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台山籍“飛虎隊”老戰士陳錦棠逝世 享年98歲

5月23日上午,前美國“飛虎隊”老戰士、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元老陳錦棠在紐約逝世,享年98歲。美國《僑報》刊文稱,陳錦棠一生熱愛祖(籍)國,熱愛家鄉,為中美兩國人民友誼築橋搭路,深受各界人士敬重和推崇。 陳錦棠1923年7月出生於廣東台山中禮村。十幾歲時,父親去世,生活窘迫的陳錦棠從香港乘船經日本到加拿大。不久後他來到美國波士頓伯父家中。學習半年英文後,陳錦棠轉到紐約定居,同鄉兄弟介紹他到一家洗衣館工作。 “國破家何在?有國才有家!” 陳錦棠2019年回憶稱,當年抗戰已爆發,日寇的爪牙伸向祖國的大好河山,原本通過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進入國防部車床工作的他響應徵兵號召。 彼時,全美有不少華裔響應徵兵號召,逾千人被錄取,陳錦棠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接受體能、槍械訓練之外,還學習了電報接收及破譯專訓。 …

華人故事——台山籍“飛虎隊”老戰士陳錦棠逝世 享年98歲 Read More

華人故事——“光明使者”陳耀真*

陳耀真(1899-1986),祖籍廣東台山,出身於華僑家庭,是我國現代眼科學奠基人之一,著名醫學教育家, 中山大學眼科醫院的首任院長。 1921年赴美求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美開展眼科研究,1934年回國執教,培養眼科人才,建立教育、醫療、科研與防盲的綜合眼科中心,發展中國現代眼科學。陳耀真教授致力於中國眼科史的研究,一生為防盲而奮鬥,被譽為“光明使者”。 陳耀真,祖籍廣東台山,1899年出生在福州。陳耀真的爺爺早年被”賣豬仔”到美國謀生,父親陳聯祥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專業,先後在南京的幾所大學擔任教授。他自小受父親熏陶,學習刻苦,成績優異。但17歲那年父親病故,陳耀真被迫中途輟學,到父親早年在香港開設的一家眼鏡店打工。他一邊工作一邊自學,用6年時間完成了中學階段的全部課程。 1921年,22歲的陳耀真在族人的資助下,漂洋過海,考進了美國波士頓大學。 …

華人故事——“光明使者”陳耀真* Read More

華人故事——新中國華僑投資先驅黃潔*

黃潔(1911-1966),祖籍廣東。早年僑居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任印尼巨港中華總商會副主席、印尼巨港信記有限公司總經理,積極團結海外僑胞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他認為“在新中國做個民族企業家,總比在異邦當個’南洋伯’為佳!”1951年攜資回國參加經濟建設,曾任廣州市僑聯副主席、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委等職,1961年任廣東省副省長,分管僑務工作,關心僑胞生活,主持修建華僑新村、發展華僑投資企業,為廣東廣州經濟發展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新中國華僑投資的先驅。 黃潔,又名黃潔正,原名賜麒(又名賜祺),1911年出生,9歲時跟隨父親到新加坡生活。 1926年,他被送回家鄉養病。 1928年,父親回到家鄉接他返新加坡,在金飾加工店當學徒,接觸經商之道。 1931年曾回國與廣東僑眷司徒紅清喜結連理,後再度遠赴新加坡,在印度尼西亞巨港開設金鋪、公司。 …

華人故事——新中國華僑投資先驅黃潔* Read More

華人故事——“杏林巾幗”梁毅文*

梁毅文(1903-1991),廣東番禺人,1924年畢業於廣州夏葛醫學院。 1929年遠赴美國、奧地利鑽研醫學,1931年底回到廣州投身醫界。 1949年她再渡重洋赴美深造,海外學成後,正值新中國成立之時,她拒絕國外高薪,毅然決然回國,先後在華南醫學院,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現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任職,曾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梁毅文享有“南梁北林”的盛譽,為嶺南婦產科學奠定堅實基礎,從醫60多年,醫術高明、博學多才,一生未婚,心​​系患者,以拯救婦孺為己任,廣州人民稱道“一生愛國愛民造福婦嬰奉獻終身,一心惟儉惟善懿德風范長留後輩”。 梁毅文,1903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番禺。 14歲的時候,梁毅文陪母親去醫院看病,目睹了很多婦女無錢治病,境況淒涼,讓她幼小的心靈深受震撼。在那一刻,青年梁毅文在心中就立志做一名醫生,下決心要為廣大貧苦人民治病,把自己的職業選擇與報效祖國聯繫在一起。 …

