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飯桌 中國人的團圓

飯桌之於中國人

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飯桌之於中國人

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在飯桌上

父母的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為長大後

我們接人待物的禮儀

在飯桌上

人情世故的牽扯與閒聊

構成我們最初的世界觀

我們對其既熟悉又疏離

在飯桌的光陰裡

我們離世界近了

卻離家遠了

空間與時間造成了心間的隔膜

難以抹平

可我們懂得借飯桌

去消融間隙

延續這份長情與愛意

有飯桌

就斷不了親情和聯繫

只不過,時過境遷

我們往裡多添了

一份尊重與傾聽

讓其變得更加值得珍惜

如果說,吃飯是世間頭一等大事。那麼,對中國人來說,飯桌則是一個家庭最精華的縮影。

葉聖陶的孫子葉永和回憶爺爺時,偏偏對家裡那張八仙桌的記憶尤為深刻。爺爺對自己的入席教育、飯畢禮儀,還有認字讀書,都是在那張八仙桌上進行的。

葉聖陶

有一次,葉永和急匆匆扒拉了兩口飯,放下碗筷蹦達著離開,不小心咣地一聲摔了門。葉聖陶見狀,噌地起了身,大喝一聲:“重新關一次門!”

葉永和見氣氛不對,倒是拔腿就跑,躲到了北屋,不肯出來。爺爺吃完飯,趁其不備,趕去北屋,揪著葉永和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要求他:“把門再關一次”。這次,葉永和才輕手輕腳地關了一次門。

在飯桌上,長輩教我們學會尊重,細化到拿碗筷的姿勢,夾菜的樣子;而我們,在飯桌上更多關注的卻是父母。我們記得吃魚頭吃得最多的是母親,最常把雞腿讓給我們的是父親,落實到行動上,便是動心思讓他們多吃一口好菜。

周星馳幼時家境貧困,每次吃肉,媽媽都毫不猶豫地把肉夾到他碗裡,自己只顧吃鹹菜。有段時間,媽媽兩個月都沒拿到薪水,好不容易從娘家周轉了一些錢,買了幾隻雞腿回家。沒想到飯桌上,他竟手滑,把雞腿掉到了地上,沾滿了灰土。媽媽氣不過,動手打了他。

周星馳(右四)一家合影

2001年,在一次節目採訪中,主持人舊事重提。周星馳這才說出自己的用意:他知道媽媽鐵定是連一口都捨不得吃的,所以故意把雞腿弄髒,“只有這樣你才會吃啊!”話一落音,周媽媽才記起,後來自己撿起了雞腿,用水沖了又衝,安心吃下。

飯桌雖小,卻藏著很多這樣的秘密。有些是父母的心事,有些是孩子的心意,大體總是明了的。可另一些,要反复去想,去咂摸,才明白愛有時被包裹得嚴嚴實實,不過是為了雙方體面。

周星馳和母親

飯桌,一面是對抗的地方,一面是和解的地方。我記得尤為清晰,小時候,每當與父母發生爭執,總是暗下決心:幾天之內能不見就不見,更不要同他們說話。

可母親卻總有法子同你和解,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種,便是發出吃飯邀請。

因為忙工作,平日里母親大多是用粗茶淡飯對付一口,可發生爭吵的那一天,你見她在廚房花大工程準備了幾道菜,而且還都是你平日里最愛吃的菜。挑不挑食、營養均不均衡這些往日里計較的,早就被她拋在了腦後,菜譜盡是按著你的喜好來。

飯成,無需多說,喊一聲“吃飯”,便是再明顯不過的和解暗號了。一家人,再怎麼,也得在同一張桌上吃飯。和和氣氣地坐下,安安心心地吃完,火氣也就消了一大半。

有爭吵,尚且還是有話說的。可若是兩代人隔閡大,各有各的心思,在飯桌上便聊不來,更尷尬的,是無話可說。

在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裡,父親老朱是頂級國宴班的大廚,退休了,蝸居在廚房。每準備一次家宴,他的認真程度都不亞於接待外賓。可女兒們並不領情,菜餚間蒸騰的霧氣是心間的隔膜。在一次家宴上,二女兒吃出了“煨魚翅的火腿‘耗’了”,認定父親是味覺退化。父親回懟:“我的舌頭好得很!”父女倆不歡而散。

《飲食男女》劇照

在最後一場家宴上,父女倆又為湯裡頭薑的用量起了爭執,二女兒堅持調料和配方都是按照母親那樣做的,記憶裡,他們就總為這一味爭吵。恍然間,老朱意識到了二女兒才是這個家的靈魂。

《飲食男女》劇照

家,不是一個形式上的屋簷,它需要顧忌,同時也是內心的堅守,默默的承擔,無私的付出。這些,其實女兒一直都做到了。家的內核,一在情,二在味。有了對家的新的理解,老朱的味覺也隨之恢復,重新獲得了生活的滋味,父女倆在飯桌上達成了真正的和解。

《飲食男女》劇照

飯桌,是團圓的地方。節日里,在外漂泊的人背上行囊,匆匆歸鄉。家里人一面等候,一面備好“滿漢全席”為其接風洗塵。晚飯時刻,一大家子終於聚在飯桌旁。

疲憊、紛擾、顧慮連著行囊一同卸下身去,對著再熟悉不過的面孔,一一問候,再一同品嚐家中滋味。於一次次的舉箸啟口中彼此慰藉,短暫卻也溫馨。

中國人的飯桌,大體相同,卻又各有各的不同。有喧鬧式的,有安靜式的,有精緻式的,也有隨心式的。可不管哪一種,裡頭都夾帶著一絲意味深長的從容和隱而未顯的哲學意味。

家人,是至親至疏。因為至親,所以惦念,跨越千里來相見。因為顧忌,所以話語要篩選斟酌,有所保留。但再怎麼說,有飯桌,就斷不了親情和聯繫。

吃家宴,既然為了每一次重聚,就必然也會見證每一次變革。從家宴到喜宴,從喜宴到滿月酒,再到學子宴,有飯桌就有喜,有喜就有團圓。

飯桌之上,有時光的變遷,也凝聚著我們每個人的歡喜和成長。相聚有時,坐在桌旁,豁達地看待每一位家人的改變,去接受,去尊重,這樣,團圓才有了更值得的意義。

飯桌之上,有爭吵,有隔閡,有和解,亦有團圓,它承載著數不清的意義。於中國人而言,飯桌是生活的落腳點,亦是全家的心安處,它是家的精髓,也是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