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美國華僑華人攜手中國共克疫情

2020年初,武漢突如其來暴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千萬海外華人的心。 1月26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光華華人協會聯合亞都華人協會向全美華人華僑發起號召,倡議為中國奮戰在抵抗新型肺炎病毒第一線的醫生和護士捐贈醫療防護用品,通過捐款採購防護用品和醫療物資(防護服和口罩等),寄送中國,援馳武漢。海內外中華兒女一呼百應,捐資出力攜手中國抗擊病毒疫情。截至3月初,光華華人協會和亞都華人協會先後共三次,定點向武漢等抗疫一線的18家醫院,共捐贈了價值112924.55美元(折合人民幣790818元)的醫療物資,包括6300件醫療專業防護服、11500個Level 3手術口罩、21台病人監護儀以及720個N95醫療口罩等物資。這些捐贈凝聚著美國華人華僑對中國血濃於水的真情,溫暖著抗疫一線的醫護戰士,共克時艱。

發起抗疫號召,第一批物資送抵武漢

光華華人協會於2004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登記註冊,2014年被評選為“海外華文教育示範學校”,2019年春節期間獲中國駐紐約總領館頒發的“中美文化交流傑出貢獻獎”。多年以來不斷面向海外傳播中國文化,為中美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做出貢獻。亞都華人協會是一個非贏利組織,於2005年成立於賓西法尼亞州的蒙哥馬利郡。該組織一直致力於蒙哥馬利郡上都柏林學區內的中美以及其他族群的交流,促進各種文化的融合,在該學區以及周邊地區起到了非常正面和積極的作用。

“一杯咖啡,一頓快餐,這在我們多麼平凡的日常,換來,一隻口罩,一件護服,卻給他們帶去明天的希望。”

2020年1月26日,得知國內抗疫醫療物資極度缺乏,光華華人協會和亞都華人協會聯合發布了捐贈抗疫的倡議書。美國社會各界人士,包括醫生、學者、工程師、企業家和學生等,都紛紛解囊、慷慨相助。協會和志願者成立募捐工作組,專門管理善款、採購醫療物資、寄送中國,援贈武漢。截止到2月3日的短短一周時間裡,募捐工作組把捐款人所在公司的配捐及光華中文學校對學生捐款的匹配加在一起,共收到了33235美金,折合人民幣232600元的捐款。

在善款不斷收集的過程中,募捐工作組,尤其是王旭紅和李元利用自己的醫學背景,積極與武漢醫學專家溝通交流,了解當時最急需的物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黃愷副院長多次告訴工作組,防護服是最缺乏的醫療資源之一,僅協和醫院每天就要消耗300多套。如果沒有防護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就只能依靠簡單的防護手段保護自己,只能“赤手空拳”與病魔搏鬥。

根據專家意見,募捐工作組將重點放在醫用防護服上,馬上組​​織採購。工作組每個成員爭分奪秒考察醫療器材的購買渠道。其中,武漢女婿吳可宇把馬拉松長跑的精神和熱情投入到募捐工作之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過公司的供貨廠家找到了252箱共6300件符合要求的醫用防護服以及720個N95口罩。募捐團隊在1月29日的電話會議上一致通過決議,購買這批物資並儘快送往國內,團隊於1月30日公佈了這份工作簡報。但在最後時分,團隊發現物資規格方面存在一些疑問。秉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工作組在第一時間撤回了簡報,並迅速與國內的醫護人員、物流人員、海關部門以及P4實驗室的專家多次檢查、反复確認。最終於2月2日晚通過了所有醫療物資的專業核驗,並在2月3日早上將物資敲定下來,盡快送往國內,為遠在武漢的醫護人員築起一道將惡魔拒之門外的堅固城牆。

工作組最終決定,這批物資捐助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市普仁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市第八醫院。

然而,如何將這些醫療物資送到抗疫前線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在多方努力下,大家一致同意利用武漢大學校友會的物流渠道,將貨物從紐約肯尼迪機場發往上海,再由國內人福藥業的物流渠道,發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再進行投放使用以及下一步轉發。在大家積極努力下,第一批援贈物資於2月5日運達紐約肯尼迪機場的倉庫,由紐約武漢大學校友會負責送往武漢。

然而,由於貨倉運送武漢的各種援助物資積壓太多,武漢大學紐約同學會的人手不夠,且美國政府開始限制從中國到紐約的航班,物資運輸遇到困難,耽擱了援助時間,工作組心急如焚。另外,專家指導要求所有防護服需分類貼標籤以便管理,但防護服的型號不同,要把252箱防護服分好貼好標籤,工作繁雜、耗時耗力。時間就是生命,2月6日下午,遊恆和義工驅車到紐約肯尼迪機場倉庫,在武大校友會物流成員蒙雅絲和志願者的幫助下,在貨物堆積如山的倉庫裡找出捐贈物資,一箱一箱地把標籤仔細貼好。

