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蒲蟄龍*

蒲蟄龍(1912年6月-1997年12月),原籍廣西欽州,童年跟隨父母漂泊四方,13歲時定居廣州,曾在執信中學、中山大學學習,1946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留學,1949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參加建設。蒲蟄龍曾任中國科學院中南昆蟲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第二、三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等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是中國害蟲生物防治科學創始人之一。蒲蟄龍率先推廣和應用“以蟲治虫,以菌治虫”,他創建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基地,勇於探索生物學科前沿的開拓者,重視教育發展,將一生奉獻給了害蟲防治研究事業,曾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最高榮譽獎“優秀成就獎”(首位中國籍學者),1992年榮獲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廣東省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國際同行親切地稱他為“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 1912年,蒲蟄龍出生於雲南,因父親頻繁調動工作,童年時沒有固定的小學入讀,飽學經史子集兼精通醫術的父親,成了蒲蟄龍最好的啟蒙老師。 當時,我國農業生產技術落後,自小生活在貧窮農村的蒲蟄龍便立誌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改變農業落後現狀。 1931年,蒲蟄龍考入國立中山大學農學系,他將昆蟲學科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1935年,他發表畢業論文《松毛蟲形態、解剖、組織及生活史的研究》,被稱為“廣東乃至全國首篇較全面論述和防治松毛蟲的理論依據的重要文獻。”為此,大學畢業時,蒲蟄龍獲得了中山大學農學院頒發的“畢業論文獎”和“優秀成績獎”,這在當年的農學院是絕無僅有的。 …

華人故事——“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蒲蟄龍* Read More

華人故事——“華南第一刀”鄺公道*

鄺公道,1916年出生於廣州,1933年留學德國,1940年獲得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1945年回國從醫,1956年加入國際外科學會,為當時華南地區唯一會員。 1953年曾參加抗美援朝手術隊,任中南醫療隊隊長,1978年任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並參與籌建廣州華僑醫院。歷任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外科主任,國際外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理事。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鄺公道長期從事外科、骨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一生創新不斷,被譽為“華南第一刀”。 鄺公道,原籍廣東開平,1916年4月誕生於一個醫學世家。父親是廣州名醫鄺磐石,在廣州開設了一間婦孺皆知的西醫院——鄺磐石醫院(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山院區)。鄺公道排行老五,年幼時酷愛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他曾懇求過父親讓他學音樂,但父親認為鄺家的孩子只能學醫,他只好和他的其他兄妹一樣,走上懸壺濟世的道路。但那雙原本在琴鍵上跳舞的手,拿起手術刀照樣奏出了令人心折的人生和弦。 1933年,17歲的鄺公道考取了德國柏林大學醫學院,1940年獲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通過考試,取得德國醫師執照,成為極少數能夠在德國行醫的中國人。在任助教時,鄺公道便對創傷骨科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了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1943年,鄺公道轉至德國東北鋼鐵聯合企業創傷醫院任教,兩年後,他被提升為主治醫師及柏林市工業外傷監督醫師。他天賦般的外科才能和出色的工作表現,令素以嚴謹嚴格著稱的德國同行讚歎不已。 二戰結束後,鄺公道輾轉埃及、南非、印度……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回到闊別13年的廣州,被國立中山大學聘為外科主治醫師兼代主任。廣州解放後,鄺公道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新中國建設。 …

華人故事——“華南第一刀”鄺公道* Read More

華人故事——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

容國團(1937-1968),出生於香港海員家庭,祖籍廣東珠海,父親容勉之是日本歸僑,曾參加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因希望國家強大、民族團結,而給自己的獨生子取名“國團”。 1957年容國團回到內地,在廣州體育學院學習。 1959年,奪得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世界冠軍。之後,容國團帶領中國乒乓球團體比賽再創輝煌,後出任國乒女隊教練。容國團是中國乒乓球壇的開路人,給中國乒乓球帶來了生命力,種下了中國乒乓球長盛不衰的基因,是中國體育界的一面不朽的旗幟。 容國團,祖籍廣東珠海,1937年8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一個貧苦的海員家庭。父親容勉之是日本歸僑,15歲就開始做工,後來到香港一家輪船公司當海員,曾參加過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這位香港愛國同胞總希望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和團結的民族作為自己的堅強後盾,因而給自己的獨生子取名“國團”。 1941年冬,日寇侵占了香港,容勉之一家回到家鄉廣東珠海南屏鎮。 …

