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論壇——人臉識別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 中國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12月21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在北京舉行。發言人在會上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多部法律案將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 “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 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岳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故意殺人或負刑責

岳仲明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

委員長會議建議,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長江保護法草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國防法修訂草案、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海警法草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監察官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兵役法修訂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軍事設施保護法修訂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草案的議案。

對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岳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同時,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一名女警官告訴孩子們身體的哪些部位不能被隨意碰觸。

有特殊職責的人性侵未成年人將面臨何種刑罰?

可依照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從業禁止

對於收養人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法律是否考慮規定預防措施?

對此,岳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實施性侵害犯罪作出了規定。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對從業禁止作了專門規定,對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處禁止從事相關職業。

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如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

此外,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對於判處緩刑等,人民法院在判決時可以同時宣告禁止令,在刑罰執行期間禁止犯罪分子從事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工作、活動,禁止其進入中小學校區、幼兒園園區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場所。

因此,對有特殊職責的人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罪犯可以依照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從業禁止。

他表示,當前,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執行,健全從業禁止信息獲知、審查和執行等相關具體制度,切實防止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再次從事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工作、活動。

廣州地鐵在多個站點試點啟用人臉識別、實名認證進站。

“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

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必須在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

最近一段時間,“人臉識別第一案”、消費者戴頭盔看房等一系列事件引發民眾對人臉識別這類技術應用的廣泛討論。如何通過立法規範個人信息保護?

岳仲明介紹,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民法典有關規定的基礎上,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製度規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個人的權利和處理者的義務,進一步增強法律規範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草案確立了個人信息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強調處理個人信息應當採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限於實現處理目的最小範圍;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向個人告知並取得同意,並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採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他介紹,草案還對處理包括人臉等個人生物特徵在內的敏感個人信息作出專門規定,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並在事前進行風險評估。 “同時,也應當看到,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許多新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就有關問題進一步廣泛聽取意見,深入研究論證。”

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

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等

岳仲明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目的是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草案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穫等多個環節。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係,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作出原則性規定。

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也列入明年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由國務院提請審議。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作出具體規定。

服務員正在稱重擺盤半份菜。

2021年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

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等

岳仲明表示,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對明年立法工作作出預安排。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擬由常委會決定提出議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行政處罰法(修改)、動物防疫法(修改)、鄉村振興促進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海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反食品浪費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監察官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修改)、兵役法(修改)、軍事設施保護法(修改)、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案,明年安排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爭取早日出台。

明年預安排的重點立法工作還包括: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等;修改教育法、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