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梅州興寧馬燈舞傳承六百年*

“呀瑯呀瑯,叮噹瑯呀瑯叮噹……”陣陣歌聲從民居內傳出,一位78歲的老伯一邊靈活地扭動身子,一邊唱著歌。他是興寧馬燈舞的第22代傳承人羅耀華,“我跳了60多年了,至今後繼無人,真不希望這個文化消失。”他說。

馬燈舞是客家先人為紀念、弘揚、發展中原文化,具有獨特表演藝術形式的客家民間傳統舞蹈。明清時期傳入梅州,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主要分佈於興寧市大坪鎮。傳統馬燈舞含“十二月古文、拆字、打五更、補缸”四個環節,表演有說有唱、載歌載舞,曲調是獨特的馬燈調。流傳中逐步形成韻調歡樂祥和、抒情格調,引用通俗易懂的客家歌聲和語言,歌頌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

傳統民俗馬燈舞對客家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鄉音鄉情,也是在外遊子寄託家鄉思念的符號。

明清從江西傳入 是大坪最早流行的舞蹈

“七月裡來收割忙,細收細打粒歸倉……”朗朗上口的曲調,結合農忙農事的內容,接地氣的興寧馬燈舞來源於田間地頭的民間民俗藝術,凝聚著勞動者的勤勞和智慧。

馬燈舞源於東漢末年,明清期間,由江西傳入興寧大坪鎮,隨後逐漸演變成具有客家特色的傳統民俗舞蹈。馬燈舞也是大坪鎮流行最早最廣的舞蹈藝術品種,當年大坪鎮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馬燈團。馬燈舞成為當地人歡慶太平盛世、營造熱鬧氣氛的一項民俗活動。

“興寧馬燈舞表演是模仿皇帝女兒在民間遊玩的場景。”羅耀華介紹道,馬燈舞主要由馬燈小姐(阿旦)、打浪傘小丑(阿醜)、兩個馬郎官、四個配舞、車夫、丫環、引路者等角色組成,有紙馬、花車、鯉魚、雄雞、花扇、絲巾等道具,伴奏樂器則有鑼鼓、二胡、笛子等。 “阿醜這個角色是最辛苦的,要不停地跳、不停地扭動身子,同時要會說會唱,逗觀眾笑。”羅耀華當了60多年的阿醜,表演技藝嫻熟。

馬燈舞最重要的道具是紅、白兩匹馬,用竹織成的馬身,長約1.4m,用紅布或白布圍裹,再配上其他顏色、線條、裝飾物,馬身中間騎坐部位留有能容一人腰圍的孔。表演者把馬套在腰間,並用布條纏在肩上,腿以下部位隱在馬身中,在馬身兩側各掛一塊畫有穿長靴的人腿的畫布,看似騎馬的姿態。 “最早是叫‘打馬車’,然後是‘打馬燈’,現在才流行叫‘馬燈舞’。”羅耀華說。

據介紹,傳統馬燈舞包含“十二月古文、拆字、打五更、補缸”四個環節,整場節目長達2個小時,表演有說有唱、載歌載舞。

“十二月古文”也叫“十二月生產謠”,內容是從正月唱到十二月,歌頌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讚譽客家農民艱苦勞作,從年頭到年尾辛勤勞作的精神。最特別的是該環節要“打四圍”,即表演者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要面向群眾,讓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表演。 “拆字歌”的表演,歌頌了客家勞動人民質樸的性格;“打五更”則再現了客家人夜以繼日勤奮勞動的情境;“補缸”反映了客家人誌在四方外出謀發展的志向。 “馬燈舞四個環節都緊扣現實生活,表演形式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羅耀華說,馬燈舞是大坪鎮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舞蹈。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近年來,羅耀華對馬燈舞進行創新改編,原本2小時的表演壓減成6分鐘,內容方面,“十二月古文”改成“打四季”;角色方面,4名配舞增加至16個……“只有創新,馬燈舞才有活力,才能不斷發展。”羅耀華說。

兒時美好記憶是坐在爸爸肩上看馬燈舞

在很多興寧大坪人的心間,鄉愁便是小時候坐在爸爸肩上看馬燈舞。

“小時候長得漂亮,常常被舅舅叫去當阿旦,可開心了。”在外地工作的黃金莎回憶道,過去在大坪鎮,馬燈舞是十分常見的,每個村都有自己的馬燈隊,隊長會在村里挑選適合的角色。 “但父母怕影響學習,我只當過兩次阿旦。”黃金莎嘆息說,有機會還會想嘗試跳一次,那回憶太美好了。她說,馬燈舞的歌詞她早已忘記,但曲調還記憶猶新,因為那時候聽得太多了,說完她便輕鬆地哼出了一首“拆字歌”。

“哎呀!我們可愛看馬燈舞了,一到過年就期待著這場表演。”同樣在外地工作的羅棟強說,馬燈舞在他的腦海裡很深,已成為鄉愁的符號。他說,小時候聽到有馬燈舞表演,就十分興奮,早早叫上玩伴,搶占舞台最前邊的位置排排站好,等著看表演。有時候來晚了,看表演的人早已圍成了幾大圈,小孩子們就拼命地擠到最裡層,或者佔領人群外制高點翹首而望。

