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巾幗擔當 不負芳華的徐向英*

徐向英,1961年出生於哈爾濱,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著名腫瘤放射治療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放療學科創始人,放射腫瘤學教研室首任主任,教授,博士及博後導師,廣東省僑聯常委、廣州市僑聯委員,廣州新僑聯誼會副會長。她曾留學日本八年,是日本醫科大學建校史上第一位畢業於臨床醫學博士專業的外國人。 2002年毅然回國效力,投身醫學事業,2018年以57歲高齡南下廣州,僅用1年多的時間就一手創建起中山三院腫瘤放射治療科,迅速填補了醫院學科短板,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山大學年度“優秀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歸僑,徐向英肩負中國僑聯特聘專家職責,熱心為僑服務,堅持深入基層為上千名僑胞義診,積極開展防癌宣傳、提倡健康生活理念,在抗擊新冠疫情關鍵時刻勇毅擔當奮戰一線,屢獲“優秀歸僑僑眷先進個人標兵”“省優秀歸僑僑眷”等榮譽稱號,被授予第五屆中國僑界貢獻獎。

徐向英出生於一個醫學教育世家,父親是著名的醫學教育家、《中國醫學生誓言》的主要起草者、哈醫大首席教學督導,工作至80歲才離開他堅守了65年的講台,母親也是哈醫大教授。 “健康所繫,性命相託”及父母的言傳身教,令她從小立志長大後要當一名醫生。

立志救死扶傷

1984年她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後,便投身救死扶傷偉大事業的不懈追求中。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臨床工作中,徐向英始終用自己童年的夢想和留學的艱苦經歷鞭策自己,銘記作為一個醫生恪守的原則和道德修養。

大學時代的徐向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的醫療水平有限。徐向英立志要跟上國際先進的腫瘤診療步伐,她不懈鑽研,改學日語打好基礎,先後赴日本金澤大學、東京大學及日本醫科大學留學及高訪8年,期間還被推薦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承擔起日本厚生省《早期肺癌檢診系統的建立》的研究。 2002年3月,徐向英成為了日本醫科大學建校126年曆史上的第一位畢業於臨床醫學博士專業的外國人。

徐向英獲得日本醫科大學博士學位

師夷長技報國

徐向英圓滿完成學業,滿載收穫和喜悅,毅然回到祖國投身醫學事業,重新回到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工作。對於這位學成歸來的拔尖人才,醫院重點培養,並給予了她很大的發展平台。

徐向英不負眾望,短短一年,破格晉升為最年輕的副主任,哈醫大第二批博導及黑龍江省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徐向英致力於腫瘤研究,堅守崗位34年,曾任放療教研室主任,黑龍江省放療科質控中心主任,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中華醫學會腫瘤放療分會常委,黑龍江省醫學會及省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主委等職,是中國婦女十一大代表,獲得省衛生廳優秀歸國人員科技進步獎、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三育人” 標兵,醫德醫風先進個人、優秀醫務工作者等榮譽表彰。

2018年3月1日,作為人才引進,徐向英正式入職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任腫瘤放射治療科主任。彼時,她已年近花甲,還有兩年就到法定退休年齡。她之所以離開生養自己的家鄉——哈爾濱,捨棄在冰城打下的成就與榮譽,最初源自母親的天性:與紮根嶺南的獨女團圓,含飴弄孫。

南下羊城“拓荒”

建科初期,徐向英在工程現場

徐向英南下的消息傳開,珠三角地區不少醫院向她拋來橄欖枝。其中,深圳某醫院更開出了優渥的待遇。權衡之下,徐向英最後還是選擇了中山三院,因為“中山醫”響亮的品牌,更因為一個“創業機會”的誘惑。中山三院是一所飲譽海內外的綜合醫院,科室齊全,但由於放療專業性強,建設難度大,始終沒有腫瘤放射治療科。從事腫瘤放射治療35年的徐向英,對鼻咽癌及頭頸部腫瘤、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前列腺癌、婦科腫瘤、直腸癌等放化療綜合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尤其在肺部小結節及早期肺癌的影像和病理組織學的關係及預後、肺癌的綜合治療方面有較高造詣,是國內腫瘤放療的業界翹楚。 “我覺得我有責任給它‘創業’”,徐向英想趁“年輕”,為腫瘤病人多做點事,自此開始了腫瘤放射治療科的創辦之路。

