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非遺”(廣府系列) – 廣州欖雕

中國的核雕藝術歷史悠久,因核雕的獨創性、精巧構思和極高的工藝水平,風靡朝野和民間,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對這一民間工藝十分喜愛。核雕是以橄欖、核桃、桃子等果核為材料雕刻而成的,當中橄欖核雕刻就是最難的一種。因為欖核堅硬異常,表面凹凸不平,形狀兩頭尖中間空,只能因形施藝。雕刻時還要就著欖核的大小、色澤、紋理進行構圖、佈局,非常考人。

廣州欖雕屬於雕刻工藝中的一種,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欖雕始創於增城新塘鎮,早在明代就已盛行,達到很高水平。明代僧人以欖雕船贈香客以示“普渡”,明宣宗還親自操刀雕刻;而到了清代欖雕更是歷年的貢品。歷史上最為出名的是清代咸豐年間新塘老藝人湛谷生的《蘇東坡夜遊赤壁》花船,被稱為雕刻之王,現保存在增城文化館。所雕的人物情態各異,栩栩如生。船舫中置有一桌、三人圍案而坐,旁邊蹲著一個書僮在煮茶,船後還有船娘在把舵。船艙的兩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開合,船頭的小鏈條也以欖核雕成,環環相扣。不僅如此,船底還刻有蘇東城的《前赤壁賦》,全文一共537個字。

另外一位著名的是陳祖章,他就是廣州人,他的欖雕技法讓人嘆為觀止,作品《陳祖章雕橄欖核舟》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這艘核舟長3.4厘米,高1.6厘米,但船艙中有桌椅,擺著杯盤菜餚,窗戶鏤空,開閉自如,船上8人,有掌舵的、煮茶的,神態還很生動。

廣東的欖雕,大概是在清中期的時候流傳到了北方。現在的欖雕分南派和北派兩個流派,南工精細,北工粗獷。

北派多以雕鑽為工具進行雕刻,手法比較粗獷,產量較高,比較喜歡簡單雅緻的風格。所以他們的欖雕主要是突出人物,重在人物的表情、動感以及意境。

南派則秉承了嶺南文化的風格特徵,造型秀麗、雅緻,線條流暢、動靜結合、細膩精微,其總體藝術特色可以概括為:雕刻精細入微,形態小巧玲瓏。其技法以浮雕、圓雕、鏤空雕為主,花色品種也越來越多,包括多層花舫、通雕蟹籠、撒網漁船、吊鏈宮燈、花塔、古鼎、國際象棋等。按形式分,則有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現代欖雕作品繼承傳統,運用了鏤雕、浮雕、圓雕、微雕等手法創作,精雅別緻,令人嘆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增城盛產烏欖,烏欖欖核必須個頭夠大才適宜於製作欖雕。過去烏欖樹隨處可見,很容易就能挑選出適合用於雕刻的欖核。欖雕興盛時,江浙一帶的手工藝人熱衷於南下增城挑選創作原材料。廣州欖雕就是取材於增城、番禺、中山等地的烏欖。但隨著增城的城市化建設的推進,欖雕依賴的烏欖樹紛紛被連根拔起,該地已很少見烏欖樹了。增城只有三棵樹所產欖核為雕刻上品且可以入藥。

目前廣東行內公認能做欖雕的不超過10人,已經屬於瀕臨失傳的優秀民間工藝。為什麼做欖雕的工藝人越來越少呢?原因是廣東人都覺得烏欖價格低賤,以致人們都認為欖雕不值錢。如果真靠欖雕吃飯,早就餓死了。所以做欖雕的工藝人,大部分還做木雕、牙雕。當木雕和牙雕比欖雕收入好的時候,願意做欖雕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相比其他工藝美術品,欖雕的個頭太小,擺著不起眼,所以藏家也相對較少。所以導致做欖雕這個行業在廣東頻臨失傳。

欖雕不僅保存了傳統工藝的美術技法,還蘊涵了嶺南風物的古老神韻,是廣東文化不可缺失的精彩部分。希望我們能將這項傳統工藝保護并傳承下來,不要讓這個國寶級的工藝失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