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鄉愁帶你游鬆口鎮:桑梓情深的華僑之鄉

第一百零七站  鬆口鎮

鬆口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是聞名中外的僑鄉,現擁有海外華僑8萬多人。

鬆口人的先祖,大多是在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之後,輾轉來到福建寧化,再遷居到梅江之濱的鬆口。隨著大批移民的到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文明和傳統文化,也被帶到了這裡。因為地處松源河與梅江的交匯口,鬆口就成了周邊一帶人員往來以及物資運輸的水路要衝。由於商貿發達,人口集中,這個原本叫作“東畬寨”的地方,一躍成為嶺東名鎮。

1.密庵亭

密庵亭是當地人為了紀念梁密庵的大義之舉而修建的,在《記住鄉愁》節目中,就為大家講述了梁密庵的故事……

清朝末年,國弱民貧,時局動盪,一場社會變革正在中國大地上醞釀。 1905年前後,孫中山到南洋各地宣傳革命,鬆口籍的華僑梁密庵積極響應,加入了剛剛成立不久的同盟會。為了資助國內的民主革命,他在印度尼西亞創辦“華僑書報社”,宣傳進步思想,發起華僑募捐。從1908年到1911年,“華僑書報社”捐獻的革命經費幾乎占到總數的三到四成。

1911年3月底,同盟會派人向梁密庵求助。當時距離廣州黃花崗起義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武器裝備依然沒有準備妥當,急需十萬銀元。梁密庵得到消息時,已經來不及再次發動大規模的華僑募捐。面對迫在眉睫的形勢,梁密庵來不及與家人商量,私自從父親的賬戶中提取了一筆巨款。

這筆巨款是梁密庵的父親梁映堂多年來積攢下來的家業,一下子全部取出,很有可能會動搖家族生意的根基。當時,梁密庵心中十分忐忑,他害怕被父親責罵,連夜離家出走,跑到外地躲藏了起來。

讓梁密庵沒有想到的是,父親不但沒有責怪他,還對他為國為民的舉動誇讚不已。在梁家的大力支持下,廣州“黃花崗起義”得以如期進行,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1911年10月,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向梁密庵頒發了“旌義狀”以示嘉獎。

梁密庵的家國情懷讓家鄉的人們深受感動,他們在小鎮裡建起了一座密庵亭,亭中篆刻著於右任親筆題寫的“忠貞報國”四個大字。一代代鬆口籍的華僑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心系桑梓,胸懷天下的使命和擔當。

2.元魁塔

元魁塔建於明萬曆47年,為明末吏部侍郎李士淳募資建造。元魁塔屬樓閣式,坐東南向西北,呈八角形,共9層,高41米。塔底正門門額署“元魁塔”三字,另有李士淳親撰門聯:“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萬年騰奎璧之光。”塔底層以方塊花崗石作基墊,其餘各層則全為青磚砌築。塔內有154級螺旋形石級,二至八層每層都有兩兩對開的四個瞭望口,隔層對應,錯落有致。頂層外圍築有石欄,塔的最頂端還嵌有底徑約1米半,重達萬餘斤的鐵鑄寶葫蘆。

五洲客家音,客家桑梓情。當年客家子弟乘坐著客船從鬆口出發,南下汕頭,再遠渡重洋,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離開時矗立在梅江邊的元魁塔漸行漸遠,遊子的心飄向了遠方。海外歸來,元魁塔越來越近,家也就到了。默默無言又飽含深情的元魁塔,成為了客家遊子心中一抹濃重的鄉愁。

3.火船碼頭

火船碼頭是鬆口沿河29個碼頭中人流量最大、最繁忙的碼頭,因此這一帶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被稱為“小香港”。

歷史上的華僑漂洋過海多由火船碼頭登船,沿韓江轉汕頭直下南洋謀生。在鬆口的鼎盛時期,火船碼頭附近擁有1000多家商舖,每天多達300多條船停泊於此,眾多旅客在這裡登船,或上梅城、或下潮汕,“兩手空拳打天下,一條皮帶走南洋”生動形容了當時孤身出海謀生的客家人形象。

在《記住鄉愁》節目中曾為大家介紹過這樣一個人,他棄醫從軍、奔赴前線,不顧個人安危只為報效國家,他就是李靄。

1907年,李靄出生於鬆口,他的父親李柏存是早期同盟會的會員,曾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過辛亥革命。在父親的影響下,李靄少年時就立下了報國之志。中學畢業後,他考入光華醫科大學,希望日後能夠成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扶危濟困。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在民族危亡的艱難時刻,當時還在念大學的李靄決定棄醫從軍。

李靄臨上前線之際,最讓他難以割捨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那時候的李靄明白,一旦走上戰場,生死便不由己,也許分別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從此與妻兒天人永隔。但國難當頭,李靄沒有絲毫猶豫,他穿戴整齊,拖兒攜女站在照相機前,拍下了一張照片,這是他送給家人最後的念想和禮物。

