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廣州繁盛的秘密 藏在這條老街里

說起廣州人

許多人的第一印象

就是“會做生意”

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廣州人

能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要到廣州發展的起點

西關歷史文化街區

探尋答案

在繁華的城市中

西關顯得格外寧靜

移步換景

滿目皆是複古的嶺南風情

也正是在這裡

我們感受到了

當地生意人不同於別處的思維方式

名氣是虛的,填飽肚子是實的

清朝時

有兩個景德鎮人來到廣州候補官位

這一等,就是兩年

積蓄漸漸花光

兩人對前途開始迷茫

在那個士農工商等級分明的年代

若停止等待候補

放棄掉的不僅是先前的努力

還有社會地位、家族名聲

兩人思來想去

生存的困境逼迫他們

放下虛名的困擾

在西關辦起製瓷作坊

沒想到瓷器一出

便大受歡迎

為兩人的生活條件帶來極大改觀

這時兩人突然認識到

一分辛勞一分回報

腳踏實地、不尚虛名地過日子

也沒有想像中那樣糟糕

這種人生態度就是從那時起

伴隨著瓷器市場的繁盛

影響著一代代廣州人

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

在廣州,對財富的追求

不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情

而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才是

讓人羞愧的事情

為了能讓貨物盡快賣出

就要講信譽,賣好貨,定實價

當年,廣州“十三行”的貨物

在歐洲是品質的象徵

件件物品明碼標價

算好的價錢不抹零頭不湊整

更是西關人在標價上的務實

如今

有“賣全球、買全球”美譽的廣交會

已經在廣州連續舉辦了124屆

2018年全年交易額

更是高達599億美元

貨真價實

就是廣州人的致富密碼

開飯店,只為食客滿意

吳錦雲在廣州

經營著一家老字號麵館

每天凌晨三點

他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和麵不加水只用蛋液

枯燥重複的毛竹碾壓

老吳一個步驟都不敢怠慢

由於味道鮮美

他的麵館登上了

《廣州米其林指南》

然而幾個月過去

老吳就像忘了這事一樣

在他的店舖裡

也看不到那塊具有宣傳價值的獎牌

原來

在吳錦雲心裡

面好不好吃

機構說了不算

顧客說了算

人們願意每天排隊來吃麵

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

在西關

像這樣的老字號還有很多

為了保證口感

這些店大都不會瘋狂擴張

而是守著一家老店精心維護顧客

在老街人眼裡

做生意並不需要復雜的技巧

腳踏實地經營

賺取自己應得的利潤

僅此而已

這種務實奮進的精神

也為廣州贏得“千年商都”的美譽

早在唐宋

絲綢、陶瓷和茶葉就是在這裡

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即使到了清朝閉關鎖國時期

也保留了廣州

作為中國唯一一處通商口岸

鼎盛時期

“十三行”行商們繳納的關稅

占到清政府稅收的40%

改革開放時期

珠三角走在最前線

廣州更是遇到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從過去到現在

從現在到未來

老街人總能找到一種遵循傳統

又順應時代的生存方式

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