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賣麻街的故事*

賣麻街在今一德路北側,海珠南路以東,建於南宋末期,形成街巷前,是江岸地,相傳為織網和麻皮的集市,因而得名。

 清《粵小記》載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在賣麻街有一莽漢,常自吹膽大威猛,有一回,一戶人家死了人,按民間的說法,人死後變為“喪煞”。到期要回喪家,稱“回煞”或“歸煞”,這天喪家的人都要外出迴避。但這個莽漢偏要留在喪家,說要見識一下煞神的模樣。晚上,果然見有人從屋簷飄下來,形色憔悴,隨後又下來一人,樣貌醜惡,手持金叉,好像是押送前面那個人的。他把金叉放在門口,兩人一起入屋。莽漢偷偷把金叉藏起,然後躺在床上假寐。一會,兩人出來,相貌醜惡者找不到金叉,跑來跑去,吱吱亂叫,聲如老鼠,幾次用指著床上,好像懷疑床上的莽漢就是偷叉賊。那莽漢乾脆坐起,揎袖握拳,擺出要與煞神較量一番的姿態。這時,雞啼幾遍,天色漸明,先來的那人待不住,先行升屋離去。相貌醜惡的煞神跳上床,扯開蚊帳,用力把莽漢的頭摔向左邊,然後飛上屋簷而去。莽漢痛得哇哇大叫,從此頭歪向左邊,再也正不回來了。

順治七年(1650),兩藩王攻陷廣州城,佔據老城作藩城,原老城的官署都被遷到南城。總督行台(總督行署)就遷到賣麻街的東段,即今舊部前北側石室的位置。布政使司署亦遷建於賣麻街。

康熙二十年(1681)撤藩。康熙二十二年(1683),朝廷下令原遷到南城的廣州官署衙門遷回老城。各府衙紛紛复遷,自歸德門以至大北門(即今解放北路、解放中路一線),東建院、司、道、府、廳、縣各署,西建駐鎮將軍、都統、武職等衙門。但唯有總督行署沒有搬回老城裡,仍在賣麻街。

舊部前在一德路中段北面。東段在道光時稱橫街。咸豐時,舊部前屬於賣麻街的東段。民國《廣州城坊志•賣麻街》引《香山縣志續編》載:“雍陌黃族始祖高風,宋代由省垣賣麻街遷居雍陌。”可以肯定,賣麻街在南宋時期已經有了。

清代咸豐年以前,賣麻街比現在長,今舊部前也屬賣麻街;東面接一德社(今靖海路以東的一德路段),西面接油欄直街(今海珠南路中段)。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任兩廣總督,兩廣總督署是他主持禁煙運動和反擊英軍的指揮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由廣州小北門附近越牆入城,先後佔領了廣州制高點觀音山和城外砲台,並佔大北門、小東門,城中各衙署均為敵據。兩廣總督署被炮火擊毀。

咸豐十年(1860),總督勞崇光在司後街華寧裡(今越華路民政廳處)建新的兩廣總督署。原賣麻街總督署的廢墟,後來建為聖心大教堂(俗稱石室)。廣州人為了紀念此地原為兩廣部堂,稱此街為舊部前,或舊部前街。民國拆城牆建成一德路後,舊部前街即東接一德路,西至玉子巷。而賣麻街東接舊部前、玉子巷南端,西接油欄直街。直到21世紀初這兩條街還在。

清代在賣麻街有一座烈女祠,也稱汪烈女祠。據說清初時此地住有一戶徽州人家,戶主叫汪采玉,其女名喜弟,幾歲大時喪父,喜弟已許配給了同鄉吳繼微。不久,吳返徽州,再不回來。喜弟守活寡,家裡貧窮,母親便受了別家的聘禮,把喜弟許配給人做妾侍。喜弟堅決不從,投井而死。乾隆六年(1741),官府旌表這位烈女,徽州人建烈女祠以祭祀。

在今大新路東段南側,石室東側,有一條白米巷,向南連接舊部前街。相傳這條街在明代時有很多米舖。直到清末,白米巷的米舖仍然成行成市。

被毀前的兩廣總督署

兩廣總督署被毀後,咸豐十年(1861),勞崇光與法國水師總鎮保谷芳德訂約,將廣州原新城內兩廣總督衙門舊址四十二畝六分地永租給法國建天主教堂,租銀六萬三千余文。土地交與法國天主教普行勸善會。

