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走進荔灣:百年驚豔的歐式建築*

人們常說廣州是中國的南風窗,而荔灣地區則是廣州的南風窗。明代以降,尤其清代以後,這裡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鎮,不少西方建築師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傳世之作。即使走出了沙面,這些經典的歐洲風格建築,依然處處可見。

粵海關大樓

坐落在沿江西路29號的一幢雄偉的西式建築,現為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早在清咸豐十年(1860),粵海關稅務司就在這裡正式建立公署。直到2006年以前,它一直是廣州海關的所在地。

1914年,由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設計的海關大樓,奠基興建,歷時兩年完工。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如此完美勻稱、莊嚴肅穆,每一個細部,又是那麼精緻,讓人總有一種歷久常新的感動。

大樓坐北向南,四層高,連鐘樓總高31.85米,建築面積4421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南立面用花崗石砌築,西北立面砌紅磚牆,以大塊麻石作基礎。首層為基座形式,用雲南大理條石砌築,使上層的圓柱和欄杆形成對比。正面外牆以花崗岩圓柱與條石鑲砌,正面和東側柱廊全部雙柱,仿愛奧尼柱通貫二三層,四層為羅馬塔司幹柱式。穹頂和副樓帶有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每個房間都十分寬敞,光線柔和,並砌有在南方不太實用的壁爐。高大的黑色柚木門窗,頂部略呈平緩拱形,在當年的殖民地建築中,十分常見。走廊鋪設著精美的花階磚,青色彩瓷磚牆裙。在部分的天花、角線、門楣、窗簷、柱頂上,依稀可見當年的精美雕刻。

最為吸引人的是大樓頂端那座由八組塔司幹雙柱支撐起的13米高的穹窿頂鐘樓,上有大型四面時鐘,內置五個大小不一的吊鐘,每隔15分鐘報時一次“隨想曲”,樂韻雄渾悠揚。老廣州人都習慣叫它“大鐘樓”。 “文革”時期,音樂報時停止了,播樂裝置被拆除。 1988年才經上海中國鐘廠技術人員修復,並加以改進,廣州人又再聽見熟悉的“隨想曲”音樂了。

目前在博物館裡,陳列著來自全國的7000多件藏品,不乏珍貴文物,如我國現存最早的通關憑證——戰國中期的“鄂君啟節”、完整記載古代關津製度的文書憑證——張家山漢簡“津關令”、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李鴻章在光緒十四年(1888)親書“津海新關”的木牌匾、“九龍新關大鏟廠界”石碑、有毛澤東簽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海關總署署長孔原任命書等。 1993年8月,海關大樓被廣州市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郵務管理大樓

與海關博物館相鄰的原廣東郵務管理大樓,也是一幢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從光緒二十三年(1897)開始,這裡已是大清郵政局所在地,後來被火燒毀。進入民國以後,廣東國稅廳籌備處在1913年把該址撥給粵海關擴建郵政新局,由英國建築師丹備(Willian Danby)設計,1916年落成開業。

該樓坐北向南,面積1740平方米,南主樓三層,北副樓二層,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南立面以愛奧尼巨柱通貫二三層,柱頭飾有渦卷,造型相當優美。平天台外圍砌女牆,四角立方身尖頂裝飾柱。樓內房間寬敞,設有壁爐。門窗地板均用柚木。走廊通道鋪花階磚,樓梯扶手飾以鐵鑄漏花。步入首層大門,拾級而上,便是營業大廳。大廳後面是包裹庫,二三樓是辦公室。

1938年廣州淪陷前夜,國民黨匆匆炸軍火,燒倉庫,大火從黃沙向東一直燒到太平路、長堤一帶,郵務管理大樓受到涉及,受損嚴重。 1939年進行了翻修,除恢復原貌外,還在副樓之頂加建一層,與主樓高度齊平。

德國信義會教堂

在芳村聯合圍碼頭旁邊,有一座德國信義會教堂(又叫信義會芳村堂),數數日子,落成至今,也有130多個春秋了,這是廣州唯一的德國教堂。信義會是路德宗的傳教組織,信奉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產物。

同治六年(1867),德國信義宗教士來華傳道,當時譯作巴陵會,最初在廣州油欄門設立禮拜堂,又開辦信義神學院,選擇青年俊秀培養成巴陵會教士。後來因為場地狹窄,不利活動,由傳教士韓士伯、何必力在下芳村購置土地,建立新堂,也就是這座德國教堂。光緒八年(1882)教堂建成,廣州中華信義總會也設在這裡。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640

