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僑務——想行使作為華僑的權利?先明確身份!*

202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頒布30週年。 30年間,通過“僑法”,國內歸僑僑眷與海外華僑更好地保護了自己的權益。 “僑法”涵蓋了歸僑僑眷、海外華僑華人的基本權益:依法照顧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和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升學;為歸僑、僑眷就業提供指導;支持歸僑、僑眷依法投資興辦產業;對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或者生活確有困難的歸僑、僑眷,政府給予救濟…… 當然,想行使應有的權利,第一步就是明確身份。然而,在國外居住就是華僑嗎?究竟該怎麼區分華僑、華人?歸僑、僑眷身份又該怎麼認定? 收藏下面這張圖解,一鍵get問題答案! …

金州僑務——想行使作為華僑的權利?先明確身份!* Read More

僑鄉印記——梅州僑鄉村 :中國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古村落

僑鄉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西南部,由寺前、高田、塘肚三個自然村組成,是個純客家古村落,著名的華僑之鄉。 僑鄉村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1957年,實行並社,寺前自然村、高田自然村、塘肚自然村成立一個高級社,社員90%為僑屬,故用“僑鄉”二字,稱“僑鄉高級社”。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僑鄉高級社改稱“僑鄉大隊”。 →1983年恢復區鄉村設置,改稱僑鄉管理區。 …

僑鄉印記——梅州僑鄉村 :中國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古村落 Read More

僑鄉印記——這條40米長的火龍 每年都會在梅州埔寨“現身”*

舞火龍 龍舞,不少見;舞火龍,少見;赤膊上陣舞火龍,甚少見!而這難得一見的舞火龍場景,在梅州幾乎每年都會上演。 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目。每年元宵節,埔寨鎮村民便會出錢、出力,製作火龍,並於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龍身(地名)舉行火龍表演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祥和吉利,歲歲平安。如此盛況幾乎年年如是,主要在埔北行政村和埔南行政村世代流傳。 據《豐順縣志》記載,早在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俗。源於大義滅親的民間傳說。 典故傳說 …

僑鄉印記——這條40米長的火龍 每年都會在梅州埔寨“現身”* Read More

打卡聖地——“天圓地方”的梅州客家圍龍屋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住山”。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在梅州,青山綠水掩映之間,隨處可見一組組呈半圓形的,具一定規模的客家民居建築——圍龍屋,這大概是最能承載“客家”特殊身份和獨特人文的載體。 所謂圍龍屋,“龍”指的是屋後山巒的走勢,“圍”指的是半圓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選擇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回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堂屋,這是客家人最具凝聚力的地方,是整個圍龍屋的中心,整體圍著中軸而建。一般分為三堂或二堂,其中客家人最看重的祖宗祠堂,基本設在上堂,中堂為議事之地,下堂有存放物品之用。在堂屋與圍屋之間有一個用鵝卵石鋪成的半圓形地面,稱為“化胎”(亦稱為“花頭岃”),其原意為孕育萬物以及承受天地之氣之地,亦是客家傳統家宅最為重要的區域,在民俗上也像徵安穩。 …

打卡聖地——“天圓地方”的梅州客家圍龍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