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為時代“鑄魂”的“開荒牛”潘鶴*

潘鶴(1925-2020),別名潘思偉,出生於廣州,少年來往於港澳、廣州生活學習,後考入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曾任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是當代中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在7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鶴致力於雕塑藝術、美術教育事業,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創作了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佈在國內外68個城市。曾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雕塑工作者”,2009年獲文化部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2011年入選首批中國國家畫院院士。

潘鶴,別名潘思偉,1925年出生於廣州,自幼立志做大藝術家。 8歲伊始,便隨家人往來於港澳和廣州生活的潘鶴,一直酷愛創作水彩畫、油畫,17、18歲便在廣州和澳門初露鋒芒。後師從黃少強,少年懷才春風得意,逐漸被圈內傳知。

青年潘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那時身居香港的潘鶴已經24歲,正處於男兒志在四方的“人生十字路口”,他看到了祖國的希望。在先進思潮的影響下,潘鶴決定以“獻身於革命”為理想來求得精神上的寄託。在其舅父楊章甫的指引下,潘鶴放棄了出國深造藝術的留學打算,憑著過硬的專業成績考上了當時的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

在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三個月的集中學習後,曾被派往廣東邊境參加農村工作,經歷過“虎口奪糧”、躲避敵人偷襲、斗地主、抓土匪這等危機重重的遭遇,最終勝利完成各項任務。種種驚險和艱難磨練最能啟智開慧,積累人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堅持目標的韌性,為他日後的藝術創作開拓了更廣闊的思路,積累下身為一位人民藝術家深入實際、接近群眾、感悟生活的珍貴的體驗。

藝術要體現“人民性”,而“人民性”意味著作品能夠深深地打動任何時代的每一個人。潘鶴做到了,他為雕塑藝術行業樹立了一個標杆。

潘鶴與作品《艱苦歲月》

1956年,潘鶴創作了《艱苦歲月》,也就是我們在小學課本初次認識的紅色雕塑,然而,這件作品剛面世時,其創作背景一直被曲解。潘鶴後來告知媒體,這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海南游擊隊在孤島奮戰20多年的事蹟有關,他被孤島戰士們堅韌守戰的精神所震撼。於是創作了一幅素描畫,表現衣不蔽體的戰士睡在暴風雨的樹林間,畫裡的中心人物是瓊崖縱隊司令員馮白駒,醒來時正凝望著織網的蜘蛛。但這幅素描當時曾受到質疑,潘鶴當時立即提取了畫中精髓內容改成了雕塑送去參展,還給作品命名為《艱苦歲月》。

潘鶴說他做好了受批判的思想準備,結果卻是意料之外的,《艱苦歲月》獲獎了。直到後來,偶然看到《解放軍畫報》報導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等領導人圍著《艱苦歲月》追憶長征時的艱苦磨難,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無論背景是孤島奮戰還是萬里長征,那些艱難困苦的歲月是能夠觸動人的,尤其能觸動那些親歷者的心弦。

潘鶴在藝術創作路上始終保持一片赤子真誠。 1969年被借調回廣州之後,潘鶴為星火燎原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創作了一批經典的紅色革命題材的雕塑作品,如《追窮寇》《世界革命系列》《大刀進行曲》《攻占總統府》 等。 1977年,潘鶴站上了人生新台階,被選為廣東省美協副主席,任廣州美院雕塑系主任、副教授。 1978年更被調往北京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廣場的雕塑創作,奠定其根正苗紅的藝術創作之路。

《廣州解放紀念碑》 1980年

在參與建造《廣州解放紀念碑》這個項目時,潘鶴精心巧思了一處不為人知卻又蘊含著大智慧的設計。他把人物腳下的四方底座當成一個圖章,特地做了刻字內容形成一個拓印面,藏在了底座下,而拓印的內容是“一切政權屬於人民”這幾個大字。

改革開放以前,雕塑領域尚未被重視,我國城市雕塑的水平遠遠落後,在高校,雕塑系的情況更是每況愈下不容樂觀,教師學生人人不得安心,畢業即失業或轉業,學難致用。因此,當時讓潘鶴日夜思慮的問題,就是如何使雕塑系走向社會。潘鶴認為要辦好雕塑,首先要改變雕塑之於社會的價值認識,事實上,當時雕塑界人才稀缺,尤其突出的問題是藝術落地缺乏和城市結合的經驗。潘鶴認為,如果要打開出路,必須要闖入城建部門,將雕塑變為政府部門的需要。