1862年3月3日,法國人再租教堂東南兩面之中鎮府署、馬房、轎班房、督標箭道,合共租借土地六十畝三分五厘,每畝年租錢一千五百文,前後兩項租錢合共制錢九萬余文,於每年12月15日由法國駐廣州領事送給中國地方官收存。

聖心堂由法國天主教普行勸善會興建。由法國工程師稽明章(法國人。天主教廣州教區的第一任主教)仿法國著名巴黎圣母院設計,做出模型,主持建築工作。稽明章把教堂地段逐步擴大,形成北至大新路,南至賣麻街,東至白米巷,西至玉子巷的教徒聚居區。同治二年(1863)6月2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建成後命名為聖心堂。

聖心大教堂

修築教堂的全部石頭,都是從香港九龍採來,用船運至廣州。從石頭打鑿到吊裝,全部用手工操作。相傳石室動工興建時,不少石匠都是來自揭陽河婆。在法國工程師主持下,工程進度十分緩慢。這天,河婆石匠蔡孝來廣州城石室工地探望同鄉,發現施工的方法大有問題,便當場指出種種不對之處,開始法國工程師不拿他當回事,經翻譯轉達後,工程師亦意識到蔡孝是個行家,於是虛心請教。蔡遂一一指出施工方案的缺點,法國工程師大為嘆服,立即聘蔡孝為總管工,擔任工程總指揮。

石室所用的石料全部由人工打磨,在沒有機械施工設備的情況下,蔡孝大膽採用土吊方法,終於把每塊重千多斤的幾千塊石料砌築完成。他的方法是在石塊邊旁先鑿有卯眼,施工時以鋼枝溶鉛貫串,把石縫扣緊,以鉛等物質代替石灰灌縫粘結,砌築工整,保證了建築整體的永久牢固。

富麗堂皇的教堂內部

石室的格局與形制基本上是法國巴黎圣母院的移植。由於其建造年代比巴黎圣母院晚700年,因此也吸收了其他歐洲哥特式教堂的特點,其藝術和技術更顯得成熟。

清光緒十四年六月(1888年7月),聖心大教堂建成竣工,歷時25年,耗資40萬金法郎。連同頤鐸園、主教府及附屬的中小學、醫院、育嬰院、神學院、門前店鋪,共佔地六十多畝。

聖心堂建成時,其南部地超過現在的舊部前街,到清後期光緒時,今舊部前街以南的地域已不屬聖心堂地,所以它的實際面積,約為五十六七畝(西界玉子巷,北界大新街,東界白米巷,南界舊部前)。現只存教堂、主教府和東面的頤鐸堂。東起白米巷,西界玉子巷,北鄰廣州市第三中學。面積比前縮小了。 1930年,民國政府收回石室。

最後說一下石室在文革時的遭遇。

紅衛兵在石室外批斗神職人員

1966年8月,聖心大教堂(俗稱石室)被紅衛兵砸了。紅衛兵把從教堂裡搜出來的書籍、衣物、宗教器皿和畫冊,堆放在教堂前的空地上,放火焚燒。最令人心痛的是,在教堂哥特式建築的巨大窗口上,原裝的拿破崙時代的彩色玻璃,被砸得稀爛,碎片散落一地。唱詩台上的腳風琴也被大卸八塊。紅衛兵們把神職人員押到空地上鬥爭,逼他們跪在燒書和物資的火堆前。焚燒後的紙灰漫天飛舞,就像一群群黑蝴蝶,直衝雲霄。

在砸了石室幾天之後,因為珠江電影製片廠想拍紀錄片,紅衛兵又把上次抄、砸、燒、鬥的場面重演一遍,以便拍攝。其後,石室做了紅衛兵堆放破四舊抄家物資的倉庫。大大小小的貨車每天往石室運紅木家私、玉石雕塑、古籍善本、綾羅綢緞,室內堆滿了,就堆到室外,壘起了一座座小山。珠寶、銀元、金條等小件貴重物品,則集中存放在教堂東側傳教士住宿的小樓裡。市人委派人來幫助清點物資,造冊登記。石室一度又成了垃圾處理場。

1979年7月,市政府重新落實了宗教信仰政策,開始籌備重新開放石室。 2004年7月,石室教堂進行第三次大修, 2006年秋季完成並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