經過多方聯繫和協調,這批援助物資終於在2月14日晚由東方航空起運從紐約出發、飛躍大洋,次日從上海入關中國。隨後幾天轉運到武漢這5家定點醫院,送達前線醫護人員手中。 2月20日募捐工作組先後收到了這5家醫院的感謝信和接受證明信。

▲這5家定點醫院收到援贈醫療物資

“我萬里迢迢,不畏艱難,病魔之前與你築起城堅”(趙志根 《逆行的天使》)。太平洋的海水不能阻隔美國華僑華人心系祖(籍)國的真情,光華華人協會、亞都華人協會聯合募捐小組的志願者們揮灑的每滴汗水都閃耀著太陽的光輝,伴隨著抗疫的號角與武漢並肩作戰。

急人所急,捐贈第二批物資援助浙江

更多愛心捐款源源不斷地湧向中國。如光華中文學校國畫老師王璜鑫慷慨解囊資助了1萬美元,令人感動。工作組也加快採購工作,2月12日又採購了第二批捐贈物資——11500只Level 3的外科手術口罩。鑑於第一次的經驗,募捐工作組決定先將這些口罩先分批分期送到光華文化中心,做好運輸前期的準備工作。

鑑於因疫情而越來越艱難的物流運輸以及醫療物資的時效性,怎樣及時把捐贈物資送到疫情嚴重的醫護人員手中,又成為工作組迫在眉睫的問題。國內疫情還在蔓延,災情嚴重的浙江省也出現了醫用物資短缺。

▲王璜鑫老師到文化中心捐贈1萬元支票

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不僅肩負著援助武漢醫護人員的重任,同時也承擔著浙江省的抗疫工作壓力,急需醫療防護物資。住在新澤西州的一名祖籍浙江華人,從光華華人協會副董事長趙毅那裡得知工作組急需把口罩儘早送回國內,毅然購買了回中國的機票,承諾親自將這批口罩搬運回國內。為了盡可能多帶些口罩,工作組將兩盒口罩並成一盒,再纏上保鮮膜,把3500個口罩全部裝進了三個行李箱裡。在重新包裝過程中,為了避免口罩被污染,志願者們帶上了專業防護手套和口罩。帶著口罩工作,呼吸不暢;手套帶的時間長了,取下來時皮膚像長時間泡在水里面一樣發皺。志願者們卻毫無怨言,感慨國內醫護人員的艱辛和不易:“醫生護士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從上到下,里里外外裹得嚴嚴實實,像個大粽子;不少人還要穿上連兩歲小孩都不願意穿上的尿布……他們的付出和辛苦超乎我們的想像,他們就是今天最可愛的人。”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這批物資的準備工作,趙毅驅車兩個多小時將這批口罩送去機場,2月18日這位華人扛起這三箱口罩登上了回國的飛機,於20日將口罩親手送到浙大附屬第二醫院,為奮戰一線的醫護戰士送去北美華人的溫暖。

海外僑胞的捐助熱情依舊不減,更多物資陸續運到了光華文化中心,很多志願者犧牲休息時間前來幫忙。例如光華中文學校的六歲學生趙學容也隨爸爸趙志根一起來貼運貨標籤。工作組把剩下的8000只口罩,共80箱貼好標籤、打好包,於2月19日送到紐約機場貨倉。該批物資在國航、紐約領館和TransWorld的幫助下,於3月2日順利到達指定醫院的醫護人員手中。

▲遊恆與兩位志願者在整理準備發運中國的援贈物資

工作組裡的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一開始,他們並不熟悉採購物資、鑑別醫護物資的型號質量、疏通物流、辦理海關通關等,在工作過程中困難重重。但是他們不氣餒,克服情緒,堅定信心,逐步推進援助工作。募捐團隊的工作成果在美國社會獲得了很大認可和關注,團隊積累的經驗帶動並幫助了其他團體的募捐工作。俄亥俄一所中學在知道工作組馳援武漢抗疫的信息後非常感慨,請求加入工作組,並希望把他們學生捐贈的2000美元轉交給工作組購買物資;北卡州的溫華中文學校也來聯繫了解物流的成功經驗;中歐國際商學院EMBA募捐到了一批口罩但苦於不知如何送到抗疫前線,工作組牽線搭橋、成功地把該學院和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援鄂醫療隊/ICU、湖北省大悟縣人民醫院和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院聯繫起來,將物資捐給抗疫第一線最需要的人。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和組織加入抗疫捐助工作,為中國抗疫添磚加瓦,工作組和志願者們更有信心,堅信勝利就要到來。