一個擅長捕捉時機的人,一個專注於解決某項社會問題的人,總能讓方法比問題多,潘鶴借改革開放的東風,勢要將雕塑推向城市公共空間的第一步,是瞄準特區珠海。

《珠海漁女》

1979年夏,潘鶴與全校教師做出珠海城雕規劃,吸引了時任珠海市領導層的興趣,並且批准了他們的規劃進行落地實施。第一個規劃項便是潘鶴建議的改造香爐灣公園,這個公園原是處於荒山野嶺之地,潘鶴帶領著團隊計劃尋找些頗具形象的山石,然後通過輕雕鑿修飾成天然存在的動物象形作品。調動了全系教師輪換出動,爬山越嶺尋找適合的山石,從住地到公園每天來回走兩個小時的路,日曬雨淋地在野外工作,這項工作非但沒有報酬,還要自付伙食費,萬事開頭難,潘鶴帶領下, 全系教師不辭艱苦,默默付出了兩個多月的辛勤,20多座山石雕塑方才完成,赫然成景,珠海市因此把香爐灣命名為石景山。再往後,在珠海荒郊創作了《珠海漁女》,為先有雕塑后城市,先有雕塑後有傳說開路。還撰寫了《雕塑主要出路在室外》等多篇文章,發表於主流報刊並作專題演講。

潘鶴的作品始終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同呼吸。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當時的深圳市委找到潘老師,請他為特區做一件標誌性的雕塑。潘鶴深思熟慮後提出要做一頭“牛”。他說“因為我們這一代人與牛很有緣分,開始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新中國成立後做了’牛鬼蛇神’,現在國家荒蕪了,要重新開荒了,責任落在我們身上,就做開荒牛。”

《開荒牛》 1983年

開荒牛後方的樹根代表著盤根錯節的舊思想舊觀念,全身的肌肉緊繃著,身體極力往前傾,似乎是要把身後那代表封建殘餘勢力的樹頭連根拔起,有一隻前腳是跪著的,傳遞的是這一代人鞠躬盡瘁、任勞任怨的精神。

這開荒牛的重大意義,開始時很多人都不懂。直至後來,鄧穎超同志來深圳時,看到這個雕塑並表現出非常的感動,她說開荒牛不僅是深圳特區的標誌,也是共產黨精神的標誌:拔掉窮根、埋頭苦幹。鄧穎超是看懂了“開荒牛”,讀懂了藝術家的用心,這才讓開荒牛留存至今,並逐漸深入人心。作為一座精神地標,《開荒牛》影響了無數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們。縱觀潘鶴的創作,每件雕塑都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感情噴發。

潘鶴與作品《睬你都傻》

作為雕塑界最具影響的藝術大師,2009年,潘鶴獲得由中宣部批准設立,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國家級美術最高獎“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作協評選的“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對於獲獎,潘鶴在採訪時自嘲說:“都把我當國寶,我不就成了熊貓,受保護的禽獸了?”潘老還笑稱,自己並不想拿這個獎:“我仍然前途無量,現在蓋棺定論言之過早。”

《大刀進行曲》

2015年,潘鶴、梁明誠近40年前創作的《大刀進行曲》,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重新亮相。前赴後繼的指揮員、民、小戰士、婦女……凝固成一曲全民族抗戰史詩,世代為人傳誦。

潘鶴與兒子潘奮一起觀看自己年輕時的手稿和史料。

2017年,92歲的潘鶴先生由於身體原因,很多過去的事情他已記不起來,彼時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已經不記得當年的“熱血歲月”,但提及雕塑,他仍略有些激動地說:“藝術家就是要天不怕地不怕”,這是早已刻在他骨子裡的東西。他的“狂妄”源於他對藝術的眼界和追求。潘鶴小時候曾在日記裡寫道:“長大後要和羅丹比高低,狂妄又何妨!”

位於海珠區廣州大道南後滘西大街的潘鶴雕塑藝術園

有不少企業家、名人曾花重金委託潘鶴做雕塑,潘鶴一概拒絕,他認為創作一定要感動到自己,他才會動手去做。他說,“我的才華是用來獻給大眾的,留給歷史的,不是為某個人的某個要求的,你有錢也不能買走我的藝術。”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用平等和尊重的姿態對待藝術,“轉眼人間八十年,世風日下錢錢錢。老來方知徒悲憤,能癲就癲過一天。”這是潘鶴在八十歲時寫下的一首詩,他要將這“癲狂”進行到底。對他而言,藝術不是職業,藝術就應該是純粹的。

作為中國現代雕塑藝術引路人,潘鶴大師將一生都投入到了雕塑藝術當中,創作了一部部時代之傑作。這些作品生長於民族之間,紮根於中華大地。他獨特的雕塑藝術思想,讓雕塑走向戶外,使得一批批年輕人看到雕塑藝術之美,點燃中國現代雕塑之星火,此後人才輩出,燦若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