華人故事——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 Read More

華人故事——文學鬥士 進步文藝書刊編輯杜埃*

杜埃(1914-1993),廣東大埔人,原名曹傳美。 1933年考入中山大學,參與進步文藝書刊編輯,撥旺革命文學火種。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曾在香港、菲律賓長期從事宣傳、統戰工作,曾任中共香港工委代理宣傳部長兼任港九文化支部書記,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隊“抗日反姦同盟”宣傳部長,期間積極積累文學素材,著有《在呂宋平原》等。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廣州華南文藝業餘大學校長,廣東省文聯黨組副書記,致力於黨的宣傳事業和文學創作,著有《初生期》、《人民文藝說》、《論生活與創作》、《鄉情曲》等。 1914年,杜埃出生廣東大埔,原名曹傳美。童年在村內養正小學讀書,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大埔中學,由於家境貧寒,三個月後輟學回鄉任小學教師。在進步教師引導下,他在學校附近的小閣樓上,讀到了《列寧主義》、《共產主義ABC》等進步文藝書刊。在進步書籍的鼓舞下,他勇敢地走上了曲折的人生旅途。 1930年,他從家鄉來到廣州,幾經輾轉,住進一間學生住宿的旅舍,當過抄寫員、做過圖書管理員,還進過英文夜校、世界語夜校學習。在此期間,他開始給報刊投稿,與饒彰風等幾位進步青年一起參加秘密讀書會,創辦《晨曦》、《天王星》等進步文藝刊物,並參與秘密刊物《火花》的編輯、寫稿,印刷、發行等,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不斷撥旺革命文學的星星之火。 …

華人故事——文學鬥士 進步文藝書刊編輯杜埃* Read More

華人故事——理論解放的先驅:卓炯*

卓炯(1908-1987),湖南慈利人,我國著名經濟學家。 193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期間,發揮所長,從事宣傳工作。 1941―1946年在中山大學任教,1946—1948年為躲避國民黨的追捕,僑居泰國。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處處長、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畢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別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的研究,其理論觀點和理論體系具有獨創性,為學界以及改革開放實踐留下了寶貴的理論遺產,被譽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先驅”。 卓炯,1908年出生生於湖南省慈利縣,1931年考入中山大學教育系,後轉入社會系,攻讀政治經濟學,受業於王亞南、何思敬等進步教授,為後來的學術生涯打下基礎。 1935年,卓炯獲社會學學士,同年秋入廣東學海書院,繼續攻讀研究生,研究明史。 …

華人故事——理論解放的先驅:卓炯* Read More

華人故事——“國家國家,祖國是國,澳門是家”:馬萬祺*

馬萬祺(1919年10月-2014年5月),出生於廣東南海,一生堅守“愛國愛澳”精神,在發展個人事業的同時,心系天下、以國為家,無論身處何種環境和條件,都能滿腔赤忱、毫無保留地為國盡責、為民造福,曾團結帶領大批港澳工商界人士共同參與改革開放,以80歲高齡熱情參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籌建、澳門基本法起草的全過程,是著名的愛國人士、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澳門工商界的翹楚、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曾任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1919年,馬萬祺出生於廣東南海,父親雖然經商,卻愛讀書、交遊廣、喜助人,在商界口碑很好。 15歲那年,父親突然去世,馬萬祺棄學從商,支撐起了家庭重擔。 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鐵騎踏進廣州。馬萬祺苦心經營的信興、昇昌、永和興等糧食、土產批發商行均被日軍炸毀燒光。望著城市的一片狼藉,19歲的馬萬祺橫下一條心:去香港。然而好景不長,香港也淪陷了,馬萬祺剛剛有些起色的生意再次付諸東流。所幸他因商務滯留澳門,才免遭戰禍。此後,他紮根澳門再次創業、壯大實業,並為祖國的發展建設不遺餘力地作貢獻,以拳拳之心、赤誠之情緊緊追隨祖國,將個人事業融入到祖國的經濟發展中。 …

華人故事——“國家國家,祖國是國,澳門是家”:馬萬祺* Read More

華人故事——初心不改 愛國愛鄉:方君壯*

方君壯(1904-1981),廣東普寧人。早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 1927年赴南洋,曾任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民報》主筆、馬來亞檳城《現代日報》總編輯,積極在海外宣傳抗日,領導愛國華僑支援抗戰。 1946年發起成立民盟馬來亞支部及檳城分支部,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率先在檳城升起五星紅旗。 1951年,方君壯回到祖國,滿腔熱情地投身於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服務僑胞的工作,歷任國家僑委委員,廣州市僑聯第三、四屆副主席、第五、六屆主席,是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Image方君壯,原名次雄,又名存英,1904年出生,廣東普寧縣人。 …