教堂由六幢建築組成,長約32米,寬約16米,簷口高約7米,屋頂高約10米,紅磚外牆,中間原來是一座禮拜堂和哥特式鐘樓,立於花田陌上,煙水之湄,鐘聲一響,水陸回應,儼然有“鐘鳴澤國魚龍起,潮侵荒沙殿宇懸”之勢。 “文革”時,鐘樓的尖頂被毀,只剩下外牆一些殘存的尖拱券,依然向人透露著昔日的華麗風采。

主體樓東南面是原來的傳教士辦公樓,北面是兩幢傳教士的宿舍。再往北幾十米,又有兩幢整齊排列的建築,是信義會的神學院。光緒二十八年底(1903年初),興中會創始人之一的謝纘泰和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從侄洪全福,密謀在廣州暴動,成立“大明順天國”,芳村德國教堂是他們的秘密據點之一,貯藏軍械、軍服、武器、旗幟、糧食等物。但就在預定發難的除夕之夜,由於有人告密,教堂據點被官府查抄,暴動失敗。

1923年,一批基督教信眾捐款,在芳村平民大街建堂,定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平民堂,芳村地區一度有五間基督教堂——平民堂、信義會堂、水上福音船、東滘堂、白鶴洞堂。 1960年,信義會芳村堂和中華基督教會白鶴洞堂人員,併入平民堂,實行聯合禮拜。信義會堂出租給土產公司作倉庫,後來成了工廠的廠房。 1991年,因失火燒毀了部分建築,教堂遂被廢棄。

2004年,因為修建洲頭咀隧道,信義會芳村堂恰好位於隧道的芳村一頭,因此是否要拆除,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2005年,信義會芳村堂被廣州市登記為保護文物單位,這一身份的及時確認,似乎為它的命運帶來了新的轉機。政府最終拍板,把教堂整體打包,向東南方斜向平移26.3米,等到隧道工程完成後,再移回原地。此類古建築斜向平移,在國內尚屬首例。

2014年,洲頭咀過江隧道竣工。 11月,教堂也開始回遷了。這項風險極高、極其複雜的工程,使用了九台共450噸推力的千斤頂,以每次挪動15厘米的蝸速,把舊教堂緩慢平移至百年前的原址。三天以後,離開故土六年的教堂,終於安然回家了。

惠愛醫癲院

位於明心路的廣州市精神病醫院,前身叫惠愛醫癲院,由美國俄亥俄州的長老會傳教士嘉約翰(John Glasgow Kerr)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創辦的,專門收治精神病人,是中國最早的精神病院之一。嘉約翰很早就到中國來傳教和行醫。清咸豐九年(1859)在廣州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教會醫院——博濟醫院。

儘管當時中國人對西醫並無多少認識,民間非常排斥,但嘉約翰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不懈,一生中為70多萬名中國患者治過病,做過近5萬次手術,培養了150名西醫。為了紀念這位中國人民的好朋友,2014年11月,廣州市基督教兩會與廣州市腦科醫院為嘉約翰及其家人遺骸,舉行了遷墓落土禮,讓他們可以永久安息在大窩嶺基督徒墓園。

目前醫癲院的老建築,僅餘一幢辦公樓,坐西朝東,屬磚木混合結構的券廊建築,面寬21.3米,深15米,上下兩層都有拱券柱廊,設寶瓶欄杆。可惜1990年代重修時,在外牆貼上了紅色瓷磚,把它原來的紅磚牆覆蓋了。

明心書院

在惠愛醫癲院旁邊,是原明心書院舊址。光緒十五年(1889),博濟醫院的美籍華人醫師馮西,在醫院內收養了四名盲幼女,把她們送入醫院附設的女塾讀書。但幾年後收留的盲女人愈來愈多,於是在仁濟街租賃房舍設立瞽目女塾,教授盲女們盲文、音樂、打毛衣、編竹簍、竹筐等。後來女塾失火,燒毀了校舍,1912年,馮西在芳村購地建築永久校舍,將女塾改名為明心書院,兼收男盲童,於是廣州便有了第一所盲人學校。

抗日戰爭期間,書院改由教會主辦,勝利後增設初中班,直到1949年停辦。 1950年代,院址由廣州市民政部門接管,開辦殘疾人和盲人收容中心,現為桃李小學校舍。當年的一幢三層磚混結構的樓房還在,五開間佈局,紅磚外牆,首層有拱券廊,二三層為柱廊,設寶瓶欄杆,樓頂有女兒牆。整座建築的裝飾十分簡潔,這正符合它作為教會慈善學校的身份。 2002年,書院舊址被廣州市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