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粵叻——廣府話中為什麼稱老人為“耆英”?關於“耆英”一詞的兩個故事*

廣府人有將老人稱為“耆英”的說法,其來歷主要係由舊時香港傳入。 “耆”的本意就是指60歲以上的老人,例如“耆紳”是指年老的紳士,而在社會上有名望的老年人稱之為“耆宿”。香港早年有個老年人的社團,叫“耆英會”,意即老年人中的精英的組織,後來,大家就把老人家稱為“耆英”了。

而關於“耆英”一詞的另一個故事則與舊時廣州造船故事有關。

1851年,在倫敦舉行了首屆世博會。當年所畫的一幅世博會開幕式的油畫上,卻有一位身穿清朝服裝的中國人,當時清政府並未派人參加,為什麼會出現一位中國人呢?

後來,上海歷史博物館徵集到一枚1848年英國伯明翰鑄造的紀念章,總算是解開了這個謎。該紀念章正面有一半身的中國人畫像,上面寫著“生希”兩個漢字;背面有一艘木帆船的圖像。

紀念章有英文簡述:“這是一艘引人注目的最大噸位的平底帆船,也是由中國人建造的第一艘到達歐洲,甚至繞過好望角的船。這艘船於1846年8月由一群經商的英國人在廣東購買,1846年12月6日從香港出發,1847年3月31日繞過好望角,1848年3月27日到達英格蘭。”這就是有名的廣州造“耆英”號木帆船。

(耆英號的模型)

“耆英”號為“中國型樓木三桅帆船”,全長49米,載重1750噸(一說為800噸)。當時僱傭中國水手30人,英國水手12人,1846年由香港出發,循鄭和船隊的航跡航行。在到達鄭和船隊的終點站好望角後,又冒險西行,於1847年4月7日抵達聖赫勒拿島,再經過百慕大海域而達紐約。然後於1848年2月17日從紐約出發,橫渡北大西洋,經21天終於到達泰晤士河。

到了英國後,該船和隨船人員就留在英國,三年後,這些中國水手被邀參加了世博會,所以開幕式的油畫上出現了中國人的形象。

中國歷史博物館專家傅振倫先生於1935年參觀倫敦科學館時,曾親見“耆英”號的模型。當時,館中陳列著“耆英”號的照片及模型三具。倫敦科學館成立於1909年,其收藏品中有部分即來自首屆世博會。

唐代時,廣州已是中國對外航運的第一大港。在宋代,廣州更成為中國製造海船的一個重要基地,不僅有官方的造船廠,也有不少民間的造船廠。當時造船、修船已用船塢,並使用滑道下水的方法,已能製造巍峨的巨型海船。廣州產的船叫“廣船”,是我國最有名的船舶之一。廣州製造的船,船體的橫向結構多用緊密的肋骨跟隔艙板構成,向以堅固及良好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著稱。

明代戚繼光抗倭時,就曾使用“廣船”屢立奇功。到了清代的1727年復開海禁後,廣州的造船業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峰,不僅造船多,對船的質量要求也很高,如要求粗、長、直的大木才能做桅杆。 “耆英”號便是清代造船業的一個代表作。

該船是用時任兩廣總督耆英的名字來命名。耆英是個對侵略者屈服妥協的典型人物,劣跡斑斑,曾先後參與簽訂《南京條約》、《望廈條約》、《虎門條約》等,名聲很壞,不料卻藉光這次壯舉而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