完成第三批物資援助,捐助工作圓滿結束

3月初中國疫情趨緩,歐洲、北美的形勢卻在變糟,募捐工作組立即調整了採購渠道以適應市場變化。他們考慮到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裝備在美國本土的供給已開始緊張,而中國國內生產能力已啟動並在加速,工作組於是轉向國內渠道購買物資。

根據國內醫院的需求,工作組買下21台病人監護儀,送往急需這些設備的12家醫院。武漢宏源泰華公司董事長杜向明先生和和募捐團隊成員吳可宇鼎力相助購買這批監護儀,以極優惠的價格提供病人監護儀,並派公司員工免費送設備到武漢的這12家醫院;對寄送監護儀到武漢市以外的醫院,杜總也親自跟踪快遞,確保監護儀送到指定醫院,落實到位。從2月29日開始,這批監護儀器都陸續到達了這12家醫院,為緊張的抗疫工作發揮作用。至此,光華華人協會與亞都華人協會馳援武漢的募捐活動圓滿結束。

從2020年1月26日到2月29日,募捐工作組發布了三次捐款倡議,共收到捐款112924.55美元(折合人民幣790818.00元)。其中光華中文學校學生捐款10531美元。所有善款都用於醫療物資的購買和轉運。募捐工作組在《光華綻放》微信公眾號上及時發布簡報,向全社會公佈募捐明細、物資購買、捐贈醫院的詳細情況,做到善款來去透明、公平。

在光華華人協會與亞都華人協會組織的先後三次捐贈工作中,他們一共點對點地贈送了18家中國醫療單位,為國內抗疫工作貢獻了美國華僑華人的力量。

募捐團隊還設計了一個標誌以增強捐助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募捐組集思廣益設計了一個構思草圖,並邀請了費城網站美圖設計師洪躍冰設計定稿。該圖標中由兩隻手捧起一顆心,兩隻手一隻代表著光華華人協會,一隻代表著亞都華人協會,中間的一顆心代表著武漢。紅色的心裡的每一次跳動,都在牽動著兩國人民的心。整個圖標有兩種主色調,藍色取自美國國旗底色,代表美國;紅色是中國國旗底色,代表中國,兩種顏色在一起象徵著兩國人民的友誼長存。

▲捐助活動的標誌

任何一項工作的成功都離不開領軍人的運籌帷幄。這次募捐活動的發起人,聯合募捐總指揮遊恆擔任光華中文學校校長多年。年近七十且已退居二線的遊恆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與亞都華人協會發起聯合募捐活動,成立聯合工作組。她一方面安排通知和宣傳,收款方式,核查核對等服務工作,一方面協調並推進工作組內各有專長的志願者在醫療設備資質鑑定,醫護專業知識,物流渠道,以及尋找供貨商等方面的努力和進展。做為總指揮,她總是在第一時間提供協調與決策,同時積極參與具體事務,親力親為,打電話聯繫供貨商,與武漢大學紐約校友會聯繫物流,與湖北慈善總會、浙江慈善總會、中國駐紐約大使館聯繫相關捐贈物品批文,報關通關的各種文件,與武漢各醫院直接聯繫捐贈需要以及最耗精力的防護服、口罩和病人監測儀的資格認證等等。她和亞都的孔馨凱會長驅車二百多公里親自跑紐約機場附近的貨倉驗貨並逐一貼上給捐贈醫院的地址和標籤。當第二批貨運到大費城華人文化中心後,她又帶領志願者一一貼標籤打包,再次跟車送到紐約倉庫。在籌備第三批捐贈物資時,團隊曾經有意接手一批N95口罩。出於對國內醫護人員生命安全嚴肅負責的精神,遊恆又與志願者一道前往費城中心驗貨,發現品質有可疑,再經更仔細的追查而果斷放棄……這中間的很多聯繫來往和資質驗證等繁瑣過程,遊恆都親自參與。

聯合募捐所起到的高效實效作用,捐款與用途支出的透明,過程的透明,以及團結合作,處處認真細緻的精神是不斷贏得美國華人讚賞與信任的基礎,以至於遠在俄亥俄、北卡州的華人組織都主動聯繫,表示願意加入募捐為國內抗盡一份心力。

光華華人協會聯合亞都華人協會組織的募捐活動凝聚了美國華僑華人對中國血濃於水的真情,體現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緊密團結互助的精神。如華人孔馨凱賦詩曰:“同胞萬里同悲痛,願盡心力護醫暖。君若無衣我有裳,不使抱薪凍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