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教育——這種正流行的育兒方法了解下

自從耶魯教授蔡美兒出書介紹自己養育兩個女兒的方式後,“虎媽”這個詞已經火了快10年。雖然我們很多時候說起這詞都帶著負面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帶著亞裔烙印的“老虎式育兒”仍然有其可取之處,甚至有不少其他族裔研究其中可藉鑑的地方。

不過最近,一種新的育兒概念正在興起,那就是“熊貓式育兒(panda parenting)”,而且大受許多教育專家的推崇。

什麼是“熊貓式育兒”?

熊貓式育兒強調的是“引導(guide)”,鼓勵孩子走自己的路,家長只進行監督,讓他們變得獨立、有擔當、有責任感,只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才提供幫助。

熊貓式育兒還有一點與其他許多育兒方法不同,那就是鼓勵讓孩子通過富有想像力的遊戲和探索來學到新東西,而不是通過傳統的閱讀、學習等方式。

總體來說,熊貓式家長和虎媽式家長正好相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

近年來還有一種育兒概念常常被議論——除草機父母(lawnmower parents)或除雪車父母(snowploughing parents),這類父母喜歡為孩子掃清障礙,鋪平道路。而熊貓式家長也與此相反,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與此同時,熊貓式家長也會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反饋,因為這種育兒方式也十分強調增加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充滿自信。

“熊貓媽”的代表

以前是記者、現在是教育家的Esther Wojcicki是最為推崇熊貓式育兒法的人之一,她用這種方法培養出的三個女兒也很具說服力——Susan Wojcicki,YouTube的CEO;Anne Wojcicki ,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的創建者和CEO;Janet Wojcicki,人類學家,加州大學的流行病學副教授。

她的做法包括:女兒們5歲起就讓她們去上學;開始會數數後就給她們一筆預算,讓她們自行經營一家食品店;同意女兒放棄學樂器;小女兒Anne從耶魯畢業時表示自己要去當保姆,那時候Esther也完全沒有反對(但後來女兒自己改變了主意)

不過,雖然熊貓式育兒重在引導,Esther也說,這其中既包括“軟”,也包括“硬”,家長與孩子之間可以互有妥協,達到一個合適的比例。比如,假如家長和孩子約定每天花兩個小時玩手機或平板,其中一小時的內容可以由家長指定,而另一個小時就可以讓孩子看他認為重要的東西。

此外,即使是主打“放手”的熊貓式育兒,也有一些底線是不能碰的。比如Esther的底線就是,絕不讓女兒玩含暴力因素的電子遊戲。

熊貓式育兒的利弊

熊貓式育兒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導孩子自力更生,未來也可能更加能夠適應現實生活,不用靠別人就能具備舒適感和安全感。

然而這種育兒方式也並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在孩子離開家門去上大學、或是進入社會以後,因為外人並不是家長,不會去關心孩子的感受或自尊,工作中上司也不一定給你足夠的自由度,因此被熊貓式家長養大的孩子,未來也可能面臨這樣的落差。

育兒是一個複雜的話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同一個孩子在成長中的不同階段也會有變化。家長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取各家之長,尋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