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鄉情——守護200年的舌尖記憶 為海內外潮人留下家鄉味道

“朥(lao二聲)餅”,即潮式月餅。 “朥”在潮語裡意為豬油,顧名思義,朥餅離不開肥肉煎出的油,但製成之後卻肥而不膩、皮酥餡嫩、味美留齒。尤其在潮州意溪鎮,因其製作工藝特別而名揚海內外。臨近中秋節,人們走進意溪鎮,隨處可見售賣朥餅的招牌,有著200多年曆史的“範合盛”老字號門前人氣最盛。

“手工的東西更能留下味覺記憶,我們每一次做餅,都不放鬆手上的功夫。”23日,韓江之畔,“範合盛”老字號朥餅店裡“80後”的李偉亮、範嬌銀夫妻倆和十來位工人忙個不停,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當接棒200多年的老手藝時,卻顯得從容有度。李偉亮篤定地對記者說,傳統的東西若能口口相傳,就不會流失,包括這個“朥餅”的讀音,以及它的味道。

1、200年曆史的味道

從潮州市區跨江東尋,在意溪鎮東洋塭村僑校路里,“範合盛”老字號並不算顯眼。但當記者在“範合盛”朥餅店門口時,未見其餅,便已聞餅香,前來取餅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一進門,便見店主和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從製餡到製餅再到銷售,工人們分工明確,道道工序有序進行。朥餅雖終年應市,但以中秋節上市最為合時,中秋節前是“範合盛”朥餅作坊最為忙碌的時候。

然而,即便生意紅火,店主李偉亮也並不願意到牌坊街等人流密集的市區開店,他覺得手工製餅產量有限,要把好質量關,守好“老字號”,做好品牌,“讓人明年買朥餅時還想得起我們’範合盛’才行。”

李偉亮要守的老字號可向歷史溯源200餘年。在《潮州市志》中如是記載:“意溪鎮食品作坊生產大朥餅始於清乾隆年間,尤以‘範合盛’作坊更具名氣。”

據載,創始人范合盛在早年制餅時,曾遇生意不景氣,朥餅銷路有限,有一年剩下一大缸餅餡,物質匱乏又不甘丟棄,只得密封保存藏於地下。待來年中秋再製朥餅,範合盛唯恐這餡料時久變質,豈料,取出一試,卻別有風味,尤其涼喉可口。範合盛悟出其中奧妙:餅餡密封,埋藏於地下,既不變質,“火氣”退盡,味道更純。此後,範合盛生產的大朥餅身價倍增,聲名越傳越遠,生意也越來越好,甚至遠銷東南亞一帶。

“事實上,豆沙餡料也不可能放置那麼久。”範嬌銀是如今“範合盛”的後人,丈夫李偉亮也成為了“範合盛”朥餅的手藝傳承人。他們告訴記者,意溪範合盛朥餅的製作有一套嚴格的工藝流程,手藝代代相傳,手把手地教授傳承。 “我從小就耳聞目睹,一些工序也得學好幾年,但從老人家言傳身教感受最深的就是‘事必躬親’,手工的才能保障好品質。”

2006年正式“接棒”的李偉亮、範嬌銀夫妻倆至今堅持用雙手將200多年曆史的古早味包在餅裡。許多人到了外地,甚至國外,仍對“範合盛”朥餅的味道念念不忘,每年都要想盡辦法讓往返的親友帶一盒過去一解相思。據了解,要預訂他們家的朥餅得從農曆六月“下單”,才趕得及“應節”中秋,“多的一次訂幾百盒”。

2、提前半年準備餅油

儘管餡料不可能保存一年,但對李偉亮而言,想要在中秋前做好一個“範合盛”朥餅,至少要提前半年準備,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清明就得開始買肥豬肉。”李偉亮說,清明時節,每天都要買上百斤的肥豬肉,煎炸出油。 “朥餅香不香,朥很關鍵。”別看家庭主婦都會煎豬油,事實上,這也是一項技巧活。 “要掌握好火候,白豬肉要炸得比金黃色再深一點。朥放置後全是白的就不對,上面還得有一層清的,火候才到。”

