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粵叻——廣東人經常寫錯的三個常用粵語字:穊、譖、鹐

喺遇到大麻煩嘅時候,廣府人通常都會講“呢鑊傑喇”,由於好多人都唔知個“穊”字點樣寫,所以通常都會用同音字“傑”代替。 “穊”字喺西漢《說文解字》裡頭嘅解釋系“稠也”(即:稠密)。後引申為“大麻煩”或”事態嚴重“。

喺廣府話裡頭,形容一個人唔停咁講嘢、囉囉嗦嗦,地道嘅粵語講法系“吟吟譖譖”,“吟”字系多音字,可以讀作“yem4”,如:吟詩。亦可以讀作“ngem4”(近似:“暗”音)。而“譖”字喺《詩經·小雅·雨無正》中曾出現過,原句系“聽言則達,譖言則退。”意思系“順從嘅說話就接納,諫言就勸退。”“吟譖”原意係指“當面指出人哋嘅缺點”。後嚟廣府人就將呢個詞用嚟形容“不停咁講嘢,而且內容重複”。

呢個動作喺粵語裡麵點講?

就係“鹐住口煙”

好多人會用“擔”字代替,查實關於口部動作嘅,應該系用“鹐”。 “鹐”喺北宋《集韻》裡頭嘅解釋系“鳥啄物也”。呢個字原本系形容雀仔用嘴咬住物件。後嚟引申到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