“馬燈舞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中是很重要的,小時候看馬燈舞,長大後跳馬燈舞,是村里每個孩子的夢想。”羅棟強說。


老師正在手把手教學生跳馬燈舞。

黃群是大坪鎮大塘村馬燈隊的帶頭人兼隊長,他退伍後回到家鄉成立了馬燈隊。 “我之前是在文工團當兵,有拉二胡、打鼓等表演基礎,回到家便組織村民一起做好馬燈隊。”黃群說,每當春節、元宵等重要節日,村民們齊聚一堂觀看表演,村子熱鬧非凡,大家其樂融融。對黃群來說,馬燈舞不僅為村民帶來了歡樂,更為自己帶來了一段姻緣。

“我和我的夫人就是跳馬燈舞認識的,同台表演有二十多年。”年過六旬的黃群回憶道,當時他們同台表演,黃群是領隊,負責樂器演奏,妻子黃勝英則擔任配舞。那一場馬燈舞是黃群組織的第一場表演,同時也是黃勝英第一次上台跳舞。就這樣,他們因舞結緣,從同台第一場表演至今,夫妻搭檔表演馬燈舞已有上百場。

當問起黃群為什麼不挑選妻子飾演主角阿旦時,他很認真地說:“因為有比她更適合的人。馬燈舞講究的是團隊合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有私心去破壞表演。”正是因為黃群做事認真負責,將馬燈隊做得有聲有色,妻子黃勝英心生愛慕,最終兩人走到一起。

民間藝術家對馬燈舞的評價是,該表演質樸粗獷,伴奏只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敲擊節奏,營造氣氛;表演節奏明快,每個表演者的動作有張力,變化莫測,高潮迭起;歌詞淺顯易懂、曲調輕快悠長;人物形象皆具濃郁的鄉土氣息,是老百姓喜愛的土生土長的民間人物形象。特別是誇張嬉戲富有喜劇色彩的情節,讓人看了心情輕鬆而愉悅。凡農村風俗應有而無所不有,是一幅幅流動的明麗天然、生動活潑的風俗畫,更是剪不斷的鄉愁記憶。

加大保護力度 綻放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以前村村打馬燈,陣勢浩大。”羅耀華說,在馬燈舞鼎盛時期,大坪鎮十幾個村都有馬燈隊,大家都熱衷於參與,也都特別愛看。

但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馬燈舞的表演日漸式微,傳承人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能把整首傳統的馬燈舞詞曲都寫出來的人,屈指可數。”興寧市文化館館長陳小莉說,面臨如此困境,若不採取有效措施,馬燈舞很快就會退出歷史舞台。

“以前過年過節,或者哪戶人家有喜事就會請馬燈隊來表演。如今過年都很少見了,更別說平常了,真的挺懷念。”大坪鎮村民黃阿姨有些遺憾地說道,希望馬燈舞能重獲新生,更多地出現在舞台上。

“很少年輕人願意來學,如今留在馬燈隊都是四五十歲的大叔大媽。”羅耀華說,他們有的是生意人、保姆,或者是全職媽媽,等到有演出時,大家才聚在一起排練。 “為了達到演出效果,都是提前兩個月準備,每天晚上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排練。”羅耀華說,如果再不傳承,馬燈舞將面臨失傳。

對於客家人來說,馬燈舞具有認同價值,它讓出門打拼的人產生無限的思鄉情,古式古裝的馬燈舞散發出濃濃親情友情。馬燈舞也是客家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保護馬燈舞對於豐富客家文化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2011年,馬燈舞被列為梅州市級非遺保護項目。

近年來,興寧各級政府部門加大了對馬燈舞的傳承保護力度,引導民間藝術家通過不斷完善傳統的馬燈舞詞曲,創作馬燈舞內容詞本、山歌劇、客家山歌等形式,讓馬燈舞煥發新活力。在表演人才培養方面,興寧發動組織各村曾演練過馬燈舞的人才,提供歷史資料,定期培訓新人。


《馬燈舞》於2011年被評為梅州市級非遺保護項目。

“文化館以文藝’四進’的形式,同非遺工作相結合,多次派出輔導幹部下鄉到各鄉鎮輔導演員排練馬燈舞。”陳小莉說,通過舉行“傳承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的活動,利用傳統馬燈舞曲調結合現代題材、紅色題材編寫適合中小學生表演的馬燈舞。

今年,大坪鎮中心小學成立了非遺少兒傳承隊,將傳統的表演節目少兒化,馬燈舞在保留其內涵及表演規則下,改編成更適合少兒表演,符合青少年健康向上主題的方向,制定了一系列表演方案和排練計劃,作為學校保留表演節目進行長期展示演出。通過不斷創新,表演形式的變化和更新,馬燈舞逐漸綻放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