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鄉情——“牛雜滾一滾,神仙都企唔穩”,阿婆牛雜每人限兩碗

廣州有句老話,“牛雜滾一滾,神仙都企唔穩(站不穩)”。而吃過芳村阿婆牛雜的人,都紛紛表示:“比神仙還快活!”但阿婆牛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得到,阿婆年事已高,從以前的每天出檔,漸漸變成隔天出檔,後來又減少為一周兩次,一個月一次,三個月一次……2019年春節過後,阿婆就再也沒有在陸居路出現過。

有人說她生病了,有人說是因為陸居路要拆了,正在圍蔽改造。 4月7日,沉寂已久的阿婆重新出現在芳村花蕾路,粉絲們慕名而來,在這裡排起了長龍。重新出山立刻成網紅,芳村阿婆牛雜值得你馬上去“幫襯”。

開檔30年陪伴一代廣州人成長

熟悉阿婆的人都親切地叫她“桂珍”,“桂珍”退休前在一家百貨公司做售貨員。退休之後,阿婆才開始做牛雜。樓上鄰居是她的領路人,“她是我師傅,也是我的貴人”。阿婆好學​​又勤奮,並不斷加以改進:每天早上4點起床,5點去市場裡挑最新鮮的牛雜,回家清洗,慢慢烹煮;她還買花生米,自己挑、炒、榨油。

除了油,阿婆還會在湯裡放幾塊黃糖與花生醬,這樣熬煮出來的湯汁濃郁又帶著焦糖的甜與花生的香。就連蘸醬也是她親手調製,一種酸甜,一種偏辣,兩種都很好吃!

阿婆從1989年開始在芳村陸居路賣牛雜,一賣30年。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出攤:一串牛肺兩毛,一串牛腸五毛。很多廣州人都是吃阿婆的牛雜長大的。 “從上小學一直吃到工作,結婚生孩子,後來又常帶女兒來吃。”家住芳村的洪女士告訴記者。

“每次經過陸居路都看到大排長龍,很想去吃一碗,但又不願花兩三個小時去排隊,等到它消失才後悔。”吳女士說。吳女士兒子是阿婆牛雜忠實粉絲,所以一得知牛雜檔重開,她馬上帶著兒子來體驗。下午3點開檔,母子倆兩點就來排隊,幸運地排到了第一號,吃到了新鮮出爐的阿婆牛雜。 “味道很正很美味,香中帶點兒甜,適合廣東人的口味。”

每天賣兩小時每人限購兩碗

重新迎客,阿婆牛雜除了堅持原來的品質,也堅持原來的規矩:每天只賣兩個小時,從下午3點到5點。排隊的人實在是太多,三副牛雜往往一個半小時​​就被搶光,因此牛雜實施限購,每個人兩碗,每碗20元,裡面牛腸、牛肺、蘿蔔、麵筋、韭菜一應俱全。

“給我來10碗,打包帶走!”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但卻被禮貌拒絕。有的老顧客懷念以前可以“自由搭配”的快樂時光,“只喜歡牛腸,不喜歡牛肺,但現在都是配好的,沒得選”!但大家也表示理解。記者在檔口還看到很多帶著單反相機的文藝青年,買到牛雜後第一時間拍照發朋友圈,“終於吃到傳說中的阿婆牛雜了!”

90後廣州仔接棒阿婆牛雜

阿婆牛雜為什麼會從陸居路搬到花蕾路?原來,阿婆今年已經80多歲了,身體不好,也一直想把做牛雜的手藝傳授給別人。

阿婆現在承認的徒弟只有兩個,一個是甜園甜品店的阿新,另外一個就是90後的廣州仔阿亮。

阿亮想把阿婆牛雜做得更時尚,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廣州的傳統小吃,但他找不到阿婆。 “2018年一年只出了四次檔。”阿亮最後從一個清潔阿姨那裡問到了阿婆的地址,經過半年終於成為了“弟子”。阿亮跟著阿婆,凌晨4點起床,5點去市場上挑選新鮮的牛雜。第一次學清洗牛雜,“整整洗了五個小時”。阿亮咬牙堅持了下來。他還表示,未來希望通過對配方和生產流程的標準化把控等創新傳承方式,把阿婆牛雜做得更時尚,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廣州的傳統小吃,更好地傳承這一廣州傳統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