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史探——這條鐵路建成後 兩萬斤華工的遺骨被運回中國*

在美國,有一條全長3000多公里、穿越整個北美大陸的太平洋鐵路。它被譽為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條鐵路成就了現代美國。

2019年,太平洋鐵路建成150週年。鮮為人知的是,這個“19世紀最了不起的工程之一”是由華工用汗水和鮮血所澆灌。 10000多名華工參與鐵路修建,1000多名華工因修路喪生。有人形容:“幾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著一個華工”。

150年前的通車儀式上沒有出現華工的身影。 150年後,有更多人打撈這段歷史,銘記華工貢獻。

“我們無路可走,只好找中國人來試”

太平洋鐵路於1863年開始施工。由於西段工程沿線崇山峻嶺中多,還需穿越沙漠和沼澤地,不少白人工人畏難怠工,工程進展緩慢。無奈之下,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決定僱傭華工修路,其高管查爾斯·克勞克曾說:“我們無路可走,只好找中國工人來試”。

1865年的夏天,一批批華工們從廣東台山、新會、開平五邑地區出發,遠涉重洋來到美國,成為修路的重要力量。據史料記載,華工們每天干12小時,每週6天,自己負責吃住。

華工修建鐵路時的炒菜大鍋。

隨後的4年多時間裡,這些華工揮舞著鐵鍬、鏟子、鋼釬和大錘,在美國西部穿山越嶺,鑿隧道鋪鐵路。在鐵路修建後期,華工的比例在工程曾高達95%。

資料圖 鐵路華工使用過的道釘

正因為華工們的艱辛付出,1869年5月10日,太平洋鐵路提前7年竣工。

兩萬斤華工的遺骨被運回中國

修路的艱辛常人難以想像。

在那個沒有重機械設備的年代,這些或許一輩子沒看過雪的中國南方人經受住了嚴冬的考驗,全靠鐵釬等最簡單的工具和炸藥爆破,在堅硬的花崗岩山體下打穿了一條隧道。

旅美畫家創作反映鐵路華工主題的油畫《背井離鄉》。

他們在河谷上方2000英尺的高空,沿著陡峭的花崗岩和險峻的頁岩鋪設鐵軌,若兩側沒有立足之地,華工便懸吊在離河面1400英尺高的籃子裡作業。

在內華達雪山中最險要的一段,幾乎平均每鋪設一條枕木,都會有一名華工犧牲。單是在合恩角,至少有300名華工長眠於懸崖之下。即便現在,去這附近登山的驢友們還能偶爾發現當年華工留下的遺物。整個修路過程中,1000多名華工不幸喪生。

洛杉磯鐵路遺跡

鐵路建成後,華工們沿鐵路線往回尋找和挖掘有記號的工友或同鄉屍骨埋葬處,總共兩萬斤華工骨頭運回中國。

華工們被遺忘被排擠 生存艱辛

為慶祝這條鐵路建成通車,美國舉行了盛大的通車慶典。然而,厥功至偉的大部分華工們卻沒有受邀到場,現場只有一位華人監工。

央視《華人世界》截圖

慶功演講中說:這條翻越內華達雪山、堪稱奇蹟的鐵路能夠完工,是得益於加州人民血管中流淌的四個偉大民族的血液,包括法國人的勇猛、德國人的睿智與堅定、英國人的不屈不撓、以及愛爾蘭人的耿直與真性情。

華工隻字未被提起。

令人心寒的不止如此。 1882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排華法案》,該法案禁止華工在10年內進入美國。這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項以特定族裔為目標的歧視性法案。

央視《華人世界》截圖

此時,距華工完成鐵路建設僅相隔13年。

據記載,這些被遺忘的鐵路華工們甚至連遣散費都沒拿到。為生存下去,他們開飯館、開洗衣店、賣雜貨……度日艱辛。

150年後,越來越多的人打撈華工歷史

修路華工們的貢獻長期被漠視,但美國華人一直在四處奔走,挖掘這段歷史。他們呼籲主流社會承認華工貢獻,也讓後代銘記先輩們的血淚經歷。

念念不忘,終有迴響。

2014年5月9日,美國勞工部將鐵路華工列入榮譽紀念堂,紀念他們的卓越貢獻,華工是進入該紀念堂的首批亞裔群體。

2015年8月22日,紀錄片《金山夢-尋找·道釘記憶》在洛杉磯首映。影片全面展示了華工參與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的歷史。

《金山夢-尋找·道釘記憶》片段

2017年5月8日,美國加州眾議院全票通過決議案,將每年5月10日定為鐵路華工紀念日。

在太平洋鐵路建成150週年即將來臨之際,也有多個華人團體發起紀念活動,告慰先輩。

與150年前卑微的華工相比,今日華人的地位已有云泥之別。而華人地位提升,揚眉吐氣的背後,離不開一代代先輩打拼鋪路。

銘記歷史,繼續前行。枕木下的魂靈,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