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曾国藩:话不言尽,虑不过多,欲不过纵

花开半满,酒饮微醺。

朱熹说: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

凡事有尺,做人过度,过度则为灾。

生活中,能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把握分寸的人,定然能在命运的棋局中胜出。

话不言尽,虑不过多,欲不过纵,便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处事方式。

01 话不言尽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王朗与曹真在祁山迎战诸葛亮。战前,王朗夸下海口,“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结果两军对垒,王朗不及诸葛亮,惨遭诸葛亮反唇相讥。气急之下,吐血坠马身亡。

王朗的结局令人唏嘘,可这也映衬了一句话:水倒七分满,话留三分软。

曾国藩早年,也是吃了说话过激的亏。

他在带团练期间,结识了一位叫做江忠源的朋友。江忠源在守孝期间出来做官,曾国藩知道后,写信呵斥了他。

但是,没想到后来曾国藩也在守孝期间带兵出征。曾国藩想起以前做的事,时常觉得后悔不已。

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

人生的退路,都是自己“预留”出来。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话说的太绝,处事不可逼人太甚。给他人留台阶,就是在给未来的自己留退路。

02 虑不过多

常言道:有心者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我们时常陷入“自我”的旋涡里,活得心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不肯放过自己。

曾国藩有一句话说得好: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放下过重的思虑,少想一些事,不怨不恨,不生波澜,方能换来人生的天朗地清。

《庄子》里记载了一段小故事:庄妻死后,庄子的朋友惠施前来吊唁,发现庄子并没有哀痛哭泣,相反是盘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

惠施见到这一场景,感觉非常生气,于是问庄子:你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她现在死去了,你不伤心就算了,还如此高兴,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笑答道:她现在回归天地之间,重新获得自由。我不应该为她高兴吗?

正如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旦看透了这些道理,心中的烦恼和莫名的牵绊也会烟消云散。

反之,如果把过多的烦恼和忧虑都施加在自己身上,就像是在自己身上套上枷锁。每走一步,都会变成负担。

《红楼梦》里林黛玉为了贾宝玉神魂颠倒,情动神伤。最后因为忧思过重,香魂归去;李贺笔下的《苏小小》,也是被情殇羁绊,日夜愁劳,最后一命归西。

足以可见,心灵的牵绊会变成身体的拖累,最后变成杀人不长眼的刀。

很多时候,我们就被这把不存在的刀磨去热情和快乐,最后“死”在了自己的内心中。

其实,人生如流云飞絮,云卷云舒,自在天地之间。本来就是无根行客,生既来之,去也安之若素。

放下过多的愁怨,也是一种让自己解脱的方式。

03 欲不过纵

曾国藩在弥留之际,对儿子曾纪泽说道:“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

曾国藩一生克己守心,勤勉自律。但他到死时,依旧心存遗憾,不能平静。究其原因,内心中欲望没有平息。

人生来都有欲望,但是,过重的欲望只会变成拖累。

欲望可有,过度为灾。真正的聪明人,早已懂得收摄欲望,追求清净的心灵。

导演李安被人问起,“什么时候让你觉得很幸福?”

李安笑着回答:“我太太对我笑一下,我就觉得很放松,这种感觉很幸福。”

在人际关系复杂,美女如云的演艺圈。李安能够进退自如,保持良好的名声。正是因为他洁身自好,懂得克制欲望。

就像于丹说的:“自律是自尊的根本,自尊是自由的保障,这一切缘于自省。”

能够做到自尊、自爱、自省的人,无论身在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内心的中正,心态的平和。不被世俗所累,不被命运所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命运反复,变化无常。

我们无法去预知未来与终极,但能知道的是路在脚下,不在远方。

人生忌满,有缺才会圆。守住内心的尺度,把握做人的方寸,方可让自己活得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