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粵叻——除了廣東 這個地方也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

說起粵語,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粵港澳地區。但其實廣西梧州也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

梧州是古蒼梧郡、古廣信縣所在地,漢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趙光在此地建蒼梧王城,這是梧州建城之始。蒼梧郡的前身是蒼梧古國,在距今五千年前後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已出現蒼梧古國。

楚懷王時期攻越國,盡得​​越國故吳地,越國因此而分崩離析。因此楚語也跟隨著楚人進入了南越地區,所以梧州乃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廣府民係發源地,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

梧州市區使用的是廣府片粵語,與廣州白話相似度極高,郊區以及縣鎮使用口音不同,但大同小異的則是溝漏片粵語。且粵語在梧州完全屬於強勢方言,目常生活交流以粵語為主,普通話為輔。漢語普通話主要用於教學、宣傳、公務以及對外交往等活動中。

通過對比梧州白話與南寧白話的《核心詞表》,我們發現梧州白話與南寧白話相同的有146個,與南寧白話有同有異的有46個。而與南寧白話完全不同的僅有8個。通過對比梧州白話與廣州話的《核心詞表》,我們發現梧州白話與廣州話相同的有153個,與廣州話有同有異的有42個。而與廣州話完全不同的僅有5個。

從兩個《核心詞表》的對比情況來看,梧州白話與南寧白話、廣州白話相同的詞彙都超過了百分之七十,梧州白話與南寧白話不同的詞彙有百分之四,與廣州白話不同的僅有百分之二。我們就大致能得出梧州白話詞彙與廣州話詞彙更為相近這一結論,事實上這也符合我們的語感。

梧州白話為什麼會與廣州話如此接近,梧州為何又會擁有眾多的廣府文化遺產,這先要追溯回到大漢時期。

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國後,把原趙佗割據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範圍縮小。交州治所在地曾移至廣西梧州,廣州城曾一度較前衰落。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直到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才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梧州與廣州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巧妙的交際,以至梧州到如今還區別於廣西的其他地區,而保留著較為純正的廣州白話。

又因為梧州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東鄰廣東省的封開縣、和郁南縣,東南與廣東省的羅定市接壤,西連廣西平南縣,北與廣西昭平縣、荔浦縣和賀州市八步區接壤。所以其正好處於兩廣的交界處,吞吐著兩廣的文化氣息。

廣信,為古時地名,為蒼梧郡治所,即如今的梧州。廣信以東,謂之廣東;廣信以西,謂之廣西。 “又桂又粵”的梧州,就在廣西這片土地上,特立獨行著。作為廣西的“東大門”,梧州幾乎融合於廣東的經濟文化圈中,這也常常讓人覺得到從廣東到廣西不過是走過了一界碑。

作為兩廣分界線的梧州,或多或少又沾染了些“粵”氣。夾在兩廣其間的梧州人,操著一口近乎純正的粵語,吃著清淡的粵味小吃,收看廣東台新聞,如此廣東化的日常生活常常讓人覺得廣西梧州一點都不“廣西”。

(梧州騎樓城)

身處梧州,你會產生“這裡是廣州”的錯覺。一座騎樓城,半個梧州城,上個世紀的騎樓給梧州添上了一抹獨特的色彩。老人們在老街門前搖著蒲扇,下棋,嘮嗑,九聲六調的白話嚶嚶繞繞地飄在大街小巷裡,這副場景,讓人覺得似乎穿越回了十幾年前的廣州。既屬於開放港口,又毗鄰粵港澳的梧州,深受殖民文化的影響,如今的騎樓建築便屬於那個時代的印記。和騎樓同樣留下來的還有維新里古民居、中山紀念堂、英領署舊址、天主教堂等等。此外,還有和粵港地區同源的龍母文化,龍母信仰之於梧州人和廣東人是相同的,而這樣的龍母文化,卻在廣西其他城市中找不到其他的同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