離開故土,百端待舉。身為創科主任,從未接觸過輻射專業基建與設計的徐向英,不畏難、不怕苦,一邊學習研究一邊親身投入到整個工程建設。通風不佳、灰層滿地的地下施工現場,總能看到身著白衣的徐教授。從圖紙設計到各種建材的選取、從現場施工監督到各種相關設備的招標採購安裝,從深夜暴雨的機房值守到炎炎夏日的工地巡查,直至最後的大型設備安裝、調試……她親眼見證了、親身經歷了科室建設的每一步腳印。

徐向英教授親手創建的腫瘤放射治療科正式啟動

不到2年的時間,徐向英不僅完成了原本需7至10年的建科工作,還組建了一支梯隊完整、配置合理的高層次人才隊伍,迅速填補了醫院學科短板,為醫院腫瘤患者的規範診療帶來了新曙光,贏得了高度讚譽。如今,科室已經為各崗位建立了嚴格的規範治療流程和標準,治療誤差可控制在1mm內,達到了業內領先水準,團隊以高水平的人文關懷、高質量的規範化診療打開了華南乃至全國的影響力。徐向英連續三年被選為中山大學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疫情期間,徐向英教授(右二)正在為患者診療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鑑於腫瘤患者的特殊性,中山三院腫瘤放射治療科依舊堅持“營業”。徐向英說,“腫瘤病人是一個特殊群體,腫瘤及其轉移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人可以休息,但是腫瘤不會休息!放射治療作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項需要極其精準的工作,治療期間如果有較長時間的中斷,將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徐向英帶領全員各崗位親臨一線,自籌防疫物資,堅守崗位,全年無人休假,認真地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迎接疫情挑戰,最終所有患者全部得到順利治療。

言傳身教力行

徐向英積極投身醫學研究,參與製定國家級專業《指南》5部,國家級各大學會及廣東省多家專業學會兼職近50項,發表論文140餘篇。在保證科室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利用空閒時間參加國內外各大專業學會並作專題演講,助力醫學事業不斷發展。從日本回國後,徐向英先後培養了50餘名碩士、博士及博士後,她教授的《腫瘤放射治療學》獲得首批“精品課程”,主編的衛生部規劃教材《腫瘤放射治療學》進入了全國100餘所醫學本科院校的課堂。徐教授被評為 “三育人標兵”“巾幗楷模”,榮獲黑龍江省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徐老師對我們的影響,將會是一生一世,能做徐老師的學生是一生的榮幸。”她冷靜嚴謹、一絲不苟的研究作風,平易近人、和善寬厚的為人處世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巾幗僑心築夢

留學8年歸國,徐向英對“僑”的理解更加深刻,對“僑”的感情也更加深厚。從北到南,從哈爾濱到廣州,徐向英在僑聯各項工作主動作為,以自己的專業與熱情赤誠奉獻。她常說,“在國外學習的經歷使我深深體會到,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就永遠擺脫不了被歧視的命運,是祖國培養了我們,我們更要報效祖國。”2014年,徐向英被聘為中國僑聯特聘專家,2018年剛到廣州,便履職盡責深入基層義診,僅在雷州3天就對2700位患者進行義診,舉行了腫瘤防治的專題科普講座。此外,徐向英大力宣傳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學防癌理念,正確反映社情民意,積極進言獻策,曾獲“優秀歸僑僑眷先進個人標兵”“黑龍江省優秀歸僑僑眷”等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第五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獎。

“杏林蔚然成春暖,一路芬芳濟蒼生。”徐向英是一名醫生,她獻身醫學,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37載,書寫醫者仁心;徐向英是一名教師,她上下求索、立德樹人,一點一滴播撒愛與智慧;徐向英是一名歸僑,從滿腔熱誠求學海外到毅然回國赤誠奉獻,她無悔年華,一片丹心永向黨;徐向英更是一位巾幗榜樣,在新時代為自己崇高的理想追求不斷前行,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事業的激情,怀揣夢想並為之奮鬥,盡展巾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