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粵叻——呢兩個粵語字已近乎失傳了

粵語之古雅,是其中的化石和結晶,俱有出處。譬如粵語有一詞叫做“糴米”,老一輩的廣府人就會記得這個詞(“糴米”買米)。這個“糴”字,粵語發音近似“笛”。左邊從“入米”,也就是說:米快吃完了,要去市場買米入貨了。

古時候中國是時有飢荒的農業社會,因為懼怕飢荒,奔走於米糧,世代遺傳總有點慌張倉皇的心情。所以這個“糴”字有一點緊張求援的意思。史記裡講晉朝:“四年,晉飢,乞糴於秦。”晉國鬧飢荒,向秦國要糧食求救。左傳:“冬,京師來告飢,公為之請糴宋、齊、鄭、衛。”

廣府人經常講的“走走糴糴”就是這個“糴”。

海洋魚類有一種粵語稱為“鱟”的動物,又名馬蹄蟹,甲殼如盔,尾齒如劍,有一條尖長的利須。據考證“鱟”屬於三葉蟲科,有五億年曆史,至今保留的貌狀,與五億年前一樣,因此“鱟”公認為地球最古老,為生物學之活化石。

由於“鱟”繁殖時,是雌方主動,每攫雄性而接合,所以粵語中指女性主動喜歡男人而情挑之,謂“發鱟”,用一個“鱟”字,借喻“發春”、“發情”、“發癢了要男人”之直白,很含蓄。因為筆劃繁多,漸變成“發姣”。

粵語中有許多如“鱟”一樣的活化石,是中國五千多年曆史文化的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年來,隨著普通話教育推廣,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孩子們幾乎清一色的都是說普通話,眾多如“鱟”一樣中國粵語文化字詞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希望相關教育部門、文化部門能重視該問題。