它賣的西藥最多最齊,內科外科、兒科婦科,樣樣皆備,應有盡有。還搭通了軍隊的關係,為軍隊提供藥品,批發、零售兼營,不僅財源滾滾,而且以採購軍需品的名義,躲過了清末至抗戰全面爆發前一次一次的抵制日貨浪潮。

清代廣州的藥舖

藥行的交易方式,五花八門,有議價、開盤、清盤、靜盤、響盤、上盤、映盤、复盤、收盤等不同的交易程序,外行人如墮五里霧中。佣金是藥行的主要收入之一,南北、西土、藥材行按貸款額加收4%;參茸行、幼藥(專售牛黃、麝香、熊膽等名貴細藥)、生藥、藥片行業按貸款總額加收8%;熟藥店按貸款總額加收10%。有些財力雄厚的行家,除了收佣金外,還會低價吃盤購進客戶存貨,待價而沽,牟取更高的利潤。

以前人們常說“讀書不成三大害——醫、卜、星”,看不起的行醫的人,把中藥舖的人譏為“執藥龜”。但在日常生活中,卻誰也離不開他們,他們存在的價值,並不比任何讀書人為低。據1936年的統計,廣州有366家熟藥店、生草藥店,分佈在城西,仁濟路、仁濟西路也有不少。這些藥舖精心炮製的“南藥”,馳名內地與東南亞。

每年農曆四月廿八是藥王誕,市內大大小小的藥材商,燒香拜祭藥王孫思邈,然後加菜慶賀誕辰。而農曆初一、十五,藥舖都會煲及第粥,老闆、伙計一起吃;初二、十六拜祭土地,老闆也要加菜。

走進仁濟路,陣陣藥材幽香撲鼻而來,地黃、藿香、果皮、巴戟、花粉、首烏、銀花、鉤藤、百合、阿膠、當歸、黨參、川芎、赤小豆、春砂仁、益智仁、檳榔……琳瑯滿目的藥攤,堆積如山的中藥材,光是聞聞也讓人覺得提神醒腦。對廣東人來說,中藥不僅可以治病,而且在日常飲食中也必不可少。煲老火靚湯,一次放十種八種藥材進去,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在廣州人餐桌上,最常見和最有名的湯料,這裡都可以找到。

黃振龍

大名鼎鼎的黃振龍涼茶,最初就是在仁濟路起家的。黃振龍祖籍在廣東三水,從小就拜師學醫,認真學習中醫藥理,研習各種中草藥的藥性。他針對廣東人常受濕、熱、毒的侵害,容易出現上火、消化不良、厭食等症狀,研製出“癍痧涼茶”,用二十餘種草藥,精心配製,具有清熱解毒,祛濕除癍、消暑散熱、化痰止咳、開胃消滯的作用。

黃振龍曾經在三水、肇慶賣涼茶,但由於時局動盪,經營舉步維艱,抗戰勝利後,黃振龍帶著他的癍痧涼茶,在仁濟路原北平酒店開設了他在廣州的第一家涼茶舖。廣州最著名的涼茶還有王老吉、神農茶、常炯堂等等。在大街小巷,常常可以聽到兒童們唱著“神農茶,神農茶,發燒發熱有揸拿”之類的涼茶歌。

上世紀90年代的黃振龍

作為對外開放時間最長的城市,受西醫影響最早,中西方文化經歷了撞擊、對抗、結合之後,廣州仍能成為“南藥”的中心,傳統醫藥學仍然有著強盛的生命力,仁濟路是一個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