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廣府傳統習俗正月十六行通濟 無閉翳

在廣府習俗裡面,不可不提正月十六行通濟,行通濟是獨具佛山特色的民間習俗,有“行通濟,無閉翳”(“無閉翳”,沒有煩惱憂愁)之說。

“閉翳”一詞有正字學者認為本字應該是贔屭。根據神話傳說,龍生九子:贔屭(粵音:備戲)、螭(雌)吻、蒲牢、狴犴(必岸)、饕餮(滔鐵)、蚣蝮(公福)、睚眥(崖字)、狻猊(酸危)、椒圖,此九子皆不像龍,各有不同。其中贔屭又名“蟲八 蟲夏(霸夏)”,貌似海龜,最擅長孭重。傳說贔屭在上古時代時常孭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興風作浪,危害民間,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就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貢獻良多。水治好之後,大禹擔心贔屭不聽話,於是就搬了塊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壓住它,壓到它喐不得其正,只能固定在一處。後來,此神獸逐漸擺脫“閉翳”之汚名,現已成為長壽及吉祥的象徵。好多古蹟勝地的石碑,基座都做成一隻類似龜的物體,正是傳說中的“贔屭”。

言歸正傳,佛山通濟橋位於佛山城區東南角佛山湧,過去,佛山湧是通往各地的主要水道,水路可通大沙、弼塘、簡村、石、奇槎各鄉,陸路可往大江、深村、石頭、潘村等地。明代以前,佛山湧是東平河支流,兩岸屋宇林立,人口稠集,商業興旺,交通頻繁,但一河相隔,來往十分不便。附近鄉人自動捐資建木質人行橋,可惜建橋年代與橋名無從查考。據《佛山忠義鄉志》記載,通濟橋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代隆慶二年(1568)、明萬曆九(1581年)多次由鄉中里人捐資重修木橋。明萬曆九年重修後,木橋可通馬車。後來木橋朽腐致毀。明代天啟五年(1625),由里人李征問、李待問兄弟倡建並捐資,修建三孔木石拱橋,於天啟六年(1626)建成,橋長120尺,橋面用潭州紅石鋪砌,橋中以巨石為柱,橋兩端有兩條巨木作橋墩,並建涼亭於左畔,方便過往行人歇息。橋名稱“通濟橋”。

民間流傳有關建造通濟橋的傳說:

原來,佛山湧岸邊有座小茶館,有一天來了個道士,手拿一個紅布包袱,坐下後,叫來白酒一大埕,大碗大碗地喝酒,不一會就喝得酩酊大醉,只聽他口中不停地念著“通吾困,濟吾貧”這句話,邊說邊走出茶館而去,有人看見那道士化作一道金光向遠處飄去。道士走後,人們發現那道士喝酒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個紅布包袱,打開包袱一看,原來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銀子。眾人認為這銀子一定是仙人所賜。再想那道士唸著那句“通吾困,濟吾貧”之意,是要我們在此地修建一座橋樑,解決群眾來往不便之困苦。於是決定用道士留下的銀子,重建了一座木石三拱新橋。新橋建成,用“通吾困,濟吾貧”前面的“通”、“濟”二字,取名為“通濟橋”,以應通達濟世之本意;又因橋的兩端各有土地社壇“通運社”與“南濟觀音古廟”,都是過橋前後必經之處,故各取其中“通”、“濟”一字作橋名,​​因而通濟橋又有“先通然後有濟”的寓意,也符合建橋的本意。

橋建成後,牌坊正面用“通”、“濟”二字題對作橋聯,左聯是:“通運貫千秋啟泰群黎興百業”,右聯是:“濟慈連廣宇匡同社稷共昇平”。對聯道出了建通濟橋“造福人民,百業興旺,國家興盛,百姓安康”的本意,也體現佛山人胸懷廣闊,心系家國,和通共濟,和睦相處,共建美好幸福家園的情懷。通濟橋位於交通要道,造型軒偉,是佛山古八景之一,稱“村尾垂虹”。至建國前,通濟橋歷經數百年,亦多次由民眾捐資修建。原通濟橋正面有“通濟古蹟”牌匾,牌坊正脊有“八仙過海”陶塑人物故事裝飾;左面題額上書“通津”;橋額上左側是一幅“梢公撐渡”圖;右面題額上書“勝境”;橋額右側是一幅“柳堤春曉”圖。建國後的1958年,通濟橋改建為水泥混凝土單孔拱橋;1960年改建為公路橋;90年代後期新建了三孔石橋,2001年1月落成。原橋上的對聯、書法、陶塑故事裝飾畫的內容均已改變。

