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遊學慘劇 15歲中國學生寄宿家庭溺亡

由中國湖南長沙來美夏令營的15歲高中生梁博倫(Bolun Liang,音譯),本月初在維州Roanoke寄宿家庭的游泳池因為玩憋氣遊戲溺斃,警方確認梁博倫為意外溺水身亡,同時提醒家長應加強子女的泳池安全防護。

據羅阿諾克縣郡公共信息處負責人Amy Whittaker的透露,梁博倫於本月5日在寄宿家庭泳池游泳時,因為與另一名夏令營成員玩憋氣遊戲時溺水身亡。從法醫到警方現場勘查,所有目擊證人的證詞,都顯示了這次應該是一場意外。

現讀高二的梁博倫生前參加的夏令營為期一周,由國內高中與北京新航道組織,由羅阿諾克縣當地教育機構“Global Placement Strategies”及當地私立學校北跨學校(North Cross School)負責接待。此次意外發生在夏令營開始前的周末。

出了這樣的溺水死亡事件誰來負責呢?

15歲的生命就此離去,悲劇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更是無法癒合,目前梁博倫的父母已經來到美國處理後事。

寄宿家庭的男主人表示,當時感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因為男孩鬆開鼻子在水里已經太久了,他到泳池裡把男孩撈起,男孩已經失去了意識。雖然他馬上做了心肺復蘇術,但救護人員到達時,梁博倫已沒了脈搏,之後他被送往Carilion Roanoke Memorial醫院,搶救無效身亡。在採訪中,寄宿家庭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夏令營的組織者Global Placement Strategies負責人也未回复記者致電,但她此前曾表示夏令營從未發生類似事件,游泳非夏令營常規活動,以後或將禁止。

當地私立學校北跨學校對於慘劇也表示痛心,為其它夏令營學生提供了心理輔導。校長普羅克特(Christian Proctor)說:“事發那天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照顧剛失去好朋友(指梁博倫)的其他24名營員。”但是校方同時表示他們與組織機構只是合作關係,負責校園夏令營活動,包括即興喜劇表演課,烹飪課,運動等,學生的遊行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從學校網頁可以看到,該校的暑期夏令營從三歲到九年級都有涉及,種類繁多。

在各方的描述中,我們似乎看到每一方都是造成這場悲劇的因素之一,但是誰應該負責卻很難定論。根據警方和屍檢報告來看,任何一方不必須為此承擔刑事責任。但是有一些疑點幾方在申明中都未給出細則,比如發現學生溺水的時候,寄宿家庭是否有人一直在游泳池邊?校方,寄宿家庭與學生之間的免責條約到底都包括哪些?是否有游泳安全自負?組織夏令營和籌辦夏令營的雙方是否在職能上有過風險分擔?所以在民事責任上,目前各方還都在等待調查,過錯方也將受到法律追究。

今天美國中文網華盛駐頓記者崔菡採訪了新航道學校的程紹銘律師,他也給出了一些遊學建議,遊學前必須買好中美兩國意外保險;同時要了解當地的法律,合作的遊學機構是否有資質,質量如何保證,是否有應急機制等;家長應該了解夏令營的師生比例,這在美國法律中非常重要;同時做好防範措施,包括露營,防寒衣服,蚊蟲叮咬藥品,參加海邊游泳要有救生員;夏令營和寄宿家庭的責任分配要明確彼此職責;寄宿家庭是否有房屋意外保險,泳池有沒防護措施;未成年的孩子一定要有監護人,在帶隊老師這裡的話,老師負全責,如果轉給寄宿家庭,該家庭要有相應資質並通過審核。

發生這樣的事情,各方責任如何界定,還需要更多的細節,目前相關機構有義務參與到這件事的後續處理,包括還原事實和協助保險賠償。

水下憋氣危險 美國部分地區法律明文禁止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提醒來美的學生和遊客,泳池憋氣是一種很危險的運動,在美國很多地區都是被法律禁止的運動。 2015年紐約市府規定不得在公共泳池水下憋氣,因為在淺水域,人容易缺氧窒息而死。淺水窒息同樣引起了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關注。