在李靄臨行前,他還留下了一封遺書,裡面寫著“萬一不幸成仁而死,亦無所憾”,就是帶著這種為國家死亦無憾的赤子之心,李靄奔赴了“淞滬會戰”的前線。

1937年10月25日,日軍進犯上海市郊的洛陽橋,李靄奉命率部抗擊數千日軍,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在激戰中不幸被砲彈擊中,壯烈犧牲。

李靄以身殉國的消息傳回家鄉,鬆口各界一萬多人舉行集會,隆重悼念這位出自小鎮的抗日英雄。當時,李靄年邁的父親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下一副輓聯:“天若有情,應同感血痕淚跡;人誰不死,隻長留孝子忠臣。”

出生在鬆口古鎮的餘連慶自幼家貧,18歲時漂洋過海遠赴印度尼西亞謀生,經過辛苦打拼,靠著開辦貿易公司成就了一番事業。 1957年,餘連慶作為華僑代表,受邀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那次短暫的北京之行,給了他深深的觸動。

祖國朝氣蓬勃的新面貌讓余連慶倍感驕傲和自豪,回到印尼之後,他決定把家搬到香港,在那裡開辦一家國貨公司,並把絕大多數利潤捐獻出來,用於祖國和家鄉的建設。餘連慶為這間公司命名“裕華”,取“富裕中華”之意。這個名字的背後,飽含著一位遠居他鄉的鬆口人對國家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及對於祖國未來的美好期盼。

餘連慶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他的兒子,父親去世後,他們又先後捐出數千萬元為家鄉捐資助學、修路建橋。

在鬆口古鎮,像余氏一家熱心家鄉建設的華僑還有很多。堅韌勇敢闖世界,心心念念是故鄉,這是一代代鬆口人根植於內心的、永不忘卻的桑梓情懷。

客家人下南洋,大都白手起家,他們憑藉著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精神,逐漸積累下一定的財富。

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海外遊子們,開始委託回國的親友或是民間機構捎帶銀信,讓家中父母老有所養,妻兒不必再有衣食之憂。這種把匯款與家書合二為一的憑證被人們稱為“僑批”。一封薄批,幾句叮嚀和問候,再加上若干辛苦錢,遠在異國他鄉的鬆口人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故土家園的無盡思念。

1918年,遠在南洋打拼的楊露義聽聞自己的長兄因故去世,心中萬分悲痛。當時,哥哥的孩子還年幼,嫂子又沒有收入來源,孤兒寡母的生活無以為繼。面對親人的求助,楊露義鄭重地寫下了一封“僑批”:“長兄嫂大人,你弟自從家庭別後,於心懸憶,念念思憫,吾侄與嫂未知平安否。前者起身之期,寄有音信兩封,物件,並寄洋邊弍大元,未知收否。”

這是楊露義在哥哥去世後寄回的第一封“僑批”,此後的28年間,每逢春節、端午、中秋,一封封“僑批”都會輾轉送到孤侄寡嫂的手中。隨“僑批”寄到的不僅是生活的費用,更有他對侄兒的囑託和期盼。

鬆口山歌歷史悠久,是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鬆口山歌作為勞動人民的一種口頭文學,內容豐富多彩、語言質樸淺白、意境含蓄優美、唱腔多種多樣,具有濃郁的客家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為海內外客家人所喜歡,成為了聯繫鄉情、僑情的精神紐帶,是極為寶貴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

1.企爐餅

企爐餅是鬆口鎮的客家傳統小吃,古時候製作企爐餅需貼在爐壁上烤製,因而得名。

企爐餅是由北方的大餅演化而來,主要材料是麵粉、橙糖、砂糖、白芝麻、黑芝麻等。製作方法是先和麵,揉搓挑壓出面皮後,包裹一層用橙糖、砂糖、黑芝麻、白芝麻等食材調配而成的餡料,然後揉壓將其製作成圓形薄餅狀,最後置於烤爐中即可。由於其便於攜帶、保存,企爐餅在上個世紀,是客家祖先們下南洋時必帶的食品之一。如今,企爐餅仍然備受人們喜愛,成了他們追憶祖先、懷念舊時時光、享受當下美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伴侶。

2.楊梅丸

楊梅丸是用牛肉做成的丸子,因像楊梅而得名,是鬆口鎮特色美食之一。將牛肉搗碎或切成小塊後,加入木薯粉和鹽,將其捏成圓狀放入盤中;再灑上炸好的薑,放入鍋中蒸煮;熟後即可食用。入口香、甜、脆、軟,因口味獨特,深受四面八方遊客喜愛。

3.魚散粉

魚散粉是用魚肉配炒米粉的一種特色小食,深受當地人喜歡。首先把鯪魚膠、薑末、蛋液、少許油攪勻待用;接著用水將米粉泡軟;再把雞蛋和魚膠一同翻炒,待魚膠炒至微乾時放入粉絲和蔥葉繼續翻炒;最後加些胡椒粉、香油等炒勻,一碗美味的魚散粉就出鍋了。

鬆口鎮住宿很方便,無論是梅州市區的星級酒店還是當地的特色民宿,都具有環境舒適、交通便利的優點。遊客遊玩兒一天,晚上還可以到梅江兩岸轉轉,欣賞鬆口鎮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