正月十六行通濟習俗始於何時不可考,因有通濟橋才有行通濟習俗。習俗既成,使通濟橋一帶更加繁華興旺。橋畔岸,有廣東茶樓、永裕隆酒莊、雜貨舖、茅竹鋪、生菓鋪、爆竹鋪、衣紙鋪、當押舖等,著名的巧明火柴廠就在附近。原通濟橋上,按佛山當押行業“九出十三歸”的行例設計橋的步級(當押鋪付出9分押金給當物人,贖回原物時要付13分利錢,即小錢出,大利入之意),橋上台階一端為9級,另一端台階為13級。

傳統行通濟習俗,先經南濟觀音廟過牌坊(即今通濟牌坊側位置),步上13級台階上橋,經過橋面,再踏9級台階下橋經通運社(即今“生菜池”附近),此即為“九出”,再右轉至茶亭,由存院圍尾竇轉出,繞一圈後,再步上9級台階上橋,踏13級台階下橋,過牌坊經南濟觀音廟入普君圩,或往蜘蛛山前歸家,此謂之“十三歸”,一路通順轉個好運後,帶著“無閉翳”的美好祈盼歸家。

今新建的通濟橋也用水坭條,模擬傳統的九級和十三級台階,以保留“九出十三歸”的本意。只是由於道路的改變,以及交通安全等因素,行通濟時只能經牌坊踏“九級”上橋,再過“十三級”下橋,順序一次通過,不再繞圈過橋。因此,台階級數的方向作了調整,但也不違九出十三歸的本意。人們在新春活動結束時,舉家老少歡歡喜喜行通濟,祈求一年順景行好運。

過去行通濟習俗,於正月十六凌晨十二時,多有家姑帶新娶兒媳前來南濟觀音廟求子,在白衣觀音像前的大蓮花燈下扯燈帶(由該廟“廟祝”預先安置好紅白兩色燈帶),扯著紅帶喻意生女孩,扯得白帶喻意生男孩。直至正月十六清晨,前往行通濟的群眾絡繹不絕。正月十六舊俗行通濟,橋頭橋尾焚香燃爆竹,並買有頭生菜兩棵帶回家,敬奉在祖先神位後煮齋合家吃用。生菜,佛山民間俗稱“勝意菜”,是“生財”、“萬事勝意”之物,有行通濟,買生菜,順順景景、萬事勝意的好意頭。

建國後,通濟橋幾度變遷,南濟觀音古廟和通運社早已不存在,燒香焚燭的舊俗亦已廢除。 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民間行通濟習俗又逐漸盛行,一些商販看中商機,開始售賣竹紙製作的“風車”。 “風車”五彩繽紛,輕巧美觀,又有時來運轉、一年順景的好意頭,而且又是小孩喜愛之物,故行通濟者都樂意手拿“風車”過橋,後來沿襲成俗,取“一路風順”、“時來運轉”之喻。

不過,近年一些外來務工者及年輕人,由於他們不了解佛山民間傳統的行通濟風俗,未解行通濟買生菜的本意,過橋後隨手把生菜扔到橋下或“生菜池”,不明就裡者,誤以為是佛山行通濟的傳統習俗,每年行通濟扔掉的生菜達數千斤甚至上萬斤,成為近年行通濟的不文明陋習,急待有關部門加強宣傳引導,破除陋習。

每年正月十六行通濟的群眾達數十萬人,通濟橋一帶成了五彩繽紛的風車海洋。從元月十五日晚開始至翌日,僅十幾個小時,就有佛山人與慕名而來的外地人、中國人以及外國朋友,數十萬以至上百萬男女老少群眾行通濟。人人滿面春風,個個笑逐顏開,手拿各式隨風轉動的風車,一路歡聲笑語,通過橋寬僅6. 4米的通濟橋而秩序井然,而且是零事故,場面蔚為壯觀。

可見佛山人純樸優良的民情風俗,安定祥和、熱愛生活、嚮往幸福的社會新風已深入人心。 “行通濟,無閉翳”,祈求國強民安,成為佛山人特有的新春風俗。人們懷著歡樂的心情送走了新春,對新一年充滿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更添信心和動力投入新一年的工作。行通濟習俗,已經成為影響深遠、萬世傳承、佛山獨有的良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