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的傳奇一生

了解金庸的人很多

了解查良鏞的人卻不多

人們熟知他肝膽柔情的江湖筆

卻鮮識他為國為民的家國情

查良鏞走在1950年的時光裡

那時他還不是金庸

外交官

這個年少時的夢想光芒萬丈

照亮他的26歲意氣風發

他從香港出發

腳踏山河

腳踏1937年的家仇國恨

想像自己將在外交舞台上揮斥方遒

走向新中國的首都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

“我們家本是相當富裕的

但住宅、園子都被日軍燒毀

母親與弟弟都在戰爭中死亡”

那年他14歲

立志“要在維護國家尊嚴上發揮作用”

1981年鄧小平接見金庸

富家少爺查良鏞

不知自己在14歲那年會有外交官的夢想

就像1950年

放棄外交官的夢想重返香港時

不知自己日後會成為武俠泰斗金庸一樣

大概離京踏出第一步時

他肯定也想過

此生與少年時“為國為民”的大俠夢再也無緣

但命運之繩草灰蛇線綿延千里

1981年,鄧小平接見了他

1982年,撒切爾夫人首次訪華前

專程繞道香港與他單獨會晤

希望在香港問題上他能站在英國一方

但他大手一揮

拒絕了撒切爾夫人的無理要求

1984年,胡耀邦接見了他

1985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立

他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港方負責人

兼經濟體制起草組成員

1988年,他又與查濟民提出“雙查方案”

為香港的順利回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有人說

幸虧他沒有把外交官的夢想堅持到底

否則刀光劍影的江湖里

沒有了華山論劍、沒有了降龍十八掌

沒有了郭靖黃蓉令狐衝……

那江湖該多沒意思啊

說這句話的人

一定不了解他

不知道在他的筆下

國才是一群江湖兒女的至高情懷

為國為民的途徑有很多種

他只是選擇了鮮為人知的一條而已

武俠泰斗,俠骨柔情

一讀金庸深似海

從此江湖是夢鄉

高曉松說:

“如果沒有金庸,

我們的少年時代該會是多麼倉皇! ”

如果說

古龍的江湖是快意情仇的決絕

那麼

金庸的江湖除了兒女之情

還有正義和家國的情懷

1954年

屬於武俠的時代乘著風呼嘯而來

一場武林門派間的爭鬥

使查良鏞就職的《新晚報》主編羅孚意識到

也許武俠連載

可以吸引更多讀者訂閱報紙

梁羽生連寫三部武俠後

暫時沒了新的想法

主編羅孚只好來問另一個武俠迷查良鏞

查良鏞說可以試試

把名中最後一字一分為二做筆名:金庸

這一試

就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武俠時代

這一試

就讓幾輩人有了共同的記憶

從動筆到封筆

17年間寫就的14部武俠部部經典名震江湖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魯豫說

金庸年紀很輕的時候有兩個傳奇

一個是

15歲就賺到一筆足以支撐他讀完大學的錢

另一個是

中學、大學期間被學校開除兩次

這兩個傳奇

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金庸一生的性格特點

善於經商、俠義精神

1957年

中國正處於大躍進時期

一向敢說真話的大公報

也緊跟浮誇風做虛假報導

一輩子堅持說真話的金庸主動離開了大公報

加入了香港長城電影公司

在那裡

開始了他一生的柔情

大公報館

金庸書法

“西施怎樣美麗,

誰也沒見過,

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

才子遇到佳人

金庸徹底被“長城三公主”中的“大公主”

秀外慧中的夏夢迷住了

有人笑他甘願為夏夢做一個小編劇

他回應說

“當年唐伯虎愛上豪門丫鬟秋香

不惜賣身為奴入豪門

與他相比我還差的遠呢! ”

夏夢戲稱他為“姚家阿姨”

他就取了鮮為人知的筆名“姚嘉衣”

莫笑斯人痴

痴心幾人知?

金庸

夏夢

不管旁人如何譏諷不解

金庸只是癡心不改

為夏夢量身定制了許多劇本

夏夢息影出國後

金庸又在自己主辦的《明報》上

大篇幅報導她的遊記

1979年

夏夢投拍第一部電影諮詢片名

金庸建議她取《投奔怒海》

果然大獲成功

雖恨不相逢未嫁時

明知這份感情不會有結果

但在金庸的作品中

無論是《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蓉

還是《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

抑或《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

一顰一笑都有夏夢的身影

金庸與夏夢

《神鵰俠侶》影視劇形象

孔慶東曾盛讚說

“金庸的小說,

既是一流的武俠小說,

又是一流的愛情小說”

大概因為他既有俠義的精神

又有可望卻不可及的愛情吧

他是一代武俠的泰斗

也是一生傳奇的情癡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他的一生

就像是一部武俠小說

前半生縱情恣肆、灑脫妄為

後半生心懷敬畏、不斷向學

他用出世的心

做著入世的事

金庸寫了這麼多武俠人物

本人最像哪一個?

有人這樣問過金庸的好友倪匡先生

倪匡說:像段譽

“段譽有絕頂武功,

朱蛤神功好像沒怎麼用過;

六脈神劍要緊時用不出,

斗酒時卻大派用場;

凌波微步要用來逃命……”

金庸自己也曾坦言

“如果在我的小說中選一個角色讓我做,

我願做天龍八部中的段譽。

他身上沒有以勢壓人的霸道,

總給人留有餘地。 ”

其實

現實中的金庸

又何嘗不是小說中的段譽

97版段譽

金庸出生的浙江海寧查家

康熙曾題詞

唐宋以來望族,江南有數人家

在家風的熏陶下

他自幼喜讀書,被稱為“書癡”

猶段譽被爹娘取乳名“癡兒”

段譽癡情王語嫣而無果

他癡情於夏夢而無果

段譽遠離榮華到處遊逛習得一身絕頂武藝

他自幼離家以一己之力取得諸多成就

1959年創辦《明報》

左手寫社評,右手寫武俠

排版工人總是等在桌前催促

苦心經營三十餘年

終於把《明報》辦成了香港最大的報紙之一

卻於1993年主動辭去董事局主席一職

他對一切都若即若離

像段譽一樣可不可能都是無所謂

凡做的一切

問心無愧就好

金庸與太太林樂怡

金庸在劍橋大學

很早之前有人問金庸

人生應如何度過?

他回答:“人生,就該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他寫武俠

開啟了一個新的武俠時代

被譽為一代宗師

功成名就後,金盆洗手

他辦報紙

《明報》成為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登峰造極後,掛冠而去

他做學問

全院七個系,他能教六個系

一覺自己學問不夠

81歲高齡又赴英國學習

他建書社

書舍建成後,退隱江湖

把雲松書舍捐出以回報社會

李白有兩句寫俠客的詩

說的應該就是金庸吧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