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番客返鄉何處落腳?這個村有座書齋式招待所*

民國年間,村里的番客返鄉探親住哪兒?在汕頭澄海蓮上鎮南徽村,返鄉華僑除了住在本家,還有另一個“時尚”的選擇:像大都市一樣,入住華僑招待所,享受貼心服務。

大門匾額有“東壁”二字。

書齋式的華僑之家

南徽村位於澄城以北7公里處,先祖於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1年)從福建莆田遷來,原本分為北李、北朱兩鄉,1943年,兩鄉合併,取李氏先祖“南沙公”與朱氏先祖“徽國公”而得名“南徽”。

南徽村的華僑招待所建於1919年前後,由北李印尼華僑出資籌建,總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包括一落主屋、一條火巷、一座更樓。主屋是一廳四房的“鎖頭厝”,前廊簷下有穿鬥木構和花鳥石雕,格扇門與窗戶安裝玻璃,主色調是近代僑鄉常見的南洋藍。大廳是典型的閒間陳設,房間里布置著舊式眠床和斗櫃、衣櫥。大門和巷門的匾額題有“東壁”。

以東壁為名,說明這是一座有文化內涵的、書齋式的華僑之家。招待所聘請北李族人李建勳擔任管家(服務員),管理處設在更樓,華僑住宿費用由印尼僑人鄉會支付。平時則作為歸僑休閒娛樂的閒間,體現了親切的人文主義關懷。

北李在海外的聚居地印尼,東壁的建築風格受到僑居地的影響,南徽村西畔直巷6號的李培甘故居“思可之室”也採用這種建築風格。

李培甘與他的父親李武平,是東壁的主要出資人,也是南徽李氏(即北李)在印尼創業成功的代表者。

受到印尼建築風格影響的巷門。

南徽李氏印尼創業史

《潮州志·交通志》載:“元時三佛齊(今印尼巨港)已有潮人足跡。”由宋元至明清,潮人因貿易、避亂、務工等原因居留印尼。 1860年汕頭開埠更起到促進作用。 19世紀中後期,已經有潮劇戲班前往印尼演出。

光緒十四年(1888年),蘇門答臘日里種植園主聯合會在汕頭設立元興洋行,定點招募華工,就在這個時期,北李鄉人李武平因家境貧寒,被招募為華工,來到印尼種植橡膠。

潮人進入印尼社會,從事各行各業,一些小商販經過苦心經營轉型為商人,開拓出一番事業,成為一方富豪。李武平的創業故事也是如此。

1900年,李武平在種植園的三年合同已經期滿,他來到三寶壟開設了一家五金店。憑藉潮人的勤奮好學與經商天賦,李武平創立了“成合公司”。他聘請族人李源勳擔任經理,李武平的兒子李培甘也來到印尼協助父親經營,公司從零售店轉型為零售批髮店。

番客在南洋的發達,為鄉人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至20世紀末,北李後裔在印尼共擁有五十餘家五金商店,僑居印尼的人口與後裔比南徽本地人口的一半還多。

潮汕中心縣委擴大會議舊址。

回鄉創辦有德學校

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李武平的倡議和支持下,李源勳和李培甘回到北李,買下宗親的私祠修德堂,創辦了侑德學堂,後擴大規模,辦成現代全日製完全小學——有德學校(有德小學)。這是潮汕地區最早的一所僑辦學校。

有德學校設有校董會,由李氏各輩祖祠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能是聘任校長與老師、籌措辦學經費,經費來自祖祠分攤、印尼商號籌款和海外華僑捐資。有了較好的經費保障,學校免收全部學費,並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助學金。教師的薪水比其他學校高出10%-20%(以稻穀計算),聘得許多優秀師資。這樣的條件,連外鄉子弟,如溪南、東里、塗城等地的學生,也慕名前來就讀。

有德學校凝聚了華僑愛鄉、愛國的赤子之心,是一所紅色學校。抗日戰爭時期,有德學校一度增辦高級預科學習班。校友李平、李澤葵和革命前輩陳維勤、楊君勉、鄭松濤等,以學校為樞紐,以教師身份為掩護,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發展青年參加青抗會、婦救會、讀書會等抗日組織,成立了學生黨支部。 1939年2月,在李平主持下,中共潮、澄、饒中心縣委擴大會議在有德學校召開。會議是潮汕地區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轉折點。

歲月滄桑,學校幾度興廢。 1984年,老校友李澤拱帶頭出資,發動華僑捐資,重建有德學校,多次完善設備設置。中共潮汕黨組織的恢復者李平同志逝世後,骨灰分葬於校園後操場一株松樹下,距其數十米外,正是吳南生題名的“潮汕中心縣委擴大會議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