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文摘——莊子的故事告訴你 永遠都不要考驗人性*

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是不可直視的,一個是太陽,一個就是人心。

而幾千年前,莊子就深深懂得了這個道理,故事的由來,還要從“莊子試妻”說起。

莊子有一次出去遊山玩水,路過一處墳場,看見一座新墳邊上坐著個全身裹素的年輕美貌女子,手裡拿著一把大白扇子,正一下一下地使勁地扇那墳。

莊子看了很奇怪,上前問她在幹什麼,女人回答說,墳裡埋的是自己的丈夫,活著的時候兩個人感情甚篤,丈夫死了也不捨得撒手,遺言他死後如果她想改嫁,要等到辦完喪事墳土乾了才行。

可是這新蓋的墳土什麼時候才會幹呀?急死人不償命,所以自己就坐在這兒扇,扇扇扇,讓它快點幹。

莊子聽了心裡暗笑,虧她說生前相愛,還這麼急著去找第二春,若是不相愛,那要怎樣?他這時已得道,會法術,看見年輕漂亮的女人忍不住想獻獻殷勤,說你力氣太小了,我來幫你,拿過那把扇子幾下就把墳扇乾了。

女人大喜過望,把扇子送給他,然後自己向著新生活飛奔而去。

莊子回到家中,坐在客廳,手裡擺弄著那把扇子還在不住地感慨。莊子共娶過三任太太,前兩任一個得病死了,一個犯了嚴重錯誤被莊子休回了家。現任太太姓田,年輕漂亮不說,出身於齊國貴族之家,放在現在那就是個高乾子女。她聽見老公神神道道地邊扇邊唸叨,就問他發生什麼事了,莊子一五一十把扇墳故事講了一遍。

小田聽後很生氣,罵那個女人不要臉,這麼薄情寡義的女人真是世間少有。其實小田在心裡更氣的是莊子對漂亮寡居女人獻殷勤,還收了人家贈予的扇子。

莊子聽了老婆的話不陰不陽地念了四句詩:

生前個個說恩深,

死後人人欲扇墳。

畫龙画虎難畫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過了幾天,莊子突然病了,越來越重,小田天天在床邊垂淚,莊子對她說:“我病得這麼重,只怕是好不了了,可惜前兩天那把扇子讓你給撕了,要不然正好留著給你扇墳。”小田哽咽著說:“你放心好啦,我怎麼著也算是個知書達禮的人,肯定會從一而終的,絕無二心。你如果信不過,那我就死在你的前面好了,這樣可以表明心跡了吧?”莊子一聽道:“聽你這麼說我死也瞑目了。”說完就咽了氣。

莊子死後第七天,他家突然來了一位楚國的貴族青年,風流雅緻,英俊瀟灑。自稱曾經和莊子有約要拜他為師,現在登門拜訪。聽說莊子已死,那人忙到靈前祭拜,洒淚說自己無緣聽先生的當面教誨,願意為先生守靈百日。

而在守靈的時候,這小田漸漸迷戀上了青年的英俊瀟灑,半個月以後,小田就請他給他主人轉達想結秦晉之好的願望。

青年表示非常樂意,於是小田自己脫下守孝的素服,換上彩衣,塗脂抹粉準備妥當。

當晚,大堂上燈火輝煌,兩個新人在花燭之下真是璧人一雙,交拜完畢,入了洞房。

正在要脫衣上床的時候,新郎突然緊皺眉頭倒地不起,奄奄一息。老僕說他主人這病由來已久,每年都犯,沒藥可治,只有一樣東西用了立即見效。小田急問是什麼東西,老僕說:“只有人的腦髓可以救他。

於是小田就拎著斧頭去了莊子墓地,雙手舉起斧頭就劈了下去。為什麼?她想要莊子未乾的腦髓,救治自己的新歡。

剛劈了兩下,就見那棺材蓋被推開,莊子在裡面嘆了口氣挺身坐了起來!

原來老莊沒死!老莊從棺材裡面出來,獨自走到房間,拿出酒來,自己一人悶聲痛飲。

小田和老莊本來感情甚篤,見他死而復生,打心眼里高興,對莊子軟語撒嬌,指望著兩人再做夫妻。

莊子這時已經大醉,說:“我讓你看兩個人。”小田轉頭一看,只見楚王孫主僕兩人走進屋來,大驚失色,回頭一看,莊子卻不見了。再回頭,哪裡還有楚王孫,原來他們都是莊子使用分身隱形法自己扮的。

小田羞愧交加,解下腰帶,懸樑自盡了。

莊子酒醒後,心中五味陳雜,把老婆放到了那個劈破了的棺材裡。

痛定思痛,得出結論:人應該順應人性,也就是順應自然,人性是測試不得的。

幡然醒悟之下拿過家裡的瓦盆為樂器,寫出一曲,倚著棺材放聲高歌。

大塊無心兮,生我與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終兮,有合有離。人生之無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見兮,不死何為!伊生兮揀擇去取,伊死兮還返空虛。伊吊我兮,贈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詞。斧聲起兮我複活,歌聲發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誰!

妻子死了,他讓內心的悲痛化為對生死的達觀和對世俗禮制的蔑視,鼓盆而歌。

後來,惠施死了。莊子失去平生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學術對手,悲從中來,在寫《天下》篇的時候,傷心往事,長想惠施,不知不覺為他寫了五百餘言,作為最好的紀念。

梓慶死了,也只是大哭三聲。

再後來,莊子覺得自己真的要與造物者相遊了,他的心情很平靜。

弟子們想厚葬老師,莊子倒覺得難過了:弟子們在這關鍵時刻並沒有勘破生死關。於是他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為珍珠,天地用萬物來為我送行,我的葬物還不齊備嗎?” 弟子們不覺垂淚,說:“我們怕烏鴉和老鷹吃老師您的遺體。”莊子笑道:“天上有烏鴉和老鷹來吃,地上也有螻蟻來吃啊,要是奪了前者的食物給後者享用,不是太偏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