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梅州人“私藏”多年的好地方要被曝光了

每個梅州人家裡

都有一座“老屋”

它們承載了家族的記憶

也是歷史變遷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在人傑地靈的梅州

客家古民居、古建築星羅棋布

多數以圍龍屋和堂橫屋為主

這些歷經滄桑的古民居、古建築

我們不僅要保護

還要讓它們“活”起來

具體該怎麼做?

瞞不住了!

今天,日報君要把這些好地方

全部都曝光!

01.奇!這些客家古民居真有趣

初建於1904年的南華又廬

位於梅縣區南口鎮

屬於典型的客家圍屋結構

因在南華又廬對面先建有南華廬

所以此處稱為“又廬”

它是梅州地區

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

也是客家地區

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再來看看位於梅江區西陽鎮

新聯村的牛角屋

屋如其名,你看看像不像牛角?

據了解,牛角屋建於1884年

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現保存完好,依然有人居住

站在高處望去

便能看到呈半圍結構的牛角屋

外形還真是酷似“牛角”

不少游客紛紛來“打卡”

這座奇特的古民居

你也來過嗎?

說起“奇建築”,西陽鎮還有一個

中西合璧式的聯芳樓

聯芳樓於1931年動工建設

1934年落成

佔地面積2460平方米

由旅印尼僑商

丘麟祥、丘星祥、丘慶祥兄弟所建

聯芳樓的平面佈局為方形

均衡對稱,兩層均是

磚混結構的建築

聯芳樓集西洋古典風格、

巴洛克、洛可可風格

以及中國福建和廣東的

客家民居風格為一體

採用中軸對稱的佈局

是當時少有的

磚混結構的客家民居建築

說起中西結合的古民居

要介紹一下這座位於

大埔百侯鎮的肇慶堂

建於1917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曆史

客家院落屋內

中式院落的雕樑畫棟

刻畫得栩栩如生

西式洋樓外牆上的土雕

亦是精美絕倫

據介紹,肇慶堂由侯南村人楊敬修的三兒子楊蔭垣興建,建房時選取優質石材、木料,並從各地請來建築、雕刻、繪畫水平精湛的工匠,建造西式洋樓時還特地聘請外國人監工,先後共歷時3年才落成。

興寧市刁坊鎮周興村的棣華圍

是興寧市十大古民居之一

2012年入選“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棣華圍有一個特點是石材用得特別多,僅承重樑枋的柱石和鋪砌天井的簷唇和走廊簷邊的條石,少說也有300多根。通過廣用這些費工費料耗資的石材,使整座房屋的建築空間最大程度地體現其構思的精巧以及工藝的高超,實為獨具匠心的建築形式,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觀賞價值。

在蕉嶺南磜鎮

有著一個古老的村莊——石寨村

石寨村沒有磅礴大川

也沒有雄奇的山嶺

但這裡卻被稱為最純淨的村莊

蕉嶺石寨土樓是典型的防禦性民居建築。

石寨土樓坐落於蕉嶺縣南磜鎮石寨村,有新舊兩座,舊樓稱“方樓”,新樓稱“樹德樓”,是蕉嶺客家郭姓先民​​為防禦土著進攻和防盜匪劫掠而興建。

02.生動!革命史蹟成了“活”教材

作為廣東唯一

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

梅州文化底蘊深厚

梅江區金山頂是梅城戰役舊址

5月29日下午,梅江區金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走進位於金山頂的老梅城記憶展館,一同找尋老梅城的記憶。

“這就是我爸爸說的BB機”“原來以前的老街是這樣的呀”……在充滿梅城記憶和紅色印記的展館內,“00後”的學生親眼看到了許多長輩時常提及的“老物件”。

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文、影像和原件展示,同學們與歷史“隔空對話”,在潛移默化中傳承著客家文脈和紅色基因。

到實地親身感受

這是最生動的教材

將古民居升級改造成為

教育示範基地

能讓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民居

發揮傳承作用

舉個例子

葉浩秀故居

位於梅江區三角鎮宮前村的葉浩秀故居。

以葉浩秀故居為例,經過長期的徵集和研究,25歲英勇犧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葉浩秀的革命生平事蹟被整理出來,並在其故鄉三角鎮宮前村陳列展出。

葉浩秀故居的揭牌成立,既表達了後人對他和戰友英烈的緬懷,也引導著青年一代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發揮了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

依托紅色資源

古民居古村落也可以煥然一新

仁居村是平遠縣仁居鎮的圩鎮所在地,擁有豐富的革命史蹟和紅色資源。以往無人問津的街頭巷尾、老屋舊址,現今活化利用紅色資源,串聯打造“紅色文化長廊、紅廉教育基地”。

03.書香濃!古民居變“文化陣地”

老宅變書屋——

位於大埔縣湖寮鎮的承思堂又名誠居公祠、豸憲流徽,由明朝西川按察使吳與言後人為紀念先祖所建,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這座百年古屋在大埔縣湖山中學教師吳彬的主持下,現在已化身為百姓書屋,成為大埔群眾的“文化糧倉”。

古民居變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種玊上圍坐落於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古寨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2年),至今有340多年曆史,是湯南鎮著名的城堡式古建築。

如今的種玊上圍,被活化利用,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群眾在此舉辦各種文明宣講活動,互相交流、學習。

古民居變身鄉村美術館——

大埔縣西河鎮北塘村是“中國傳統村落”,現存10多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樹、古井等。經過“用藝術活化鄉村”的改造後,百年民居——玉堂小築成為北塘美術館。

04.重現!名人故居引客來

梅州地靈人傑

湧現出不少優秀人才

他們住過的民居

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輻射帶動了周圍的

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

李惠堂故居

“亞洲球王”李惠堂的故居聯慶樓,位於五華縣橫陂鎮老樓村,是客家地區常見的“四點金”式民居建築,屋前有一水塘,極富客家民居特色。 1994年9月,五華縣人民政府把李惠堂故居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何子淵故居

何子淵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其故居位於興寧,是一座建於1927年的三堂二橫客家古民居,是客家民居四角圍龍建築的典型代表,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圓地方、天地人一體同春高超設計理念的完美展​​現。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公告為“不可移動文物”,興寧市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特色古民居”文物予以保護。

05.接地氣!客家古民居也很“潮”

閒置多年的老屋

變身現代民宿

你就說咱時尚不時尚

於1943年建成的鈞質樓,今天長這樣↑

梅江區三角鎮鈞質樓保留客家經典元素,創新設計了“空中魚池”、讀書區、茶室、吧台等區域,原本古樸的房間變成商務套房、榻榻米房間、星空房間等多種房型,古民居搖身一變,成為現代民宿。

破敗不堪的老宅

變成創客空間

了解一下!

擁有百年曆史的玉庭樓,於近年創辦的UTR週末創意集市從老宅起步,不僅搭建起了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平台,還為梅州各地的傳統手工藝人、創意達人搭建了文創交流的平台。

在玉庭樓內舉辦的琴瑟和鳴音樂會。

還有這些古民居……

蕉嶺廣福“九棟”古民居保護較為完整↑
梅縣區大黃村的古民居充滿客家特色的創意牆繪讓舊貌換新顏↑
“人境廬”現為中國客家博物館分館黃遵憲紀念館↑

想獲取更多的信息,請點擊關注金州資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