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鄉情——廣東最不該錯過的美食之城

廣州向南,高鐵二十分鐘,可以到達一個好吃的城市。它不像順德、潮汕那樣在全國聲名大噪,只是安靜地經營著屬於自己的美食風格。這座相當低調,卻又充滿驚喜的寶藏小城就是中山。

名副其實的鴿王

中山華僑從國外引進優良鴿種,和本地鴿雜交出了一種體大肉嫩、胸肉厚的混血鴿種,這就是中山人愛(吃)了一個世紀的石岐乳鴿。

最經典的紅燒脆皮乳鴿,要用剛出生10天—12天的妙齡鴿,體重只有四兩。先醃製再晾乾,最後生炸,鎖住肉汁水分,炸到外皮油亮酥脆。

先嗦汁,後旋轉著擰下腿。脆脆的外皮裹著香滑細嫩的肉,骨頭酥脆,嚼一嚼,香氣入骨。

鹵水鴿是另一種風味。講究的店要現點現鹵,在秘製鹵水里浸半小時,趁熱撕開,連皮帶肉滑嫩爽口、悠香入味。胸肉厚,肉香更濃,可撕下來浸在滷汁裡,慢慢享用。

顛覆你的魚肉觀

在中山有一種魚,咬一口……居然是脆的?

這種皮爽肉脆的魚,便是脆肉鯇。脆肉鯇是草魚的一種,但因為水質和蠶豆餵養等原因,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可謂游動的膠原蛋白。

脆肉鯇奇特的口感,激發了中山人的創作欲,最多一次,做出過108種花樣。想體驗脆肉鯇的妙,這幾樣最經典:

豉汁蒸魚腩。用豆豉、蒜蓉辣椒清蒸,爽脆多汁,保留魚腩豐盈的油脂感。

魚肉切薄片,最基礎的是用蔥薑爆炒,可以大口嚼,特爽脆。還有茶香魚片,裹蛋液油炸到酥酥的,再和鐵觀音爆炒,帶著淡淡的茶香。

泡進玉米湯、涼瓜湯,又成了奇妙的混搭風味。

當地人還喜歡清水打邊爐,保留魚肉原本的味道,汆燙十來秒,鮮爽彈脆。

涮鍋組合裡,常見的還有用魚茸加木耳碎捏成的魚丸,與韭黃的搭配也十分美妙,涮出來鮮甜可口。

剩下的魚頭和魚骨,猛火油炸,做成椒鹽、黑椒味,吃肉吮骨,簡直是喝小酒的神仙搭配。

魚腸也別錯過,油炸後搭配臘味炒飯,鑊氣十足,油潤!

高手在民間

中山菜式更多來自於民間,同一道菜,經不同人手,選料、調味也不盡相同,多了分隨性和野氣。

中山名菜扣肉,口味香濃卻清爽不膩,是因為漂油方式和梅菜扣肉稍有不同。用釘板在肉皮上紮滿孔,使油脂溢出,再炸逼出油分。最巧妙的是肉片裡夾著的荔浦芋頭,又粉又糯。

廣東人煲鯽魚湯,常見的經典搭配是眉豆、馬蹄,而中山人還給鯽魚找了新的靈魂伴侶:半生的綠皮芭蕉,煲出不同滋味。

中山和順德、廣州地區都喜歡煲姜,趕到七八月,正好是子薑季節,要試試子薑排骨。子薑用白醋、冰糖、鹽煲10個多小時,直到裹一層透亮的糖漿,入口酸甜綿軟,後味還有點辛辣,是當地人的夏日法寶。