華人故事——“杏林巾幗”梁毅文* Read More

華人故事——愛國者“曾SIR”曾昭科*

曾昭科(1923~2014),出生於廣東廣州市,年少赴香港生活,曾在日本留學。 1947年畢業回港後,在香港警務處任職,是當時警隊中級別最高的華人警官。 1961年返回內地、定居廣州,1962年作為特邀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曾昭科積極投身教育界,先後暨南大學、廣州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前身)任職,曾任第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作為一名愛國者,曾昭科從一個香港警界高官、一位“紅色傳奇人物”轉變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堅持為祖國事業奮鬥到生命的終點。 1925年,曾昭科出生於廣州,父親曾希穎曾在莫斯科大學唸書,回國後專攻文學,為廣州“南園新五子”之一,能詩善畫,來港定居後,在聖類斯中學及拔萃女書院任教。 在廣州念完小學後,曾昭科在父親的安排下赴香港生活,入讀九龍華仁書院。畢業時正值香港淪陷,曾昭科赴日留學。先在早稻田大學就讀,後來轉到京都帝國大學攻讀經濟。在日本留學時期,曾昭科開始深入接觸左翼思想,熟讀《資本論》。 …

華人故事——愛國者“曾SIR”曾昭科* Read More

華人故事——與“光”共舞 攜“愛”前行的高兆蘭*

高兆蘭(1914-1999),祖籍雲南昆明,1936年獲嶺南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在校期間結識馮秉銓,以“摩爾斯密碼”為媒確立了真摯的感情。 1940年,兩人同獲獎學金赴美留學,1944年高兆蘭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5月受聘於美國銳提安公司研究部擔任研究員。 1946年高兆蘭與馮秉銓學成歸國,積極投身科學與教育事業,高兆蘭專於光譜字、光學,曾任嶺南大學教授、中山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激光光學與光譜學研究室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廣東省科協副主席等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1914年春天,高兆蘭出生於昆明一個大戶人家。高兆蘭從小就很有“個性”:對生活細節並不十分在意。一般的小女生,總會喜歡時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她從小就不在乎穿什麼衣服,大多是撿她姐姐剩下的穿。有一次過新年,大人們拿出首飾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走訪親戚,哪知到了地方之後,她卻嫌礙事,把首飾拿下,用布包起來放在人家門檻下面,然後和朋友玩。要離開回家的時候,大人問她首飾呢?她卻說:“放心,我已經藏好了,不會丟的。”聽起來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慾望不多,就更容易精進。高兆蘭生活上的要求不多,學業卻顯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小時候的私塾還是後來的學校,直至嶺南大學,從來都是名列前茅。當年的嶺南大學是教會學校,高兆蘭進入學校時因為語言不通,被分進了預科。最終由於各科成績優異直接跳過預科進讀大二。民國時期學理科的女子算是鳳毛麟角了。那時選讀物理的人因為讀不下去知難而退轉去讀化學讀中文的大有人在。而高兆蘭不僅堅持讀下來,還拿了三把“金鑰匙”(即當年學科成績最優者)。 …

華人故事——與“光”共舞 攜“愛”前行的高兆蘭* Read More

華人故事—— 嶺南“築”夢家陳伯齊*

陳伯齊(1903-1973),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是中國亞熱帶建築研究和創作的開創者,嶺南建築學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陳伯齊出生於廣東台山一個僑工家庭,1930年起先後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學習建築專業。 1940年回國,在重慶大學創建建築係並任首屆系主任,之後在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等校任教授、系主任。陳伯齊不僅在教育領域為莘莘學子“築夢”,更在中國建設中築就一個個城市“夢想”,一生主持、參加和指導設計的工程包括廣州文化公園、廣州女子師範學校、華僑新村等100餘項。 1903年7月,陳伯齊出生於廣東台山的一個僑工家庭。 1930年,23歲的陳伯齊考取了廣東省公費留學,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學習建築專業。當時,日本的建築教育極為註重建築材料與技術的運用,東京更是戰前日本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的重要實踐地。在這種環境的浸淫下,陳伯齊完成了自己的建築思想啟蒙之旅。 赴日求學後,陳伯齊因參加地下革命運動遭受波及,被迫中斷求學之旅,離開了日本。這次意外將陳伯齊引上了另一條求學之路。當時,德國現代主義運動正蓬勃興盛,本著對先進學術思想的追求,1934年,陳伯齊轉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建築系學習。德國建築教育體系重視技術,注重建築的功能和實用性的建築思想在陳伯齊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

