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鄉情——守護200年的舌尖記憶 為海內外潮人留下家鄉味道

“朥(lao二聲)餅”,即潮式月餅。 “朥”在潮語裡意為豬油,顧名思義,朥餅離不開肥肉煎出的油,但製成之後卻肥而不膩、皮酥餡嫩、味美留齒。尤其在潮州意溪鎮,因其製作工藝特別而名揚海內外。臨近中秋節,人們走進意溪鎮,隨處可見售賣朥餅的招牌,有著200多年曆史的“範合盛”老字號門前人氣最盛。 “手工的東西更能留下味覺記憶,我們每一次做餅,都不放鬆手上的功夫。”23日,韓江之畔,“範合盛”老字號朥餅店裡“80後”的李偉亮、範嬌銀夫妻倆和十來位工人忙個不停,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當接棒200多年的老手藝時,卻顯得從容有度。李偉亮篤定地對記者說,傳統的東西若能口口相傳,就不會流失,包括這個“朥餅”的讀音,以及它的味道。 1、200年曆史的味道 從潮州市區跨江東尋,在意溪鎮東洋塭村僑校路里,“範合盛”老字號並不算顯眼。但當記者在“範合盛”朥餅店門口時,未見其餅,便已聞餅香,前來取餅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

味蕾上的鄉情——守護200年的舌尖記憶 為海內外潮人留下家鄉味道 Read More

味蕾上的鄉情——來一份糯米掙豬腸頭 這是牽掛海內外台山人的味道

遠居加拿大的台山華僑李燕荷曾多次在朋友圈曬出其母親為她做的糯米掙豬腸頭。這是記者在廣東台山採訪期間,從當地人微信朋友圈裡看到的“鄉愁”。 ▲四九鎮新下朗餐廳出品的鴛鴦豬腸頭。 “糯米掙豬腸頭”是台山的特色殺豬菜。台山人稱豬大腸為“豬腸頭”;“掙”則是把糯米、花生、芝麻等食材塞入豬腸頭的填充過程。這種做法葷素搭配、亦菜亦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台山的農村比較流行。那時,零食不多,小朋友吃上幾塊就能解饞飽腹。 ▲花生黑芝麻糯米餡的糯米掙豬腸頭。 李燕荷的母親以前農閒時經常做糯米掙豬腸頭犒勞家人和好友,稱其菜品可讓人吃到“家的味道”。像李燕荷一樣,這家常的味道是眾多“70後”“80後”台山人的童年回憶。 …

味蕾上的鄉情——來一份糯米掙豬腸頭 這是牽掛海內外台山人的味道 Read More

味蕾上的鄉情——祖傳秘製月餅皮薄餡靚回味綿長!

中秋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吃餅賞月”的習俗亙古未變。中秋節前夕,記者走進東莞茶山尋找傳統手工月餅的味道,到石碣探秘月餅自動化生產流程,到莞城感受文創月餅的文化情懷。 △把半成品的月餅刷上蛋液。 中秋月餅的口味不斷豐富,而且在製作、包裝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月餅所承載的那份鄉情一直未變。 1、祖孫三代做月餅 講究“皮薄餡靚” …

味蕾上的鄉情——祖傳秘製月餅皮薄餡靚回味綿長! Read More

味蕾上的鄉情——這道源自僑鄉台山的傳統小吃廣受青睞

提起缽仔糕,估計廣東眾多城市及港澳台地區的食客都不陌生。特別是以小吃種類繁多聞名的香港、廣州等地,各種各樣的缽仔糕已成為當下舌尖上的誘惑。在廣東台山,傳統口味的白糖缽仔糕和黃糖缽仔糕物美價廉,讓人在唇齒間感受到清甜的米香。 傳統的缽仔糕首創於廣東台山,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台山縣志》中記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里,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只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後人採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 ▲傳統的缽仔糕蒸熟後有明顯的“肚臍眼”。 聽台山的老人介紹,缽仔糕在台山又被稱為滑糕仔、碗頭仔糍,因用當地人常用的“碗頭仔”(小瓦缽)蒸熟、口感比其他傳統糕點嫩滑而得名。以前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石磨,用石磨將洗淨、稍作浸泡的粘米磨成米漿,按一定比例加入用白砂糖或黃糖熬製的糖水,攪拌均勻後,將米漿斟入蒸籠裡的小瓦缽中隔水蒸熟即可,攤涼後用牙籤或小竹片沿著缽內邊上轉一圈就可以取出整個缽仔糕來食用。 與台山其他傳統糕點不一樣的是,缽仔糕雖屬台山傳統小吃,但從未將其納入當地祭祀用的供品或祭品之中,卻常被當地人便攜於田間地頭勞作時充飢之用。 …

味蕾上的鄉情——這道源自僑鄉台山的傳統小吃廣受青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