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粵叻——廣東人經常寫錯的七個常用粵語字:珧、姏、㝤、灺、餿、瘞、螄*

逢年過節,在廣東人的餐桌上總有一道菜,是用髮菜蠔豉和堯柱弄成的“發財好市”,其中的“堯柱”,是什麼傢伙呢?

海味店內,有一乾製的海產,叫“元貝”,又稱“干貝”,就是大家所講的“堯柱”。因為“幹”與“乾”同音通義,所以,有人將“干貝”叫作“幹堯柱”或“乾堯柱”。

“幹堯柱”的正寫是“江珧柱”。

“珧”,音“堯”,是一種海蚌通稱“江珧”,殼略呈三角形,表面蒼黑色,生活在海岸的泥沙裡。 《正字通》:珧,江珧,形似蚌。殼中肉柱長寸許,似搔頭尖,謂之“江珧柱”。

“江珧”之所以叫做“元貝”,除是貝殼類生物外,“元”是“第一”、“最好”及“大”的意思;元貝,即“最佳”的貨色也!

傳統的廣府婚禮,必然會有“大妗姐”在場打點敎路。 “大妗姐”,正名是“喜娘”,是中國傳統婚禮中照料新娘的婦女。

“大妗姐”的“妗”字,正寫應是“姏”。

“妗”,原是指“舅母”,宋代的《明道雜誌》稱:“經傳中無嬸與妗字……妗字乃舅母二字合呼也。”現今,廣東人叫媽媽兄弟之妻為“妗母”。

而“姏”,是解作“老年婦女”,多本字典注粵音為“蠻”,只有《廣州語本字》的詹憲慈說是“虔”或“妗”,並解“老姏婆者,老婦之狡者也”,詞海裡有“姏母”一詞,指擅於以好聽的話取悅別人的老婆子。

“大姏”在人家婚禮上,說盡好話,令人愉快,所以,雖是“老女人”,人家也回敬她為“大姏姐”,而不叫她做“婆”。

廣府俗語有句話叫“㷫過火屎”,其中的火屎的“屎”字,本字應為“灺”。 《廣東方言》一書中記載:“灺”,音“屎”,是“燈燭馀燼”的意思。順帶一提,坊間大部份字典,將“灺”注音為“址”,完全是受普通話讀音的影響。

廣府話“漏夜”一詞是指“通宵前的整夜”,簡單而言,是“連夜”之意。 “漏夜”的“漏”正字,是“㝤”。 《玉篇》:㝤,夜也。 《詩》曰:中㝤之言,中夜之言也。

而將“㝤夜”寫為“漏夜”,除“㝤”和“漏”同音之外,“漏”也有“計時”之意,加上“漏”字的見報率高,所以,現坊間一致以“漏夜”代替“㝤夜”;與此同時,亦有人會用“夤夜”一詞(夤,粵音“仁”),解作“午夜”和“深夜”。

餿,在粵語中有兩個讀音,一是“叔”,二是“哨”。

餿,是指食物變壞發出之酸臭味,食剩而棄掉的飯頭餸尾,俗稱“餿水”(音“哨水”)。農民常將那些餿飯殘羹供豬隻食用,遂叫做“豬餿”。

食物因受潮熱引起質變而發臭,是為“酸餿”(音“酸叔”);飯餸壞了而變味,必有酸味,故合稱做“酸餿”。 “酸餿味”除指食物壞變之異味外,一個人幾日都無沖涼,而發出的體臭,亦叫做“酸酸餿餿”。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四日,是中國盂蘭節,傳說地府鬼門關大開,故又稱為“鬼節”。中國百姓會藉鬼節,在街頭巷尾燒衣紙,布施十方孤魂野鬼,這叫做“燒街衣”。

中國習俗,但凡祭祀,總多燃香燭,燒冥鏹。冥鏹中,有“紙錢”一項,廣東人稱這類“冥鈔”為“溪錢”。

但“溪”,原意是指小河山溝,與“冥府”有何相干呢?

原來“紙錢”之“溪”音字,正寫應該是“瘞”,本讀近音“之”,而“之”與“計”的普通話音相若,再輾傳,粵音的“計”又與“溪”相近,故這個有“埋葬”和“墳墓”之意的“瘞”字,由原本普通話的“之”,變為粵音的“溪”。

“瘞錢”,本是“陪葬的紙錢”,後為流通陰曹的“錢幣”。現今,市面上銷售的地府內行使的紙錢,有兩種:一種是印刷精美如人間銀紙的,叫“陰司紙”;而另一種則是毫無設計之長方形黃草紙中鑿空錢型圖案的,這種才是“瘞錢”。

“螺螄”一詞並非少見,常見於廣西美食“螺螄粉”。但若然換在表達另一物件上,99%的人都會寫錯。

“螺螄”的貝殼上,有環棱,或有棘狀、乳頭狀突起的,可供食用,又叫做“螄”或“螄螺”;因其外殼有螺旋形和尖頂,與screw的狀態相似,故“screw”譯名為“螺螄釘”。

現在所有字典和敎科書都把“螺螄釘”寫為“螺絲釘”,其實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