華人故事—— 嶺南“築”夢家陳伯齊* Read More

華人故事——農學“燈塔” 歸僑“學霸”趙善歡*

趙善歡(1914—1999),廣東高要人,中共黨員。他15歲考入中山大學農學院,4年讀完本碩博。 1935-1939年赴美留學,在康奈爾大學第一年便取得碩士學位,兩年取得博士學位。 1939年學成後,歸國投身“科學救國”“教育救國”,先後在北京大學、台灣大學、中山大學任教,26歲當教授,1952年任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副院長,被譽為華農史上“最牛學霸”。趙善歡從事昆蟲研究六十餘載,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一生追求科學、淡泊名利的精神,如一座燈塔照射在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身上,也照亮了我國昆蟲毒理學、農業昆蟲學和植物化學保護領域的前途。1914年,趙善歡出生於廣東高要,從小喜歡觀察自然界的他,很早就萌發了研究昆蟲的志向。 1929年,年僅15歲的他進入了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專門部學習。他勤奮好學,課餘時間不是上圖書館,就是在野外捉蟲製作昆蟲標本,很快就博得眾多知名教授的青睞。 1933年,趙善歡畢業留校任助教。 …

華人故事——農學“燈塔” 歸僑“學霸”趙善歡* Read More

華人故事—— 願得英才三千數 春蠶絲盡方長眠的馮秉銓*

馮秉銓(1910-1980),祖籍河北,著名電子學家、教育家,是新中國無線電電子學科的奠基者之一。曾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燕京大學攻讀學士、碩士,畢業後在廣州嶺南大學任教。 1940-194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被視為哈佛的學術新星的他,在抗戰勝利後,踐行“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國家”的誓言,毅然選擇回國。 1952年受命為華南工學院首任教務長,創建電訊工程系,堅持執教50年,始終葆有為國育才的使命感與緊迫感。同時,不忘“科學救國”,主持研製的華南第一台模擬電子計算機,提出強力振盪器相角補償法等理論,先後在發展電子振盪理論和無線電廣播發射技術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馮秉銓曾說:“我願意為青年的錦繡前程而操勞,我不能離開青年,如果讓我離開青年,我會感到生命失去了意義。”作為一名歸僑學人,馮秉銓不僅旨在還原一個血肉飽滿的電子學家,更重要的是,呈現了一個甘於奉獻的教育學家。 1910年,馮秉銓出生於河北省新安縣一個書香世家,自小熟讀四書五經,十一二歲便在文史方面嶄露才華。 1923年,在那個深信“明理”遠比“格物”重要的年代,因為父親的堅持,13歲的馮秉銓穿著一身布褲褂走出白洋淀,走進北平私立匯文中學的課堂。 …

華人故事—— 願得英才三千數 春蠶絲盡方長眠的馮秉銓* Read More

華人故事——梁若塵的報業生涯*

梁若塵(1903-1990)原名梁公溥,廣東豐順人,1922年起在汕頭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群聲日報》、《潮商公報》、《嶺南日日新聞》等任職,後出任黃埔軍校《黃埔潮》主編。廣州起義失敗後,梁若塵流亡南洋十年,始終堅持創辦進步報刊、團結愛國僑胞、積極宣傳抗戰。抗日戰爭爆發,梁若塵毅然回國,輾轉華南、華東等地采寫抗戰新聞,曾在港從事愛國民主活動和文化出版工作,協助籌辦《時事晚報》、參與創辦《願望》周刊,任教香港中國新聞學院等。新中國成立後,在廣州歷任《廣州日報》經理,廣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廣州市人大副主任等職。在30多年的報業生涯中,梁若塵經手創辦和參與工作過的報刊和通訊社共有26家,其中報紙18家,通訊社4家,雜誌4家,將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新聞和文化事業。 Image梁若塵原名梁公溥,生於1903年,廣東豐順人。他在豐順中學唸書時,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全國展開。當時豐順縣城也經常吹響“國危矣,國亡矣,大家奮起來救國!”的戰鬥號角,他多次參加到遊行宣傳隊伍中去。他是豐順中學學生會的骨幹,擔任學生會出版牆報的負責人,常用梁元、梁昂的筆名在牆報上發表評論形勢的短文,由此培養起對新聞工作的興趣,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2年,梁若塵受聘於汕頭的一家報紙《群聲日報》為特約通訊員。這是他投身於新聞事業的開始,其時年僅19歲。 1925年,梁若塵從事在中共領導下的新聞工作,先後擔任汕頭《潮商公報》、《嶺東日日新聞》等的記者、總編輯等職。 1926年,梁若塵加入中國共產黨。 …

華人故事——梁若塵的報業生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