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花地仙緣:芳村黃大仙祠*

有求必應

普濟勸善

坊間關於黃大仙的故事,流傳甚廣,版本甚多。北方人說黃大仙即浙江人黃初平,在赤松山修煉成仙,號赤松子;而南方卻多有說他是東莞水南鄉人,曾拜葛洪為師,在羅浮山得道成仙,人稱黃野人,擅長煉丹和醫術。後來黃大仙祠也常贈醫施藥,所以人們一說起黃大仙,就想起“有求必應”與“普濟勸善”這兩句話。

廣東原有兩座黃大仙祠,一座在西樵山,一座在芳村大氹尾。西樵山那座後來搬到了香港,芳村那座始建於清咸豐年間,光緒三十年(1904)大修過一次。地點就在花地大氹尾,古祠北邊是花地河,東側是桃溪,西側是桃灣,按風水先生的說法,這是“泗水回歸,龍盤之地”。黃大仙祠位於珠江眾支流的環繞之中,將來必定香火鼎盛,如龍騰飛。

在這個道教的祠宮之內,既有神仙,也有佛祖,還有凡間的丞相,和睦共處,同享香花供養,倒是奇特的一景。不過,據傳魏徵是天上武曲星下凡,在鼓詞演義中,魏徵夢斬金角老龍的故事,家喻戶曉,也算是神仙中人了。中軸兩側為青雲巷,隔巷為屋廡,一邊是醫局、藥房,向貧病者施醫贈藥,有錢的隨緣樂助,沒錢的分文不收;另一邊是解簽及出售香燭的地方。

芳村的黃大仙祠,據說是廣東境內第一座以黃大仙命名的廟宇。但初建時頗為簡陋,香火也不算旺,直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發生了一件事情,才令它名聲大噪。

相傳當時的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的母親得了怪病,精神恍惚,茶飯不思,遍尋廣州城中名醫,卻俱束手,以致歷久不愈。服侍她的妹仔說:“老夫人的病,只有黃大仙可以治好。”李準趕緊四處打聽,才知道花地有間黃大仙祠,便偕母親到祠求醫,許諾若母病得愈,必重修廟宇,再塑金身。

祠中郎中認為李母並無大病,只是進補太多積滯而已,於是開了幾劑大瀉大消之藥,服後果然奏效。李準大喜,為了報謝神恩,便發動城中富商和海外僑胞捐資,請來能工巧匠,重修黃大仙祠,完工後捐款猶有剩餘,便在院後購得百畝果園,作為黃大仙祠的永久產業。

這座重修後的廟宇頗為壯觀,佔地達30多畝,若連院後的百畝果園也計算在內,當有130餘畝。

在當地老居民的記憶之中,那是一座規模甚大,閎敞輝煌的建築,前有牌坊、華表,浮雕盤龍、祥雲、飛禽、花卉等;祠額石刻楷書陰文“赤松黃大仙祠”,祠門兩側有楹聯:“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上款是“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孟秋上瀚轂旦”(即1905年)。石聯寬0.9米,長約1.6米,雕工精緻。聯上首正中刻有“萬興店”,右刻“楊教忠”,左刻“李石保”。據傳,萬興是當年佛山的一間石店,楊、李則是兩位雕石名師。二人各刻一邊,互相競技。楹聯的內容,說的是黃初平叱石成羊、白日飛升的故事。由此看來,廣州的黃大仙祠,是採納了黃大仙是黃初平一說。

黃大仙祠深三進,頭進大殿供奉黃大仙像,左供呂洞賓,右供魏徵。二進殿柱上懸一長聯,上聯爲“洞中別有乾坤,四周煙雨雲山,猶增勝概”,下聯已佚,據耆舊回憶,似為“祠裡自成天地,兩岸杏花橘井,仙留靈踪”(現為“永著仙踪”)。殿內供奉如來、彌勒、文殊,右側有觀音大士像,左為護法神韋馱。

芳村舊黃大仙祠

民國成立後,政府提倡破除迷信,黃大仙祠香客漸疏,先後用來開辦廣東婦女教育院和孤兒教養院。後易名為廣東省公立孤兒教育院、廣州市公立孤兒教養院。據統計,至1933年,在該院畢業的孤兒共有1100多人。

逢年過節,祠前廣場成了民眾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的場所,遊玩者絡繹不絕。同時舉辦義賣活動,不少文人雅士也會在當天到此揮毫義賣,籌集社會救濟資金。收入用於孤兒開支。

神仙洞府好逍遙,不似人間歲月銷。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鎮東街同安坊設憲兵司令部。黃大仙祠的道士逃光散盡,成了一座空祠,不少青磚木料被鼠輩拆去變賣。抗戰勝利時,黃大仙祠已是一片斷井頹垣,成了廢墟。

抗戰勝利後,1947年此地又復建為孤兒院。當時猶可見廢碉堡和被害者遺骨。

1949年以後,將重修的孤兒院改名為兒童教養院。後廢置。 1958年,政府大力宣揚破除迷信,普濟壇(黃大仙廟前身)被封閉,建築物被拆。

1967年文革期間,紅衛兵將其全部摧毀,普濟壇變成了耕地,相傳當時尚存一塊石碑,上書“赤松黃大仙祠”。

至道非凡要審知,

當仁不必用遲疑。

修行忽若無靈應,

還信神仙白晝飛。

“文革”後,人們在原址上辦起了一家包裝製品廠,利用當年孤兒院的禮堂做倉庫。 1980年代中期,在廠區內還能看到一些石刻對聯、浮雕石柱、石門楣及齋堂等遺物,拭去塵垢,斷碑殘篆,仍依稀可辨。

神仙上界道清虛

那個何親那個疏

修煉豈教人世識

歸真本是太陽居

1999年,人們在花地河畔,即舊祠的東南方,重建一座金碧輝煌的新黃大仙祠。新祠在設計上,力求與香港黃大仙祠保持風格統一,以清代宮廷建築模式作基本架構,融入了嶺南的傳統風格。打破舊寺觀建築通常是三進院落的小空間模式,引入現代建築大空間、大尺度手法,以明確的縱向中貫軸線進行佈局。

新祠門樓巍然壯觀,坐北向南,雄踞於祠的中軸線上,門樓正面刻“黃大仙祠”,上邊刻有“芳村勝跡”四個大字,門樓背面的大石刻有“花地仙緣”四個大字。兩塊巨石,都是福建漳州特產的麻石,各重六噸。和傳統的道教建築一樣,黃大仙祠也是分台基、屋身、屋頂三段式。台基高3.5米,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後出廊,通高抬升至18米,重簷歇山頂,觀瞻雄壯,有俯仰天地,超然塵表之勢,不僅是珠三角地區最高的神殿,而且是一座內部架空無柱的建築。

以主殿為中軸,向左右開展,左為關帝廟、斗姥廟;右為財神殿、孔聖殿;主殿左有呂祖殿、功德堂,右有觀音殿;均為三柱三間的方形建築,四角攢尖屋頂,通高13米。東有添福、西有添壽長廊各一條。主殿、觀音殿及呂祖殿的牌匾是廣州市文化局捐贈的,全部是用南越國禦花園遺址出土的秦代古松木板製成,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極其珍貴。 2006年評出的“荔灣新八景”,新黃大仙祠以“花地仙緣”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