熟朥制後,便是時間的沉澱。

李偉亮將其分裝至大陶缸或大桶內,久藏約四個月退去火性,直到農曆七月下旬才撈出使用。 “這樣才能退火,才能涼喉。”因與“範合盛”嫡系傳人范嬌銀結識,李偉亮得到范家手藝真傳。

朥餅的製作工序十分繁雜。除了自製豬朥,這門手藝的秘密,還在於皮和餡的製作。

首先,製餡的綠豆需精選粒大肉多的,放進清水中浸泡,使之皮肉分離,脫去綠豆殼,爾後將去皮的綠豆放入鍋中炊熟,加上白糖、自製豬油、麵粉混合,和成稀泥狀。

“餅皮的製作不容易掌握,我跟岳父學了六七年才總算手感對了。”對於“範合盛”的工序,李偉亮不無感慨。這餅皮需是用麵粉和豬油按一定比例配比“起酥”,再用麵粉、清水、白糖、豬油和少量麥芽糖混合揉捻成皮,在皮上再包適量的酥,再用木碾槌不斷滾壓成片,方可成為一張可用於包餡的餅皮。

范家使用的木碾槌是特製的,可使碾出的餅皮中間凸,四邊薄,包時不會聚腳。不僅木碾槌特製,擀麵皮的手法也別緻,範嬌銀將包含皮和酥的餅皮壓平之後,還要將其多層疊起,成螺狀。 “這樣最終烤出來的餅皮才能有五六層的層次。”

包餡、蓋印後便是25分鐘的烤焙。烤前每個按一按,淋上一勺豬油,既能起香,也可讓朥餅兩面焦黃。

3、關鍵環節堅持手工製作

朥餅成了潮人中秋拜月的佳品,“範合盛”出品的朥餅更是供不應求。

2012年,李偉亮、範嬌銀在加工場的前門開了間零售店,將銷售的中間環節壓縮了,上門的客人更多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藏在韓江東岸小村子的老字號在潮人中口口相傳。

縱然每年都要感嘆“朥餅不夠賣”,忙時夫妻倆也會雇了十來位工人來幫忙,但朥、皮、餡等幾個關鍵環節,李偉亮和範嬌銀還是要親手做,既為了保守家族手藝的秘密,更是為了保證手工質量,“做得少不怕,但如果做的餅不好吃,客人就不來了。”

手工限制了產量,保鮮和運輸的難度也限制了規模進一步擴大。 “天氣好的話,保存20多天,天氣不好潮濕下雨時大概就十來天。”即便如此,李偉亮堅持手工製餅,堅持不添加防腐劑。

堅守傳統,不等於守舊。在繼承祖上的好手藝之餘,李偉亮也順應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需求變化進行一些創新。比如,夫婦倆嘗試著將芋泥、老香黃等潮人喜愛的食物做成新的餡料,讓可選擇的口味更多樣化。

此外,在一些環節也加入了科技元素。 “以前一些工序需要大量的人力,但現在有了新型器械,就方便多了。特別是烤朥餅時,過去是用柴炭加熱的土爐,現在用電烤爐烤焙技術,使朥餅更加衛生、適火、美觀、可口。”

李偉亮和範嬌銀的堅守贏得了聲譽,很多人從不會讀“朥餅”到了解背後的故事及文化,並成了“粉絲”,都愛來買“範合盛”的朥餅拜月,與家人一起享用。不僅潮州本地,還有汕頭、揭陽、梅州、福建等地的人都成了他家的顧客,甚至海外的潮人惦記著家鄉的味道,特意回到潮州尋找“範合盛”。

“東西好,有質量,守信用,特別是守著老字號的信用,才能對得起買餅的人,對得起‘範合盛’的品牌。”李偉亮夫婦相信,“用心傳承,無傳統,不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