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佛教的“寺”和道教的“廟”原來不是一回事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儒釋道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其中佛教由釋迦牟尼於公元前5世紀,在古印度迦毘羅衛國所創,並且在漢朝時期傳入我國。而道教則是完全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佛教與道教作為古代的兩大教派,它們之間相互借鑒和融合,深深地影響著傳統文化的發展。

寺廟是供奉神佛和僧道們修行的場所,人們也喜歡在閒暇之餘到寺廟裡燒香祈福,這裡環境清幽、氣氛莊嚴,燒香可以把自己的願望通過香來向神明傳達,這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事實上,如果嚴格劃分的話,佛教的“寺”和道教的“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不要把它們叫錯了。

首先來說一下“寺”。 “寺”原本是古代官署的名稱。 “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秦漢時期,朝廷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為“寺”,像漢代時御史大夫們辦公的地方都會稱作御史大夫寺,管禮儀的部門叫做太常寺。其中有一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的機構名叫鴻臚寺,佛教的“寺”也是由此而來。

東漢永平七年的上元節這天夜裡,漢明帝夢見一個頭上有日月光的金人,身長丈六,在殿庭上飛繞,自稱從西方而來。大臣告訴漢明帝這是來自西方的佛陀。漢明帝深以為然,決定派郎中蔡愔、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和佛法。大臣返回中原時,還帶回來兩名印度高僧,漢明帝十分隆重地接見了他們,並將僧人安排在鴻臚寺暫住。

第二年,漢明帝敕令於洛陽城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修僧院。為了紀念白馬馱經,將其取名為“白馬寺”,僧人在白馬寺翻譯經文,為百姓講經說法。自此以後,“寺”逐漸成為佛教建築的一種稱謂,在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

接下來再說一說“廟”。 《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彷彿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通過對文字“廟”的註解可以看出,最初的廟是用來祭祀祖先的,並且廟的規模在封建社會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在《禮記》中規定:“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同時,古人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對天地加以崇拜,歷代的帝王都會祭祀上天和土地。土地神源於古代的土地信仰,土地可以生育萬物,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孝經援神契》中也有寫道:“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古人將供奉土地神的建築稱為土地廟,因此“廟”也具備了供奉神明的作用。

道教自東漢中葉創立以後,以神仙崇拜作為其核心信仰,道教還廣泛吸收了民間的信仰,將土地神、火神、山神等信仰都納入其神仙體系裡。道教為眾多神仙立廟祀奉,興建了許多的道教建築,並且以“廟”來命名,如土地廟、城隍廟、山神廟、關帝廟、東嶽廟等等。

道教除了“廟”以外,最常見的建築是“宮”和“觀”,如人們熟悉的白雲觀、玄妙觀、青羊宮、紫霄宮等等。 “尹喜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周康王聞拜為大夫。以司觀望,故號此宅為關令草樓觀。即觀之始也”。文始真人尹喜在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天都要登樓觀星望氣。

道祖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尹喜請求老子講經說道,老子傳授尹喜食氣煉丹之法,並留下傳世經典《五千言》。 “觀”隨著文始真人的草樓觀開始,成為了道教的一種建築稱謂。 “宮”最初是帝王的居所,後來為了推崇神仙之道,敕建了供奉神仙的場所,將它們稱為“宮”,因此道教的建築也有了“宮”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