華人故事——初心不改 愛國愛鄉:方君壯* Read More

華人故事——父與子的“弦上之詩”:何安東、何東*

何安東(1900-1994),出生於廣東江門,自幼刻苦學習音樂,曾在嶺南大學、培正中學任職。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與陳黃光共同創作我國第一首抗日歌曲《奮起救國》,以滿腔愛國熱情與冼星海、馬思聰等積極從事愛國音樂運動,傾其畢生精力從事音樂創作和音樂教學,更用心培育自己的兒子何東學習音樂。何東幼年時便被讚為“嶺南音樂神童”,曾在廣州音專附中學習,隨隊到海南宣傳,1980年創作了大型小提琴協奏曲《鹿回頭傳奇》,在中國交響音樂創作領域脫穎而出,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創作的“零的突破”。 1985年,何東赴美深造,致力於小提琴教育事業,成為加州首府沙加緬度交響樂團首位華人全職演奏家,獲得美國加州“傑出音樂成就獎”。從父親何安東的《奮起救國》到兒子何東的《鹿回頭傳奇》,雖身處祖國不同時期,但兩代僑界音樂家的傳承與發揚,以赤子之心鳴奏一首首相同主題的愛國報國的“弦上之詩”。 何安東,1907年出生於廣東江門,自幼刻苦學習音樂,19歲時,曾隨菲律賓籍小提琴家Gonzalez學習過一年時間小提琴,23歲時又隨立陶宛人Ore學習過鋼琴及和聲理論,雖然他的音樂技能、技巧基本上是在自修狀態下完成的,但卻達到相當高深的地步。 青年時代,與冼星海、馬思聰、陳洪等過從甚密,共同攜手從事愛國音樂活動。 …

華人故事——父與子的“弦上之詩”:何安東、何東* Read More

華人故事——此生無悔是書生 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梁方仲*

梁方仲(1908-1970),廣東番禺人,中國經濟史學家、明清史學家。曾在清華學習7年,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發起組織“史學研究會”,創辦和推廣我國第一份有關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專業刊物《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隨後,赴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地留學任職。 1949年回到家鄉廣州定居,在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執教,畢生致力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的研究,特別是對於明代財政史,更是鞭辟入裡,多所創見,成績斐然,被國內外史學界譽為研究“明代賦役制度的世界權威”,是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的奠基者之一。 Image1908年,梁方仲出生時,其父梁廣照——清代廣東十三行行商後代,事業頗順,官運向好,於是為其子取名嘉官,號方仲,希冀其子日後加官晉爵,光宗耀祖。但梁方仲少年時代就顯示出獨立自由的性格,拒用此名,一直到病逝僅以方仲行世。 自幼受家學熏陶的梁方仲,國學根基深厚,一生喜愛詩詞,經常背誦,不時作詩。 11歲時,他就寫下“壯志何時遂,昂頭問太清”等詩句,被人笑稱少年老成。面對家庭只讀四書五經和古文、不許進洋學堂的陋規,他和弟弟向祖父和父母表示堅決要回北京讀新式學堂。好在幾經懇求抗爭,終獲批准。 …

華人故事——此生無悔是書生 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梁方仲* Read More

華人故事——揚帆逐夢百年征程 造艦專家伍景英*

伍景英(1890-1993),廣東順德人,1905年考入黃埔水師魚雷學堂,曾赴英、美學習製造艦船技術。 1920年學成歸國,設計了廣東艦隊的“堅如”、“執信”、“仲元”、“仲愷”四艘巡艦。抗日戰爭期間,參與設計虎門水域布水雷的工作,阻止日軍在虎門的登陸計劃。新中國成立後,他毅然留在國內,專心開展艦艇研究、培育海事人才,曾擔任海軍南海艦隊修造部總工程師、高級技術顧問,為人民海軍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伍景英,出生於1890年,廣東順德古朗村人,幼年時居鄉。 1905年到廣州投考黃埔水師魚雷學堂,1909年畢業。當時,清廷海軍部在英國訂造“肇和”、“應瑞”兩艘練習艦,在煙台、南京、馬尾、黃埔四海校各挑三名學生赴英留學,伍景英就是被選上的其中之一。 1912年秋,伍景英考入德林大學造船科學習。 …

華人故事——揚帆逐夢百年征程 造艦專家伍景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