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踐行“三個第一” 袁玉宇的創新創業路*

袁玉宇,1980年出生於廣州,從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後,2003年赴美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創業逐夢,2008年在家鄉廣州創辦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應用生物3D打印技術開發植入醫療器械的高新技術企業,現已申請國內外專利逾300項,產品進入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近30萬例。身為中國僑聯常委、廣州市僑聯委員、廣州新僑聯誼會常務副會長,80後“雙創博士”袁玉宇有一顆火熱僑心,不僅帶頭助力祖國科技騰飛,還積極為海歸人才發展建設搭建平台,被評為中國僑聯“第四屆僑界貢獻獎—創新團隊(帶頭人)”,首屆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青年”;201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袁玉宇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共青團廣東省委兼職副書記、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勇毅擔當,深入基層,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榮獲“中國專利銀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廣東青年五四獎章”等。

袁玉宇出生的20世紀80年代初,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中國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巨幕。袁玉宇的父親是廣州花都獅嶺鎮的種田能手,他率先承包了一家村辦紡織廠,成為珠三角第一代“洗腳上田”的農民企業家。父親敢闖敢干的改革精神和創業基因傳承到了袁玉宇身上。

2003年,從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袁玉宇選擇出國深造,獲得美國Clemson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留美期間,袁玉宇與師兄徐弢跟隨導師進行再生醫學領域生物3D打印、器官打印技術的前沿研究,該技術被譽為“21世紀改變世界的六大技術之一”,引來美國本土媒體的近百次跟踪報導。學成畢業後袁玉宇在美國可以有很好的職業選擇,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回國創業。

在美留學時的袁玉宇(右)

面對當時國內還是起步期的再生醫學產業,袁玉宇很著急。 “90%以上的產品仍依賴進口,造成病人巨大的經濟負擔。我當時就想,如果能夠帶回先進技術實現國產化,將為大眾節約大量的醫療費用支出。”

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袁玉宇2008年9月在廣州科學城創辦了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主攻以生物3D打印技術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技術技術平台,希望將該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為醫療產品,應用到病人身上,造福全球患者。

邁普醫學創業願景

創業不免要遭遇市場和現實的殘酷“拷打”,創業早期我國再生醫學產業幾乎空白, 90%以上的產品仍依賴進口,闖出一條國產品牌之路非常不容易。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袁玉宇最開始也苦於沒錢,後來拿到了天使投資,才好不容易撐過了企業萌芽期最艱難的兩年。當時,他的收入只相當於在美國工作時收入的1/10,所以即使加班到深夜,五六個同事去周邊的小飯館吃飯,每頓飯的花銷也不超過100元。

有限的資金都用在產品開發和打磨上,袁玉宇和他的團隊咬牙堅持熬過創業早期最艱難的時光。幸好,廣州開發區向邁普提供了辦公場地並免去三年的租金。同時政府資助也幫助創業團隊闖過難關,2009年袁玉宇獲評廣州市首批“海外高層次人才”而獲得資助,後續的政策資助及補貼陸續給企業“輸血”。

自身努力加上外界助力,邁普醫學加速開發的步伐。 2011年,公司首個再生型植入類醫療器械產品“睿膜”獲得CE證——外表輕薄的一張膜,貼在大腦腦膜的受損處,就可以令細胞自動生長形成新生組織。這張神奇的薄膜,成功打入歐洲、美洲高端市場,也是增材製造技術首次在全球軟組織修復領域實現產業化的產品。

海歸創業終於闖出一條路。該技術的實現,讓袁玉宇在2011年11月獲得廣州新僑創業傑出貢獻獎榮譽,2012年8月獲得中國僑聯“第四屆僑界貢獻獎—創新團隊(帶頭人)”。 2013年11月,首屆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開幕,袁玉宇獲評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青年”。

榮譽與嘉獎為袁玉宇創新創業增添強勁動力。公司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上市步驟。如今,袁玉宇團隊在國內神經外科領域唯一同時擁有人工硬腦(脊)膜補片、顱頜面修補產品、可吸收止血紗等植入醫療器械產品,邁普醫學已成為國內少數具有規模化出口海外高端醫療市場能力的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之一,申請國內外專利逾300項,產品進入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近30萬例,搭建起全球化營銷體系,代表民族品牌競逐國際市場。

袁玉宇代表接受采訪

2018年,袁玉宇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袁玉宇這名80後“廣州仔”作了《推進產業創新和人才發展》的發言。

在發言中袁玉宇融入了個人歸國創業的感性經歷,又有行業發展的普遍痛點、難點歸納,還提出了可操作性率先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份建議發言令人印象深刻。

“我感覺,習總書記對留學生回國創業非常重視。總書記說,現在國家強大起來,向心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首先選擇回國,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要繼續營造這種氛圍。”袁玉宇感言道。習總書記在和袁玉宇代表對話時提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三個第一”的重要論斷很快引起熱烈反響。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對袁玉宇是託付也是重任。以前,作為科技企業負責人只要踏實把企業經營好,而成為代表之後必須代表著科技創新群體,代表海歸創業群體,代表著行業,從推動國家創新和科技進步,從科技創新行業和產業角度去履行代表職責。為切實履行代表責任,袁玉宇積極發揮自己力量,發揚自己所長,重點關注科技自主和產業創新中遇到的掣肘性、共性問題,圍繞著推動科技創新機制體制建設、產業創新生態建設和人才工作提出代表建議。

作為中國僑聯常委、廣州市僑聯委員、廣州新僑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袁玉宇熱心擔任海歸人才熱線電話的“接線員”。 “我希望把更多的經驗分享給這些年輕人,幫他們解疑釋惑。我是一名海歸,也是一名人大代表,這是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在同海歸人才交流的過程中,袁玉宇發現,高新技術產業化如何實現、國內配套設施如何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存在的障礙如何破解等,都是他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袁玉宇經常會跟他們推心置腹地交流,並形成意見建議,積極奔走於企業和主管部門之間,調研創新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反映高科技人才的實際需求等。

百年風雲,時局變化,科學和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們生活福祉。面向未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於核心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非常關鍵。

2020年10月16日,廣東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成立,袁玉宇受聘為專家委員之一,廣東省省長馬興瑞現場為其頒發聘書。

“80後”青年袁玉宇,一身新時代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胸懷一腔熱血;海歸“廣州仔”袁玉宇,擁有海內海外的廣闊視野,肩負推動區域發展建設使命;“雙創人才”袁玉宇博士,學歷背景“硬核一流”,來自科技企業,更感受到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所要承擔的時代責任。

袁玉宇積極參與人大、一府兩院舉辦的多項調研座談,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化緣要不來、花錢買不來、市場換不來”,將振興科技、人才驅動的實際建議傳遞給地方執政者及立法、政策部門,為推動科技創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我會把中小企業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期待反映出來,促進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讓更多高新技術生根開花,讓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