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養生——基於中醫壽命學的養生要訣*

中醫壽命學的主要內涵可以概括為調神、養形、治未病、中和等四個方面,亦是養生保健、頤養天年的要訣。

01、調神

中醫壽命學認為養生的最高境界是“調神”。認為神在人身居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動現象。而神應該是安定的狀態,所以古人提出通過靜養來去除慾望、來安定。

道家主張生命在於靜養,要“清靜無為”,“無為”是要去除私慾。 《內經》也注重清靜,《素問痺論》說:“靜則神藏,躁則神亡。”《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清靜有抗衰防老,拒邪入侵的作用,強調“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易經》乾卦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之運化,四時晝夜更迭,歲歲無有止息,君子效法天道之健,自強不息,生生不止。中醫壽命學的靜養與自強不息並沒有矛盾。中醫養生術不主張模式化,認為“命數延促,在乎已”,即是強調自強不息。

那麼怎麼能靜養呢?就是去除慾望,感恩祖先、父母、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而在此過程中要去除自身過多的慾望,這就是長生的首要道理。

02、養形

養生還要有養形的配合。 “養身莫善於習動”即是主張生命在於運動。日月星辰運行恆動為法天之道,人亦循此而自強不息。

中醫養生學內容豐富,可歸納為養神和養形兩大類,基本原則是“重神疏器”,形宜動,神應靜,動靜相宜,則“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年”。

在養形的過程中,《呂氏春秋》強調“流水不腐”,故人體恆動,動養形。先秦、戰國應用氣功及導引養形,專著有《黃帝雜子步引》、《黃帝歧伯按摩》及兩漢帛畫《導引圖》,《淮南子》載有鳧浴、猿躞、鴟視、虎顧等仿生術式,《後漢書》載有華佗發明的“五禽戲”。孫思邈《千金要方》介紹了“老子按摩法”及“天竺國按摩法”,凡此皆利於強身養形。

03、治未病

在調神、養形的過程中要注意“治未病”。中醫“治未病”思想源淵流長,其理論內涵,是中醫預防醫學思想的精髓與核心,在疾病的預防、診治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

“治未病”一詞最早見於二千多年前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包括病未生時未病先防,病未發時欲病救萌,病未傳時防病傳變,病未復時重視病後康復,目的亦是以求健康長壽。其理論內涵是中醫預防醫學思想的精髓與核心,在疾病預防、診治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04、中和

中醫養生認為,所有的調神、養形、治未病都應該本著“中和”這樣的不偏不倚。在中國哲學中,“中”即中正、不偏不倚,是說明宇宙間陰陽平衡統一的根本規律以及做人的最高道德準則的重要哲學範疇。

《素問•生氣通天論》不僅認為人體自身須“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而且主張只有真正做到“內外調和”,也以“中和”為最佳境界,最終要達到人體形與神、動與靜以及人與自然調和有序的目的​​。

清代曹庭棟提出了“神可用但不宜過用,心可動但不宜妄動”的辨證觀,提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即強調要飲食、起居有規律,動靜和諧。

中醫養生治病強調法天順情,天人和諧,人要與一年四季、一日晨昏的節奏同步,要與陰陽剛柔及弛張的狀態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