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非遺”(廣府系列) – 廣州琺瑯

廣州琺瑯,亦稱畫琺瑯,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郎德斯地區,自清康熙年間傳入廣東,稱其“洋瓷”,宮中則稱其為廣州琺瑯。廣州琺瑯經歷了由興盛到衰退的過程。 20世紀80年代初,廣州琺瑯工藝與景泰藍工藝有機地融合與一體,創新發明了一種新的工藝,命名為“中彩琺瑯”。 2009年,廣州琺瑯被列入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0年,廣州琺瑯又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琺瑯又稱“佛瑯”、“景泰藍”,是17世紀從歐洲傳入的一種舶來的工藝品,被譽為“世界上極為奢侈的藝術品”。琺瑯是以銅胎為載體的藝術品,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大致分為廣州琺瑯(畫琺瑯)、掐絲琺瑯(景泰藍)、中彩琺瑯(廣州琺瑯工藝和掐絲琺瑯工藝創新的一種工藝)。

琺瑯最早產生於12世紀的希臘,自元代傳入我國。廣州是我國琺瑯傳入地,也是出產畫琺瑯的重要陣地。因此畫琺瑯也分為廣州畫琺瑯和西洋畫琺瑯。明代,我國琺瑯工藝臻於成熟,清代曾受皇宮貴族的追捧和欣賞,得到弘揚和發展。廣州琺瑯的發展經歷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興盛。到了晚清,隨著國力的衰退,琺瑯製造已日落西山。民國初年,琺瑯的創作與生產主要集中在今廣州大新路一帶,稱“燒瓷”或“燒青”,從事琺瑯工作的人被稱為“燒青仔”。抗戰爆發後,廣州淪陷,琺瑯被迫完全停業。 1958年,琺瑯老藝人們自發組織恢復琺瑯生產,並於同年在花縣(今花都區)炭步鎮成立了“廣州花縣炭步特種工藝燒青生產合作社”。

文革時期,由於破四舊,琺瑯工藝被視為“四舊產品”,許多琺瑯廠師傅轉做五金。改革開放後,恢復正常生產,但至90年代後,由於出口量急劇減少,琺瑯廠面臨倒閉,廣州琺瑯傳承一度瀕危。2004年間,花縣琺瑯廠倒閉了。對於時任廠長的楊志峰老師來說,倒閉是很大的衝擊,他談到:“廠在我手上垮了,200多位工人遣散,我很多個晚上都徹夜無眠。倒閉後,我什麼都不會幹,填寫經歷1975年到2004年,都在花縣琺瑯廠。”為了這個行業不會失傳,也出於對琺瑯工藝的熱愛,楊志峰等人最終成立了琺瑯藝術工作室。使琺瑯工藝得以傳承下去。楊志峰老師從1975年開始從事琺瑯工藝傳承和創作,並創作了獨樹一幟的“中彩琺瑯”,使琺瑯工藝在瀕危的情況下得到傳承和發展,幾十年過去了,他依然在琺瑯道路上堅守著。

琺瑯整個製作過程很複雜,我國大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掐絲琺瑯(景泰藍);一類是廣州畫琺瑯,搪瓷等也屬其一。琺瑯就是指附著在金屬表面的物質。很早以前,阿拉伯的琺瑯工藝品,表現形式是用銅絲掰成圖案,焊在銅胎上。掐絲琺瑯與廣彩、畫琺瑯不一樣,圖案是用手工把很小的銅絲掰成圖案,然後經過多次打磨燒製,才能出現這個效果。

廣州畫琺瑯以人物、風景、靜物與歷史神話、宗教畫為主要題材,除了製作瓶、盒、盤、碗之外,還用於家具、鐘錶、化妝盒子的嵌件。畫琺瑯造型穩重渾厚,與瓷器中的粉彩相似。其工藝品造型優美,以淡雅取勝,善於用西洋風景人物和舒卷自如的捲草番花作為裝飾圖案。​銅胎畫琺瑯第一道工序就是做成一個銅胎,接下來工序是畫瓷,把白釉畫在銅胎上面,然後經過700、800度高溫燒製,形成效果,按照設計師圖案,在宣紙浸濕以後,把圖稿過上去,淡淡的圖案留在上面,就像國畫中的白描工筆劃一樣。再加底色,並經過多道工序燒製而成。

畫琺瑯製作大致分為以下5個步驟:
①銅胚 — ②掛瓷( 燒上去的) — ③繪畫 — ④燒彩 — ⑤打磨拋光。
①銅胚:以紅銅板製出所需器形。
②掛瓷:在已製成的紅胎上塗施薄薄的一層白色琺瑯釉,入窯燒製。
③繪畫:以單色或多彩的琺瑯釉料,按照圖案紋飾設計要求,繪製花紋圖案。
④燒彩:入窯焙燒顯色。
⑤鍍金:將外露的銅邊鍍金。

楊志峰老師首創的中彩琺瑯,結合了畫琺瑯和掐絲琺瑯的突出優勢,即用掐絲琺瑯的技藝表現金碧輝煌的花紋圖案,用畫琺瑯的技藝表現繪畫及書法。中彩琺瑯作品不僅繼承了景泰藍的光彩奪目,又突出了畫琺瑯的淡雅古樸,觀賞價值大為提升。

廣州琺瑯的傳承發展,反映了嶺南文化海納百川的特質,它是舶來工藝品得以適應並演化為廣州特色工藝的代表之一。這項工藝獨樹一幟、植根嶺南,並最終成為了廣州傳統工藝的傑出代表。雖幾經歷史變遷,琺瑯技藝依然留存至今,充分體現了這種傳統工藝的頑強生命力,以及歷代工匠的心血凝結。希望通過宣揚傳統文化,讓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繁衍生息,留住更多的廣州記憶,回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