驚豔的還有蝦籽柚皮。苦澀的柚皮,經過細心處理,再用魚湯慢煨,輔以蝦籽,柔嫩化渣,鮮濃入味。光湯汁,就能配一大碗飯。

中山菜裡,沙溪菜很有代表性,講究原汁原味,粗菜精做,不過多追求造型、擺盤,樸實又親民。

沙溪牛肉有名,傳統做法是用紫蘇浸牛肉,牛肉鮮嫩還散發著紫蘇獨有的清香。

沙溪版本的煎堆也很不同,有包著豆沙餡的紅薯煎堆。

超大個的空心煎堆,切開後,柔韌香脆。

鹹淡水小海鮮

珠江入海口的中山,鹹淡水互滲,少了河鮮的土味和海產的腥氣,這裡的水產格外鮮香細嫩。

南朗鎮的水蟹,鹹淡水滋養的大青蟹,用兩三年時間,體重能達到兩斤。鉗子跟人手一般大,活脫脫“青蟹滅霸”。

如此兇猛的傢伙,吃起來卻水靈得很。清蒸,蟹汁如泉湧,先用吸管喝湯,再拆肉,又嫩又鮮。

懶人福利的水蟹羹。拆蟹取肉取膏,用蟹汁做湯底,再配上蛋花、絲瓜,鮮甜了得。

除了巨無霸,當地還有可愛的迷你蟹,叫“蟛辣”,雖個頭小,但膏和肉卻紮實飽滿,吃法也更有煙火氣。椒鹽爆炒一大盤,又嚼又啃,有滋有味。

或只取蟹身,用豆豉清蒸。

不嫌煩,一個個掏出雌蟹黃,蒸一盆原汁原味、色澤金黃的“禮云子”,堪稱農家菜的至尊禮遇。

白鴿魚,肉質細膩,適合做豉汁或香煎。

黃沙蜆,最家常的做法是用蒜蓉豆豉清蒸,蜆肉肥厚,豉汁入味。

小白蝦,肉質滑嫩鮮甜,每一隻都包著滿滿的籽。

數不清的小吃

正餐結束,來看看小吃。

廣東盛產鯪魚,古鎮人拆肉去骨,手打成泥,壓成一個個小圓餅,熱油裡半煎半炸,就是鮮爽彈牙的海洲魚餅。

把肉餡釀在青椒、茄子、苦瓜裡,變成魚肉版煎釀三寶。

三鄉瀨粉,是離了三鄉鎮便不可複制的美味,必殺技是當地山泉。泉水和的米漿,經孔洞瀨成細長的米粉,澆上豬頭骨熬製的湯底,米味香濃,輕輕一吸,粉就溜溜地進了嘴裡,滑嫩無比。

澆頭也豐富,邊肉、腸仔、牛腩、叉燒任你選擇,貪心的還可以來個雙拼。

如果你是姜味愛好者,可以試試傳統月婆雞瀨。用薑片、米酒炒製的文昌雞,香味濃郁,大補。

還有用手瀨出的茶果湯,比瀨粉更粗,米香味更足。湯底是用蝦膏煮的,是濃濃的鮮味。

三鄉有名的不止瀨粉,還有茶果。泡好茶,體驗一把地道的中山式下午茶。

蕉葉仔。用蕉葉包裹著的可愛糯米糰,咬開柔韌的外皮,就會扑出甜甜的豆沙,還有蝦米花生的鹹餡,對甜鹹兩黨都很友好。

最中意的是欒樨餅。欒樨葉汁給米粉染色,蒸出的灰綠色桃形小餅,散發著植物的天然清香,吃起來有種淡淡甘甜,清涼下火。

喜歡吃苦的朋友可以試試“三丫苦”,同樣是植物糕糰,口味烈的多,如同固體中藥,回味清甜。

蘆兜葉裹粽是中山人的傳統美食,包好的蘆兜粽像小臂一樣又長又粗。傳統切法不用刀,而是撕下一條蘆兜葉,切分成片。還可以小火慢煎,香氣更足。

中山人的清晨與深夜都可以從一碗粥開始。

比起廣東其他地區,中山人入粥的食材也有點看頭。豬骨、肉丸、雞肉、鴨肉、蜆肉、韭菜、豬血,甚至蠶蛹、蟾蜍……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