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越是福薄之人越會有這3個“劣根” 早點斬斷福運自然來

《華嚴經》有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

人生在世,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有它的因果,而這個因果的根,就在自己。

人這一輩子,得失之間,起伏常有。也會有一帆風順,也會有挫折磨難。想要平安順遂,都離不開自身的努力!

正因所有的福氣,都要靠自己一點一滴積攢而來。所以,做好自己,才能有厚福。

而越是福薄的人,越會有這3個“劣根”,早點斬斷,福運才能來!

1、肆意為惡,禍延子孫

《增廣賢文》上講: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活一世,最怕的是做惡。一念慈悲即是天堂,一念噁心即陷地獄!

商朝末年,紂王生性殘暴,昏庸無道。

他不分青紅焚燒優秀官員;剖開孕婦的肚子觀察小兒的形狀;砍斷清晨涉水農夫的腳觀察骨髓;挖出王子比干的心臟檢驗七竅變化……

不僅如此,他還發明了各種殘酷的刑罰。其中,滴水刑更是令人談之色變。

據記載,這滴水刑源於一次“失誤”。

有位奴僕不小心將茶水倒在了紂王腳上,立即跪地求饒。而紂王只是下令綁起這個奴僕,接著在他頭頂上架了一個滴水的桶。

他說:“都說滴水能穿石,我倒要看看這個是不是真的。”

於是,他命人保證這個奴僕的一日三餐,並且每天往桶裡加水。而這一桶水恰好一天滴完。

隨著水滴時間的增加,那奴僕的頭髮也漸漸開始脫落,頭皮被腐蝕開,頭骨慢慢被滴穿。

而紂王還以此為樂,常常去參觀犯人被折磨的模樣。

這個殘酷的刑罰整整持續了兩年,奴僕終於在煎熬之中痛苦地死去。

幸好,他的惡行終究迎來了惡果。

姬發率軍討伐商紂王,擊敗商軍,紂王自焚而亡。

《周易》雲:“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意思是說,德行淺薄,但地位尊貴;智能一般,卻心高志遠;力量微弱,而身負重任,這樣的人幾乎都會遭受禍害。

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個肆意為惡的人,其惡果一定需要自己來承擔,不僅如此,還會禍延子孫。

所謂:祖上為善,善輩相聚;祖上為惡,惡感同罪。

要想家族代代興旺,福澤延綿,就要離惡行善。

人的後福,就看現在。

積善行德,改變命運。

2、輕言妄談,積怨損福

正所謂: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

有時正是那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帶來了不可想像的災難。

趙國有個愛講大話的方士,自稱見過伏羲、女媧、神農等等,常說自己已經活了幾千年了。

有一天,趙王受了重傷,大夫治療時說,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愈。

那趙王當即命人取那方士的血來,嚇得方士連連搖頭說自己只是吹牛。

可趙王哪里肯信,還是命人殺了他。

很多災禍,往往就是那一句話而引起的。禍從口出,引來了禍事,耗損了福氣。

3、貪婪無度,必有災殃

《法句經》有云:貪欲生憂,貪欲生畏;無所貪欲,何憂何畏?

人生在世,無所欲,於是無所畏懼。

正因有了貪欲,才生憂心,於是有了諸多煩惱。長此以往,災殃自尋。

有人問禪師:“什麼是慾望?”

禪師交代他第二天中午再來一趟,來之前不要喝水,不要吃飯。

那人按照禪師的意思,不吃不喝終於捱到了中午。

禪師問:“你現在是不是飢渴難耐呢?”那人猛地點點頭。

於是禪師帶他來到果林中,給了他一個大口袋,說:“你可以隨意去摘果子,不過只能帶回寺廟吃!”

那人在果林中逗留許久,直到傍晚才扛著滿滿一袋水果來到寺中。

這時,纏磨許久的飢渴再也無法忍耐,他迫不及待地抓出兩個大果子,大口大口地吞了起來。很快,飽腹感襲來。

禪師指著地上那幾乎還是滿滿地水果問:“你等待許久,背回來這麼多水果,卻沒有吃,那之前的辛苦有何意義呢?”

那人這時才明白,兩個果子便足夠充飢。而那多餘的慾望,其實都是強加給自己的負擔與累贅。

你總說生活無奈,你總怨福分淺薄,你總嘆人不如意,你怨天怨地怨父母,卻從未怨過自己。

其實,生活幸福與否,無關他人。

人這一生,福氣多少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父母給的,而是靠自己掌握的。

心存善念,口中積德,無貪無嗔,福雖未至,禍已遠矣。

《壇經》有云: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願你,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活成別人的眼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