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華南第一刀”鄺公道*

鄺公道,1916年出生於廣州,1933年留學德國,1940年獲得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1945年回國從醫,1956年加入國際外科學會,為當時華南地區唯一會員。 1953年曾參加抗美援朝手術隊,任中南醫療隊隊長,1978年任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並參與籌建廣州華僑醫院。歷任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外科主任,國際外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理事。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鄺公道長期從事外科、骨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一生創新不斷,被譽為“華南第一刀”。

鄺公道,原籍廣東開平,1916年4月誕生於一個醫學世家。父親是廣州名醫鄺磐石,在廣州開設了一間婦孺皆知的西醫院——鄺磐石醫院(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山院區)。鄺公道排行老五,年幼時酷愛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他曾懇求過父親讓他學音樂,但父親認為鄺家的孩子只能學醫,他只好和他的其他兄妹一樣,走上懸壺濟世的道路。但那雙原本在琴鍵上跳舞的手,拿起手術刀照樣奏出了令人心折的人生和弦。

鄺磐石醫院舊照。

1933年,17歲的鄺公道考取了德國柏林大學醫學院,1940年獲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通過考試,取得德國醫師執照,成為極少數能夠在德國行醫的中國人。在任助教時,鄺公道便對創傷骨科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了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1943年,鄺公道轉至德國東北鋼鐵聯合企業創傷醫院任教,兩年後,他被提升為主治醫師及柏林市工業外傷監督醫師。他天賦般的外科才能和出色的工作表現,令素以嚴謹嚴格著稱的德國同行讚歎不已。

二戰結束後,鄺公道輾轉埃及、南非、印度……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回到闊別13年的廣州,被國立中山大學聘為外科主治醫師兼代主任。廣州解放後,鄺公道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新中國建設。 1953年,他擔任中南醫療隊隊長,與剛剛成立的華南醫學院外科同袍一道奔赴抗美援朝最前線,以高超的手術挽救了無數志願軍戰士的生命。

1955年,由於向蘇聯學習,廣州醫學院廢科建組,成立外科教研室,鄺公道擔任第一任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間,鄺公道培養了大批外科骨干人才,充實了外科學技術隊伍,為今天中山醫學院大外科的發揚光大打下了堅實基礎,並在六十年代初,與黃承達、黎秉衡一道實行我國首例“斷足再植”手術,讓病人重新恢復行走。 1956年,鄺公道被國家高教部評為二級教授,同年,由國家推薦加入國際外科學會,成為當時我國華南地區唯一會員。

治病之外,鄺公道積極鑽研醫術,開創了多項新手術和新技術。在外科,尤其骨科領域,鄺公道享有多項“第一人”之稱。他曾主持中山醫學院創傷研究室的研究,與病理教研組、放射學教研組合作,創建對骨腫瘤三結合的診療方式與製度,沿用至今;1962年,他研製出同源無機骨和人造骨應用於臨床,開創世界先河;1964年,他進行全國首例斷腿再植手術獲得成功,被稱為國內“斷腿再植第一人”。

1978年,鄺公道轉到暨南大學任外科主任,籌建醫學院與醫院外科,成為暨南大學華僑醫院的創始人。醫院建成前那段時間,鄺公道帶著醫學生去市外醫院臨床教學。多次下鄉帶教中,鄺公道發現小兒麻痺後遺症是當時農村的主要骨科疾病。這些殘疾病人由於得不到正確治療,給患者與家庭帶來痛苦,給社會帶來壓力。在設備簡陋、人員配備不足的條件下,鄺公道開始在農村鄉鎮醫院開展小兒麻痺後遺症手術治療。他帶領的小組與廣州市及省內外城鎮、農村等20多個單位掛鉤設點,巡迴醫療。僅1982年2月至10月,他就在廣西、湖南、海南、廣東等地完成手術705人次,門診治療3711人次。

華僑醫院

1987年,退休的鄺公道仍記掛著農村小兒麻痺後遺症患者,繼續到基層醫院開展治療和研究。他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籌款數十萬元,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門服務小兒麻痺後遺症病人的外科醫院——— 開發區鄺公道矯形中心。   

半生救人無數,疾病找上門來,依舊不留情面。進入古稀之年,因前列腺癌轉移,鄺公道的下肢一度癱瘓,而住進醫院。當時,醫生們都認為他沒有希望再站起來了。但是,奇蹟再次出現。鄺公道以頑強的意志自己編寫康復計劃,並拄著拐杖練習站立、行走。幾個月以後,他竟然重新站了起來。年齡越來越大,但鄺公道這把“刀”始終閒不住。 1999年,他在廣州郵電醫院設立“鄺公道骨科中心”,專門治療小兒麻痺後遺症者。每週一和周五上午出診,都有許多病人不遠千里前來。

直到2001年,也是他病逝的前兩年,85歲高齡的鄺公道依然親自操刀,為一名兩歲女童做先天性假肢矯正手術。手術進行了整整5個小時。現在女童像同齡人一樣活潑好動。更難得的是,考慮到不少病人家庭非常困難,鄺老體諒病人的苦處,想方設法一次手術就治好,以減少費用。

有人問他:“鄺老,85歲應是享清福的時候,您為什麼還要勞神勞力去做醫生,上手術台?”鄺公道總是笑瞇瞇地說:“救治病人是我的責任。而且我也嚐過癱瘓的滋味,現在我的身體還行,所以也希望我的病人能像我那樣,得到好的治療,過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