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公共泳池會發現,雖然不是每個州都有法律明文規定,但是很多機構都明文規定不可以在公共場合進行水下憋氣。

2015年,佛州薩拉索塔(Sarasota)的一名年僅21歲的男子拉姆斯登(Tate Ramsden)在進行潛水訓練時溺水身亡。儘管他當時是達特茅斯大學(Dartmouth)游泳隊的優秀成員,但依舊沒有能保住生命。 2011年,一名家住亞特蘭大的青年Milner在自家後院的游泳池練習水下憋氣時,溺水死亡。紐約史坦頓島一名海員進行水下憋氣竟然溺亡在一米深得泳池之內。水性的好壞都不能改變水下憋氣本身的危險性,許多潛水者誤以為藉由過度換氣可以延長潛水時間,但在這種情況下,潛水者會由於大腦嚴重缺氧而導致其在沒有任何身體警示的情況下發生昏厥,同時,由於體內二氧化碳極度缺乏,使溺水者無力到水面換氣,進而喪失活動能力。除了紐約市,加州Santa Barbara都有法律規定不能進行水下憋氣。

海外遊學看似繁華的背後遊走法律邊緣

中國學校對遊學的“鍾愛”,成為各旅行社、留學機構和培訓機構的緊盯的一塊“肥肉”。 “表面繁榮”的遊學市場背後,卻是亂象叢生:層層轉包、名校遊成了“到此一遊”、學校遊走在盈利與非盈利之間。

然而在出國遊學熱的當下,我們看到如此亂象非但沒有收斂反而逐年成低齡化的趨勢。不少家長將孩子送出來本想體驗在教育上中西方文化差異,但是到了這邊才發現只遊不學。這是因為遊學“大”市場,誰都想分一杯羹。可是,並非每家都有實力承接。最後只能採用傳統的方法——層層轉包。於是市場的遊學項目價格虛高不說,宣傳更是天花亂墜,甚至很多長居本地的華人都不知道附近的學校還有這些所謂“優勢”。拋開虛假廣告和亂收費,最令人擔心的則是安全問題,像梁同學這樣的案例,雖然少見,但是暴露出了海外遊學一個最該明確卻被處理的最為模糊的概念,到底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安全?

整個海外遊學市場中一堆參與方,卻缺少一個最終監管機構,如果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追責。很多遊學機構都會在出發前強制學生購買旅行保險,但是這種防止意外險並不能約束遊學機構將游學內容風險降到最低。父母在給孩子報夏令營之前,被營地承諾會有很多安全措施,但是現實中,並未提供安保措施。一旦出現了問題,學生、營地方、渠道方、家長一層層之間互相推諉,更可怕的是出現了類似今天的事件。如果其中一方能夠早一點意識到潛水憋氣這種項目的危險,禁止學生這種行為發生,也不會有後面的悲劇。

梁博倫同學的悲劇令人扼腕惋惜,也希望通過這件本可避免的悲劇,警示所有未成年人及家長出國前學會基本的自保和安全意識;警示那些收費的寄宿家庭能夠真正的承擔起看護未成年人的責任;也警示那些承辦留學的教育機構能夠完善自己的製度,從真正的意義上將孩子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否則這個錢掙得是否太心虛?

中國駐美使館提醒注意以下情況

中國駐美使館工作人員表示,事發後他們在第一時間與遇難者家屬取得了聯繫,提供領事援助,並聯絡美國駐華使館緊急為孩子父親辦理了來美簽證。目前梁父依然在維州處理孩子的後事,心情十分悲痛,使館人員也深感同情,並希望在此階段不要打擾家屬。使館方還提示大家注意查看使館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安全提示信息,增強安全意識,防範旅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