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亞洲面孔絕不是仇恨犯罪的理由

近日,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席捲全美。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讓亞裔一直被美國社會邊緣化、他者化,致使他們承受著語言傷害或人身攻擊。海外華僑華人紛紛表示,亞洲面孔絕不能成為仇恨犯罪的理由。

當地時間2月27日,數百人在美國舊金山灣區聖馬特奧市參加反對歧視亞裔的集會。圖為集會的發起者,當地13歲華裔初中生蘇凱盈在現場發表演講。

美國亞特蘭大連環槍擊案中,6名亞裔女性不幸遇難。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對此深表痛心,“多名無辜亞裔女性慘遭殺害,但嫌犯或將逃脫聯邦仇恨犯罪指控,這樣淡化嫌犯有預謀的殘殺行為,充分體現出對亞裔群體的輕視,必將受到廣泛的社會譴責。”

此次事件並非孤立存在。據美國反歧視組織“制止仇恨亞太裔美國人組織”(Stop AAPI Hate)報告顯示,自去年3月中旬至今年2月底,該組織在全美收到了近3800起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事件報告。其中,華裔是被攻擊最多的族裔,佔總數的42.2%,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韓裔和越裔,分別佔14.8%和8.5%。

李斧認為,亞裔一直被賦予“模範少數族裔”的稱號,他們會主動克服困難,不願成為社會負擔。但當“怒其不爭”的行為被視為“美德”時,得到的社會保護和關注就變少了。

“種族歧視由來已久,是社會頑疾。”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介紹說,在英國,大部分歧視案件由言語辱罵引發,只有少數涉及人身攻擊和財產損失。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對華裔的歧視也由蔑視轉變為忌妒和仇恨。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前3個月,針對華人的仇恨犯罪數量比前2年增加了3倍多,而且很多案例都沒得到上報和統計。”

當地時間3月21日,來自美國大華府地區的數百民眾在首都華盛頓舉行集會,抗議針對亞裔的仇恨和暴力行為。

新冠肺炎則成為種族歧視的新符號。所謂“武漢病毒”“功夫流感(Kung Flu)”的稱號,用污名化和妖魔化的方式加劇了種族分裂,亞裔群體淪為犧牲品。

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常務副主席沈鐵表示,華人等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遭受歧視的事件時有發生。 “但華人社區採取嚴格的自我防疫措施,遵守防疫規範,發揮表率作用,對住在國的貢獻比任何一個時期都多,這就是最好的回擊。”

正義不會缺席,美國多地舉行“反仇視亞裔”的遊行集會活動,為亞裔發聲。美國韋伯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樂桃文參加了猶他州鹽湖城舉行的反歧視活動,他發表演講,呼籲各族裔團結一致,相互支持,與種族主義和歧視行為作鬥爭。

當地時間3月21日,來自美國大華府地區的數百民眾在首都華盛頓舉行集會,抗議針對亞裔的仇恨和暴力行為。

他說,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常自豪於自身文化的多元包容。在這個社會裡的每個人都應該敦促美國政府機構各盡所能,營造團結和諧的社會氛圍,而不是用種族矛盾來撕裂美國社會。 “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共同努力,創造更加光明的今天和明天。”

朱小久認為,我們不能左右他人、社會如何看待自己,但亞裔群體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作為一名華人律師,她於2020年5月29日成立了“國際華人應對種族歧視聯盟”(ICAAR),致力於向華僑華人普及法律,維護他們的尊嚴和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