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鄉情——涼茶,廣東人的“自討苦吃”*

炎炎夏日,碰上熬夜加班又吃了一大堆垃圾食品,沒什麼比喝上一碗正宗涼茶更讓廣東人安心的了。

一碗涼茶下肚,整個口腔頓時充滿了濃郁的苦味。舌尖微麻,咂一咂嘴,剛剛的苦勁不用過多久便開始回甘,整個人立馬就精神了!

不用懷疑,涼茶就是廣東人的“救命水”!

街頭巷尾的“老字號”涼茶舖,都承載了廣府人民滿滿的味覺回憶,對於廣東人來說,在茶舖飲涼茶,依舊是生活裡最具人情味的。

涼茶是傳統中草藥植物性飲料的通稱。廣東涼茶是中國傳統涼茶文化的代表。

涼茶“既不涼、也不是茶”。它是廣東、香港、澳門地區民間常用複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

涼茶是人們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特徵,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總結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等功效的飲料。

涼茶的起源

涼茶盛行於兩廣、港澳地區,與嶺南氣候和水土有很大關係。

嶺南古為百越之地,多瘴氣,染上後,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為不治之症。

所以,淮南王劉安諫漢武帝遠征嶺南時說:“南方暑濕,近夏瘴熱,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

《素問·異法方宜論》曾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宋代陳昭遇在《太平聖惠方》中指出:“嶺南土地卑濕,氣候不同,夏則炎毒鬱蒸,冬則溫暖無雪,風濕之氣易於傷人。”

廣東人為什麼要“自討苦吃”?

根據中醫理論,應是廣東地區太過炎熱濕潤,超出了機體的調節限度,因此易誘發如脾胃濕熱、濕溫、暑濕等濕熱症候。廣東人經常提及的“上火”其實就是“濕熱”中“熱”的體現。

公元306年,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嶺南,由於當時瘴癘流行,他潛心研究,留下了針對嶺南氣候特徵的大量醫學專著,其著作《肘後備急方》卷二“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第十五”中,就記載了很多治療嶺南熱毒上火及傳染病的藥方,並流傳至今。

後人據葛洪的醫學理論,結合百姓在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以藥性寒涼、解暑消毒的中草藥配成各種各樣的涼茶熬水來喝,並開設銷售的涼茶藥店、攤檔、作坊,隨著社會需要,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深厚嶺南文化底蘊的涼茶。

涼茶聲名遠播

由於涼茶具有清涼散熱、解暑去濕的功能,而且不論盛夏隆冬,四時可服,因此,涼茶成了嶺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很多廣東人,面對一些類似“濕熱”的疾病或者剛開始感冒時,第一反應並不是去看醫生,而是喝涼茶。

涼茶的藥力靠火候,所以每次要煲足5—6個小時,煲製過程中不能離開半步,要用竹棍拌勻,保持藥材的味道均勻。

煲好以後,還要焗上一段時間,等待藥味的滲出。這樣煲出的涼茶,色澤濃郁、藥材裡的味道完全滲出,用瓷碗盛著,配著陳皮,一口飲下……嘶,那滋味確實銷魂。

廣東涼茶種類眾多,按口味可分為苦茶、甜茶兩種。苦茶就是以辛、苦、寒、涼的中藥為主的涼茶,如癍痧等;甜茶是以清潤甘甜藥材為主的涼茶,如茅根竹蔗水、羅漢果五花茶等。

按藥材使用數量,涼茶又可分為“單方”和“複方”。 “單方”就是只使用一種藥材熬製的涼茶,“複方”就是用多種藥材熬製。

據統計,2006年,涼茶銷量已超過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銷量。銷售範圍覆蓋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等近二十個國家。

百年沙溪涼茶

在偉人孫中山故里中山市的西面有一座繁華小鎮叫沙溪鎮,鎮裡有一種婦孺皆知的百年中草藥涼茶,叫“沙溪涼茶”。

在涼茶的大本營廣東,沙溪涼茶是少數擁有“國藥准字”批號的幾家企業之一,也是商務部公示的首批“中華老字號”,更被列入廣東省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涼茶界的一塊金字招牌。

沙溪涼茶歷史悠久。早在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沙溪涼茶”由廣東省香山縣隆都塔園村(現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塔園村)黃匯首創發明。

黃匯,生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自幼家境貧寒,15歲起便自食其力,當轎夫謀生。雖然出身貧寒,但有憐貧濟世之心,他潛心攻讀《傷寒論》等醫書,收集民間古驗方,經常利用抬轎外出機會採集中草藥為窮人治病,經名醫指點,他終於整理出一個良方,取名“黃匯涼茶”,專治感冒、勞倦傷寒等,並治好了很多人,於是名聲大震。

這就是沙溪涼茶的最早雛形。

▲沙溪涼茶創始人——黃匯。圖源中山市檔案館

沙溪涼茶是以崗梅、金鈕扣、蒲桃、臭茉莉、野顛茄五種原料為配伍組成,以陰陽五行及臟腑經絡學理為理論基礎,五種藥物相互協同而增進療效,相互抵消而消除毒副作用,以達到諸藥合用,共起清熱解毒、利濕化痰之效。用於外感熱病初起,症見發熱惡寒、頭身疼痛、口乾咽痛,或內挾痰濕,而兼見咳嗽痰多,胸脘脹悶,肢酸體倦等症。對於濕溫病脘悶體倦、骨節酸重,效果尤佳。

現在,“沙溪涼茶,能治感冒的涼茶”,已成為當地人們祛病的口頭禪,膾炙人口。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涼茶作為唯一的“食品文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名聲大振。

其實,嶺南人飲用涼茶歷史悠久、相習成俗,並與粵劇、粵菜、粵語等,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

如果你來到廣東,有機會一定要走上街角的涼茶舖,品嚐一杯正宗地道的“廣東涼茶”,勇敢品味“嶺南文化之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