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論壇——在海外私下換匯可能會判刑 即使不知情也不可豁免*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維城”消息,很多留學生的微信裡,都有一些生活在意大利或周邊歐洲國家的華人建群,裡面有賣熟食、點心的,也有賣奢侈品、化妝品的,還有租房、招工等的分類信息。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信息——在群裡說可以換錢的。

這些人提供的匯率通常比正規渠道更有吸引力,沒有手續費,而且還可以當面交易。

殊不知,一不小心,就會被騙,而且還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不久前,9名在莫斯科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在微信群內私下兌換外匯,被騙超過16萬元人民幣。

據報導,一個微信名叫“舊城以西”的人,在留學生微信群中以“幫助兌換外匯”為名,先後以匯款和微信轉賬等方式,收取9名留學生人民幣共計16.9萬元。但收到錢後,這個微信名叫“舊城以西”的人就消失了。

警方發現,其中3名被騙留學生把共計7萬元的人民幣轉入到了一個開戶地在哈爾濱的收款賬號。於是,警方凍結了這個賬號。

令警方驚訝的是,這個賬戶的持卡人發現賬號被凍結後,很快主動找到警方,說自己的賬號被錯誤地凍結了。

這個人說,這張卡是境外的一個朋友在中國國內經商、進行資金流轉使用的。其中涉案的7萬元人民幣,也是那個境外商人交代他代收的。

警方通過持卡人與境外商人取得聯繫。這名境外商人很快也來說明了情況。

這名商人表示,他確實給3名中國留學生兌換過7萬元人民幣的等值外匯,中間聯繫人就是微信名叫“舊城以西”的人。這名商人還向警方提供了大量證據,包括他在俄羅斯的銀行流水、他和被騙留學生的交談記錄,還有一些被騙留學生跟詐騙嫌疑人的聊天記錄。

目前,這個網名叫“舊城以西”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違法所得已被全部扣押,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在這個案件中,警方及時追回了留學生被騙的錢款。但其他留學生就沒這麼幸運了。

一位處理過換匯詐騙案件的英國華人律師介紹,自己的當事人也是通過微信與交易方聯繫,輕信了對方發來的經過偽造的銀行轉賬截圖,被騙匯款。

“私下換匯往往涉及大筆資金,加之此舉本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容易被不法人員盯上,使換匯者成為搶劫或詐騙對象。”

事實上,在歐洲國家,中國留學生、華僑華人私下換彙的現像一直較為普遍。其中一些人是出於日常開銷需要,一些人是覺得私下換匯比到銀行辦理更方便,匯率更優惠,但也有少數人是出於代購、代辦退稅等需要,或換取大量資金,或將自己的私人銀行賬戶提供他人用於資金轉賬,從中賺取酬勞。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私下換匯也可能給他們帶來牢獄之災。

英國華人刑事律師康清稱,換匯者無法確認現金出處,如果其來源是毒品交易或搶劫等犯罪行為,那麼一旦被查實,換匯者也可能受到牽連,即使並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